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印记,于我国而言,五十年代以前抗日救亡图存是国家的方向,六七十年代则是经济恢复时期,重工业等被提上日程,七十年代则是经济腾飞的改革开放时期,经商赚钱是生活的主旋律。
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生活的不易,正如八十年代,百姓生活不富裕,但人们却怀念那个时期,也许是它包含了大部分人童年的记忆,也许贫穷,却快乐且满足。今天,就让我们用一组老照片来看看80年代的中国。
在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民众的服饰风格较为单一,主要以蓝、灰、黑等颜色的中山装、军装和列宁装为主。随着进入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逐渐吹遍大地,服饰领域迎来了一场深刻变革,日常生活吃食等也得到了提升。
眼前的照片展示了老集市场图景。只见狭窄的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新鲜蔬菜,翠绿的青菜、洁白的萝卜等整齐排列,筐篮里还堆放着土豆,菜品多样。
摊主们或坐或站,有的热情招呼顾客,有的专注整理菜品。街道上人群熙攘,来来往往的人们挑选着心仪的食,背景是略显陈旧的房屋,墙面斑驳,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80年代,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无论城市和农村,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师资力量得到加强。
小学入学率大幅提高,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和发展。恢复高考后的80年代,大学生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之才。
眼前的照片,展示了当年图书馆的场景,图书馆里摆放着整齐的课桌椅,众多学生伏案学习。他们穿着朴素,衣着风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多为款式简单的外套,有的学生专注地低头看书,有的似乎在思索问题,神情认真。
图书馆后方的墙上挂着一幅带有月亮和云朵的装饰画,为略显严肃的学习氛围增添了一丝柔和,宽大的窗户透进自然光,照亮了室内,能看到窗外的光线明亮。整体环境虽不华丽,但充满浓厚的学习气息。
童年的记忆充满了时代的特征,如今的小孩童年大都在智能玩具、电子产品的陪伴下成长,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小孩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小时候大都自制玩具,如滚铁圈、跳房子,仅一个小铁环或者易拉罐便能玩得津津有味。
眼前的图片展示了小孩子聚集在一块玩耍的场景。他们聚集在户外,有的围坐在一起,似乎在专注地玩着弹玻璃球等传统游戏,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有的站在一旁,饶有兴趣地观看。
他们身旁摆放着简单的小凳子,背景是质朴的街道和树木,环境充满生活气息,这些小学生们展现出80年代孩童的天真烂漫,他们在课余时光尽情玩耍,享受着简单而快乐的童年生活。
80年代初,自行车是中国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被称为“三大件”之一。城市街头巷尾,自行车大军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的自行车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共交通也不断完善。城市中公交线路不断增加,公交车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出租车也开始出现在城市的街头,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
在照片中,只见街道两旁的树木光秃秃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地面湿漉漉的,映出树木与行人的影子。道路上,众多骑行者穿着厚实的冬装,有的披着雨衣,正奋力蹬着自行车前行,队伍绵延。
远处一辆公共汽车缓缓驶来,车身颜色在雪景中显得格外醒目,整个画面弥漫着宁静又略带忙碌的氛围,生动展现了过去人们在冬日风雪中的日常出行场景,充满生活气息。
八十年代,中国取消了布票制度,这一举措为服装行业的发展松绑。喇叭裤成为了时尚先锋们的心头好,它以其独特的造型,上窄下宽的裤腿,打破了传统服饰的呆板与保守,展现出一种叛逆与个性。
不久后,牛仔裤也逐渐流行起来,其耐磨、时尚的特点深受年轻人喜爱,连衣裙更是在女性群体中广泛流行,各种款式、花色层出不穷,从简约的碎花裙到优雅的旗袍式连衣裙,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与风情。
在照片中展现了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景。他们穿着款式新颖的服装,色彩丰富,有红色、紫色、棕色等,裁剪得体。舞者们两两搭档,动作协调,姿态轻盈,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神情。
参与的人数众多,大家共同沉浸在舞蹈的欢乐氛围里,周围的古建筑和飘扬的彩旗为场景增添了一抹历史文化气息和喜庆氛围,洋溢着浓厚的生活热情。
在80年代的发型中,双辫子最为流行,两条粗黑辫子搭配红毛线,简单朴实又充满青春活力,而大波浪烫发是女神标配,弧度优美,尽显女性柔美与时尚感。
乖巧的刘海也很受欢迎,显得俏皮可爱又不失优雅,此外,还有利落的短发和柔软的长直发,自然柔顺,随风飘扬。
在照片中,只见人们穿着具有年代特色的服装,色彩与款式较为朴素,有人穿着蓝色的厚实棉衣,有人身着格子外套,还有人戴着帽子。
他们的发型多样,男性多为短发,显得精神干练;女性发型则相对丰富,有的披肩,有的扎起。众人神情专注,围在一起看向手中的册子,眉眼间透着好奇与认真,似乎在交流探讨着那个发型适合自己。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也有了时间和精力去旅游,当时的旅游内容多以参观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为主,像北京故宫、杭州西湖等都是热门景点。
拍照更是重要环节之一,人们经常带着胶卷相机,在景点前留影纪念,记录美好时光的同时,感受当地的独特人文风景。
眼前的照片则是旅行时的留念。画面中一对年轻男女并肩而立,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女子身着蓝白格子衬衫搭配黑色半身裙,脚蹬白色凉鞋,手持一把印有花卉图案的红色雨伞,肩上挎着红白相间的手提包,尽显温婉气质。
男子穿着浅色衬衫和灰色长裤,脖子上挂着一台相机,展现出时尚与文艺的气息。他们站在绿意盎然的户外,后面是葱郁的草木,显得温馨且甜蜜。
80年代的男性服装风格多样,中山装仍有一定受众,挺括的翻领、四个贴袋,彰显庄重与正式。夹克衫也开始流行,牛仔夹克耐磨且时尚,皮夹克酷炫有型,深受年轻人喜爱。
衬衫也是常见单品,白衬衫简洁大方,格子衬衫增添文艺气息,常搭配领带用于稍正式场合。裤子方面,喇叭裤以独特的裤型引领潮流,展现个性,直筒西裤则显得沉稳得体。
眼前的照片展现了两名帅气的男子在拜佛的场景。左边男子穿着黑色皮夹克,内搭浅色衬衫,系着领带,手腕佩戴一块手表,发型蓬松,戴着黑框眼镜,双手合十持香。
右边男子则身穿深色外套,同样系着领带,戴着金属边框墨镜,头发整齐。二人十分虔诚,周围人群较密集,整体氛围显得庄重。
在改革开放的带动下,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外出就餐也不再是奢侈的事情,各种餐馆、小吃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川菜、粤菜、鲁菜等八大菜系在全国各地都能找到踪迹。
同时,西式快餐也开始进入中国,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门店,吸引了众多市民排队尝鲜。
眼前的照片展现了80年代家庭聚餐的温馨场景。只见屋内墙上贴着红色对联和装饰画,十分喜庆,一张圆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肴,肉类、蔬菜等,种类丰富,一家人围坐,尽显温暖。
一位打扮得像母亲的女性正热情举办与他人干杯,大家脸上洋溢着笑容,或交谈或用餐,展现出浓厚的亲情和融洽的家庭氛围,传递出那个年代家庭生活的温暖与质朴。
时代的逐渐开放带来的是思想的开放,人们被压抑很久的个性被解放。女性能不再穿保守的衣服,而是能凭着自己的喜好穿衣服,交朋友,自由恋爱的风尚也逐渐流行,人们变得大胆且快乐。
在照片中,之前中间的女子打扮清凉,穿着凉快的短袖,高于膝盖的短裤,舒适且美丽,周围围成圈的男人和女人们头曲了羡慕和欣赏的眼神,似乎十分向往这种自由。
在八十年代这个朴实的年代,人们能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努力工作,思想开放,大胆的追寻自己的心之所向,想必人们怀念的便是当年的淳朴和自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