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者》中李大钊先生的扮演者张颂文,在首映礼上眼含热泪地说:“我很怕我会辜负李大钊先生,就是很害怕。”
话音未落,台下的观众大声回应:“没有!”
的确,看完电影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张颂文演得非常好,而作为一部主旋律电影,《革命者》拍得也很有新意,跌宕起伏的剧情之外,令人动容落泪。
《革命者》并没有采用观众早已熟知的全盘视角,而是聚焦于李大钊先生生命中最后的几十个小时。
通过回忆,以李大钊先生为圆心,向和他产生交集的人辐射,生动描绘了时代画卷,深刻表达了信念和情感。
电影中数次出现李大钊在人群中穿梭的画面,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句话——他真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以下内容有轻微剧透,没有观看电影的同学可以先收藏)
看完电影后,我和一起观影的小伙伴说,《革命者》采用的这种“非线性”叙事方式很独特,甚至有了点看悬疑片的感觉,但是也一定会遭到不少质疑。果不其然,不少人说电影剪辑凌乱。
不过,如果电影严格遵守时间线平铺直叙的话,相信也会有不少人说电影乏善可陈,剧情不够吸引人吧。
电影一开始,是李大钊先生牺牲50多年后,他幸存的几个儿子已成为耄耋老人,他们步履蹒跚却走得无比坚定,挖出了当年深埋的墓碑,随着雨水,重新粉刷的鲜红字体像血水一般缓缓流下。
电影拉开了帷幕。
张颂文饰演的李大钊先生出场,在矿难现场,他怀抱着幼童一遍遍询问:“他父母在哪里?”
良久,才有人回答:“他是个孤儿。”
也许,对于生离死别,这些矿工早已司空见惯甚至变得麻木了。
所以,李大钊先生才要呐喊:“一头骡子工作一天,工钱是五角,一个工人工作一天,才两角。一头骡子倒下了,资本家赔一百元。一个工人倒下,才赔三十元。”
这若不是人间地狱,那是什么?
矿工被唤醒,便可以迸发出强大的力量,他们聚拢而来,帽子上的矿灯散发出的光芒凝聚到一起,便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辉。
李大钊先生就是汇聚光芒、凝聚力量的呐喊者。
为了凸显这一点,电影讲述了一个很具体也很热血的故事。
在上海租界,这个明明是中国的土地却是外国人的法外之地,一个俄国佬当街开枪打死了一个报童。
李大钊要为这个冤死的孩子讨回公道,于是他奔走疾呼,唤醒民众的同情心和热血。
终于,各行各业的疾苦人们在大钊先生的感召下走到了一起,迸发出了强大力量,当电影中李大钊和被他鼓舞、感召的人们,手里举着旗帜,嘴里喊着口号奔流而去的画面呈现出来,怎能不令人沸腾激昂,热血澎湃!
电影中,李大钊一直在哼唱《国际歌》,直到最后一次是唱出了歌词,尽管早已耳熟能详,但是李大钊一次次哼唱就像是在积攒力量,直到最后一次当他唱出歌词后,其他人应声而和,产生了无比强大的力量。
尽管他们戴着手铐脚镣,但是当一起唱出那掷地有声的歌声后,荷枪实弹的卫兵害怕了,端坐着的“谦大爷”也慌了神。
张颂文在采访的时候说:“自己在演绞刑那场戏时,看着绳子明显感到恐惧,但李大钊先生被敌人绞了三次,折磨了半个多小时才断气,这是怎样的一条硬汉?”
当最后李大钊先生告诉同志,自己已经决定用死来唤醒那些还在麻木的人,嘱咐庆子:“好好活着,帮我看一看,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是什么样子。”
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
李大钊先生,如今早已国富民强,这盛世,正如您所愿。
吾辈更当自强,不断奋斗,告慰先辈。
各位同学,觉得《革命者》这部电影怎么样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解读经典影视,透过光影品味人生,这里是晋哥说电影,期待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