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人平等的口号喊的比较响,但是作为成年人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人是分三六九等的。城市和农村有区别,市民和农民更有区别,目前来看我国城乡差距巨大,城乡居民收入比仍然在2.5以上,除了主要的政策原因之外,农业产值低是主要原因。
农民种地不赚钱成为了常态,面对天灾人祸和高成本的种地费用,老百姓年年都想靠种地赚一些钱都不太容易,就比如去年大蒜一亩地赚三千,今年都种大蒜赔两千,今年草莓一亩赚1万明年都种草莓赔8000,没有门槛,跟风性太强,然而种地大都这样。
老老实实的种粮食因为是保障性物资,国家不允许涨价,但是同时又需要农民种粮食,于是为了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给予种地农民补贴;对于在农村收入低、不达标的家庭同样也给生活补助,这是社会的福利之一。
然而,却有不少人看到了这些惠农惠民补贴,专门进行“骗补”,套取国家资产,这些行为将全面打击了。
近几年的时间里,每年国家的补助金都超标,这与有些人和有些地区“骗补”不无关系,例如在去年中纪委通报的有干部通过上传虚假的牛圈、猪圈照片,伪造具备实施涉农项目条件,然后通过虚报项目,骗取国家农业项目资金80万元,造成了恶劣影响。
而当下在农村中同样有不少骗补的情况,对于此将要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其中3类人或倒霉了,包括一些村干部。
第一、“虚假”低保户
要想过得好,就要当低保。在某些农村地区低保户成为了不少村民羡慕的对象,尤其是那些生活无忧、家住豪宅却能领取低保金,享受低保待遇的“低保户”,这些低保户在很多被慰问的时候总会被眼神好的网友“捉住”,家庭有冰箱、彩电、茅台酒,还有各种艺术品,不得不让人质疑其低保补贴拿的安不安心。
而这些生活无忧的虚假低保户离不开村内权势人物村干部的操作,没有一定的关系是不太好评低保户的,因而在严查这些“虚假”低保户的同时更要对村干部进行严查。
第二、“作假”、“截留”补贴的村干部
农村的补贴实在是太多了,对于村干部来说随便操作一下就能拿到不少的好处,因而就让不少村干部乃至整个村委群体看到有利可图,比如乡村经济合作社补贴,就有不少村子只挂牌不生产套取补贴款。
还有些村干部虚报农田亩数、虚报工作力度等弄虚作假来骗补,更有不少村干部截留农民的补助补贴款自己花,因而不少村民感到从来就没有见过这些补助。甚至于村内工程补助都能够弄虚作假,央视曾经曝光了一起农村公路“骗补”内幕,一条2.8公里的公路少修300米骗取补贴30万,可以说是触目惊心,小官大贪,这样的行为更是要被严查。
第三、农村电影放映员
在以前的农村,经常在晚上都有放映电影的,三五个村庄乃至更多村庄的村民跑上十里地去看电影,这是很多人小时候的回忆,其实这些都是国家为了增加农村娱乐活动,通过补助进行的送电影下乡工作。
而这样的补助到今天依然有,每年都有任务且有补助,按场次补助,然而就有不少人通过虚报放映场次来骗取国家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补助。因而对于这类的骗补人员同样要严惩。
很多人疑惑为何农村有这么多骗补的行为,难道老百姓都不知道吗?其实不然,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但是对于村民来说与自己的利益无关,或者因为情面不好去监督举报,因而即便查处这些骗补的村民也不一定会高兴,毕竟事不关己。
这也是为何农村骗补的现象多的原因,补助项目多,监管力度小。然而随着农民法治观念加强,补助资金渠道透明,审核越来越严,再加上各种严打,以后如村干部这些人骗补的会越来越少,让真正需要补助的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