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24岁北大才女病逝,葬礼破例在八宝山举行,撒贝宁担任主持

亨克的孤独 2024-09-23 15:35:41

2003年9月2日,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菊花厅内,数百人神情肃穆地聚集在这里。他们大多是北京大学的师生,前来参加一位24岁校友张培祥的葬礼。

主持人是著名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他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哽咽。

很多人也好奇,八宝山大多是一些,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才能埋葬,这位女生到底以何身份埋葬在这?又为何年纪轻轻,失去生命呢?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北京日报、读者】(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辍学打工减轻负担

“你还想不想好好读书!”醴陵四中的校长罗定中,望着面前这个瘦弱的女孩,语气坚定而不容置疑。

彼时,高二的张培祥正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家中父母双双病倒,父亲的肾结石和母亲的乳腺癌需要昂贵的医药费。

绝望之下,她选择了辍学外出打工,以期能为家里减轻负担。南下广东,张培祥在一家餐馆,找到了服务员的工作。

每天,她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客人,忍受他们的刁难和嘲讽。餐馆的工作环境恶劣,油烟熏得她咳嗽不止,但为了生计,她只能咬牙坚持。

更让她无法忍受的,是餐馆老板的克扣行为。一个月下来,辛辛苦苦挣来的工资,竟然只有原先约定的一半。张培祥试图与老板理论,却换来一顿臭骂,甚至威胁要解雇她。

无助、绝望,张培祥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她不止一次想过,或许放弃学业,就此在社会上谋生,是她唯一的出路。

就在她万念俱灰之际,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餐馆门口。是醴陵四中的校长罗定中!他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显然是急匆匆赶来的。

“培祥,我找你找得好苦啊。”罗校长拉着张培祥的手,语气中满是心疼,“我听说你辍学打工,就四处打听你的下落。孩子,你不能就这样放弃学业啊!”

张培祥红着眼眶,讲述了家里的困境和打工的遭遇。

刻苦学习考入北大

罗校长听后,眼眶也湿润了,他紧紧握着张培祥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培祥,我知道你的难处。但是,你这么聪明,这么有潜力,如果就此辍学,那真是太可惜了。学校可以免除你的学费,课本费用我也可以想办法帮你解决。其他的事情不用担心,你只需要专心学习就可以了。”

罗校长的话,如一缕阳光,照进了张培祥黯淡无光的心。是啊,她怎么可以就这样轻言放弃?求学的路虽然艰辛,但那是她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

“校长,我明白了。我会回去好好读书的,不会让您失望。”张培祥擦干眼泪,语气坚定地说。

就这样,在罗校长的帮助下,张培祥重返校园。回到校园,张培祥更加刻苦。课余时间,她跑遍镇上的新华书店,博览群书,开拓眼界。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高考,她以全市文科第一、全省第五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进入梦寐以求的北大校园,张培祥的人生,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这个学术殿堂,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课业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她还活跃在各种社团和活动中,以过人的口才和睿智的见解,赢得了师生的一致赞誉。

2001年,张培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法学院研究生。从此,她开始了更加自由和精彩的人生历程。

她以“飞花”为笔名,在北大未名BBS上,发表自己的小说和散文,文笔清新隽永,很快吸引了大批粉丝。

她的长篇小说《大话红楼》,更是在网络上引起轰动,被誉为红学研究的新锐之作。

创作散文深受欢迎

与此同时,张培祥还展现了,惊人的翻译和创作才华。她利用课余时间,翻译的作品《所向披靡》、《你像你的狗一样快乐吗》等都成为畅销书。

她还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结集出版了《飞花集》、《红楼十日谈》等,备受读者喜爱。

然而,让张培祥声名大噪的,还是她的那篇《卖米》。这篇文章以朴素而生动的笔触,讲述了作者儿时和母亲,挑米贩卖的经历。

字里行间,没有对命运的埋怨,有的只是一个懂事女儿,对生活的热爱和坚韧。《卖米》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被多家权威杂志转载。

事业蒸蒸日上,生活越来越好,张培祥却迎来了,人生最大的挑战。2003年,她被确诊患上了急性白血病。面对病魔的侵袭,她没有退缩,而是以顽强的毅力与之抗争。

化疗的过程无比艰辛。张培祥经常感到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口腔溃疡。但她从不言弃。病床上,她依然保持着乐观开朗的心态,用微笑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即使身体虚弱,张培祥也没有放弃,读书和写作。她常常捧着一本书,静静地阅读,汲取智慧和力量。

有时,她还会提笔写下,自己的心情感悟。“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是她在病中写下的一首小诗,道出了她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和无畏精神。

然而,病魔最终还是夺走了这个鲜活的生命。2003年8月27日,张培祥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带着对亲人和生活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人世。

隆重的葬礼

噩耗传来,北大师生无不悲痛万分。大家都记得这个,阳光智慧的女孩,记得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

为了纪念这位优秀的校友,北大决定为张培祥,举行一场隆重的葬礼。9月2日,八宝山革命公墓菊花厅内,数百名师生自发前来吊唁。

主持人撒贝宁数次哽咽,不少人泪流满面。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向这个勇敢乐观的女孩,作最后的告别。

葬礼结束后,张培祥的父母,带着女儿的骨灰,踏上了回家的路。这是张培祥生前的一个心愿,她希望能和父母一起坐飞机,看看外面的世界。

如今,她虽然离开了,但这个愿望,终于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实现了。回到家乡,父亲在山上修了一座“思念亭”,经常在那里,对女儿诉说思念。

张培祥的弟弟,也在姐姐的感召下,发奋学习,考上了大学,成为家里的骄傲。

张培祥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她的作品陆续出版,所得稿酬,都捐给了家乡的贫困学生。人们说,张培祥用她短暂而闪亮的一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当人们走进北大未名湖畔的小树林,仍然能看到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张培祥的名字,和她那篇著名的文章《卖米》。

每年,这里都会有无数师生前来凭吊,他们静静地伫立,缅怀这个勇敢而执着的北大女儿。

结语

愿天堂里没有病痛,张培祥能够继续,追逐她的梦想。她的故事,永远鼓舞着我们,她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张培祥,一路走好!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参考资料:

北京日报——北大才女《卖米》写哭整个朋友圈,但你们知道她是怎样一个人吗?

读者——北大才女病逝,学校破例为其在八宝山办葬礼,撒贝宁致悼词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