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不是被一些人口中的“躺平一代”。学霸并不意味着生活不能自理。
这不,上海交通大学有个25岁的博士生,活生生地展示了“人生开挂”的样子。他在Science顶刊发表了16篇论文,光国家大奖就拿了好几个,还有个漂亮的老婆和可爱的孩子。
他把别人可能需要一生才能实现的成就,全都在25岁这一年里完成了。
这位学霸奶爸就是在2019年冬天刷爆各大平台的王言博。
他的经历恐怕编剧都不敢这么写。你听说过哪位博士生可以一边带娃一边在实验室跑数据?更别提还能在Science这种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而且影响因子直接破百!这种学术界的"天花板"操作,恐怕连导师都要竖起大拇指。
“江湖里你看看他人,这才当得起真正的人生赢家啊!”
王言博的故事引来了网友们的疯狂转发,他被贴上了无数标签:学霸爸爸、歌唱达人、科研大佬等等。然而在这些耀眼的标签背后,是他每天在实验室和育儿房之间疲于奔命的艰辛。
他的时间管理能力是我见过最令人敬佩的。你能想象吗?实验做到一半,孩子哭了,他能在一秒钟内切换成奶爸模式,手忙脚乱地给孩子换尿布;数据分析一结束,他立刻转身去超市购买晚餐食材。
他读博期间所做的事情简直是现实版的"超人爸爸"。
王言博说:"其实科研和带娃之间的调节也没有那么难,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节奏。"这句话给那些为前途而烦恼的年轻人带来了希望。
他在这个"科研狗注孤生"的刻板印象中,毅然决然的开辟出了一条改命的道路。
然而,万事都具有两面性。那些在网络上展现出来的光鲜标签的背后,是王言博付出的超乎常人的努力。那些在实验室中通宵达旦的日子,那些抱着孩子一边照顾妻子一边复盘数据的时光,都是他用自己的青春换来的筹码。
有人说他是天选之子,却又有谁看到他在默默付出时的辛勤汗水?有人羡慕他的人生赢家姿态,却不知这背后是他消耗了多少度秒如年的日日夜夜。
在这个"内卷"横行的时代,王言博的故事或许给我们一些启示:人生从来都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如何在看似对立的目标中找到平衡的优化题。
25岁对很多人来说,仍然处于探索和迷茫中,但是王言博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足够的勇气去追逐梦想,学术的高峰和温馨的家庭是可以同时拥有的。
讲真,能够复制这种开挂人生的人并不多。然而王言博的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关键在于你愿意为梦想付出多少。
曾经的他,是一个高考失利的普通少年,如今却是个让人羡慕不已的学霸奶爸。
王言博的"起点"让人有点出乎意料,他的父亲是高中文科重点班的老师,从小对他的教育就很严格,使得他很少有玩耍的时间。
但在知识的海洋里,他找到了自己的乐趣。
然而,人生总有出乎意料的反转。面对高考这道坎,他最终没能跨过去。在竞争激烈的理科班里,除了英语,其他科目成绩都平平无奇。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那时候他只是个普通的学生,甚至连"别人家的孩子"的标准都达不到。
这位原本并非优秀的少年,却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上演了一出逆袭的喜剧。
你知道他是如何做到的吗?他做起来甚至让自己感到害怕——他每天只睡4个小时!这并不是打游戏通宵而导致的疲劳,而是长时间在实验室和图书馆学习而迫使的。
但成效确实显著。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拿奖拿到手软;有两项国家专利,只要说出来就能让人觉得你很厉害。
"那个时候,我只相信一个信念:既然起点比别人低,那就利用时间和汗水来填补差距。"王言博说到这句话的时候,眼神里流露出一股坚定的劲头,这大概就是东北爷们的执着吧。
你们猜最牛的是什么?那绝对是他的保研操作啊。他直接以夏令营第一名的佳绩被上海交通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录取了!这种逆袭名校的剧本都活生生地搬到了现实生活中。
被认为是“拼命三郎”的他,其实是真正意义上清楚自己还需要什么的人。那些不分昼夜、没有规律的实验,那些反反复复的数据分析,都是他为了自己的梦想所做的努力。
现代的年轻人常说"输在起跑线上",但王言博的故事告诉我们:起跑线从来都不是终点。与其抱怨命运不公,不如把时间花在提升自己上。
王言博这种近乎“自虐”的学习方式,虽然不能作为标准范本,但是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点:所谓的天赋,实际上只是比别人更努力的另一种说法。
客观地看,王言博从起点普通逆袭为大神,他的故事给予了很多普通学子一剂强心针:人生处处是赛道,关键看你愿意付出多少。
看到这儿,是不是觉得王言博除了学习就一无是处?其实不然,他的爱情故事比偶像剧还要浪漫。
还记得他凭借保研夏令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大的事吗?这不仅为他开启了新的学术大门,还成为了他遇见真爱的关键转折。
这缘分来得真是妙不可言,真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
在上海交大的生活中,王言博在科研方面的道路越来越顺利,不久后,他就被派往日本进行访学。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在这句话中一点儿也不夸张。同校、同乡的背景让他们两个很快就聊得火热。别看王言博在实验室里一丝不苟,但是感情上却意外地直率。
这段跨国恋走得很顺利,从云裳云影、相识到相恋,仅仅用了一年时间,王言博就带着女朋友回国领证了,这操作就仿佛在演韩剧《我的留学生活不可能这么甜》。
然而现实更加辉煌,这对新婚夫妇很快便迎来了他们的小天使。王言博与妻子在紧张的科研任务与新手爸妈生活的忙碌中,他们以无比默契地展现这双重身份。
有人说,真正的缘分,通常在你专心做自己的时候出现。王言博的故事就是个好例子。他并没有刻意地去寻找爱情,但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他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这段从实验室开始的爱情,不仅让王言博收获了甜蜜,也让他在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涯中多了一份温暖的底色,共同奋斗的日子都成为了他们最美好的回忆。
回顾这段跨国恋,它仿佛是科幻版《东京爱情故事》的原型。与偶像剧相比,他们的故事更有生活气息,更具真实感。
王言博作为一个搞科研的人,他的工作性质和家庭情况决定了他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所有的任务。但是,他竟然成功地在科研和带娃这两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间找到了平衡,并将之玩出了新境界。
你有没有见过在地铁上一边颠着娃一边检查实验数据的博士生呢?王言博就是这么干的。在早高峰的地铁里,他一边掏出手机核对数据,一边哼着歌逗娃开心。
这画面简直在现实版上演魔法,真是"魔术师"的级别。
他不止是唱给孩子听的几句,他还在K歌平台上发布了近500首翻唱作品,并多次在学校歌唱比赛中获得冠军。
但最让人佩服的还是他的日常时间管理。每天清晨六点,他就要起床准备早餐。这不仅仅是煮个泡面那么简单,而是要给怀孕的妻子准备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
"早上7点就要钻入实验室,然后趁着中午的几个小时去超市买菜,还要抽空给媳妇送饭。下午又得重新回归实验室,继续做试验。
"虽然王言博说得云淡风轻,但谁不知道他背后的辛酸努力呢?
为了养家糊口,他同时做着网约车司机和培训中心教师的兼职。这样的生活哪里是在读博,简直是在打怪升级式的体验人生。
然而,尽管生活看似忙碌,他却过得有声有色。
最神奇的是,他把这种"一心多用"的本事玩得非常好。在实验室里写论文的空隙,他可以立刻切换到奶爸模式;哄完孩子睡觉后,他又能很快投入到实验数据的研究中。
这种可以在两个角色中自由切换的能力,让他被誉为"人形效率管理器"。
"其实带娃也是一种放松。"这句话听上去像个段子,但王言博是认真的。在他看来,做科研和育儿就像是人生的两个维度,互相补充,反而使生活更加立体有层次。
有人表示,最好的时间管理就是在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中找寻平衡。而王言博的实践证明,身兼数职的他依然有能力把每一个角色都扮演得非常出色。
那些说"科研与家庭不能兼顾"的人,恐怕都被他狠狠打脸了。事实上,生活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关键是你怎么把它过成彩色的。
时光飞逝,当年那个25岁的学霸奶爸,如今已成为上海交大的硕导,走过了30年的岁月。
身份的转变是最有意思的转变之一。从过去的挑灯夜读的学生,到如今的培养新一代科研人才的导师,王言博的经历证明了一代比一代更强的理念。
王言博,作为过来人,深知科研道路的艰难,他深知如今的学生要比他们那时候的我们更加有想法,更需要有人为他们指明方向。
他不仅教授专业知识,更要帮助学生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
有学生好奇:“您是如何做到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的?”
王言博的回答接地气:“人生从来不是选择题,而是一道需要不断优化的方程。关键是你要搞清楚,什么是必须要坚持的,什么是可以灵活调整的。
虽然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付出,从王言博自己身上的经历来看,他在从Science论文到育儿经的过程中,从实验数据到生活经验,每一步都是在不断调试和优化中摸索出来的。
现在他已经不再需要去证明自己是一个年轻人,但是对科研的热情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却丝毫未减。白天他在实验室指导学生,晚上回家尽享天伦之乐。
这种充实的生活节奏让他重新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
"成功不是终点,帮助他人才是人生的更高境界。"这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或许显得有些虚。
或许是因为从王言博口中说出来,具备了一份难以抵抗的说服力。毕竟,一个本身普普通通却最终变成"人生赢家"的"过来人",比任何其他人都更懂奋斗的真谛。
给在迷茫中的年轻人一句话:人生的精彩并不仅仅在于你所处的起点高低,而在于你愿意为梦想付出多少。王言博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方向选对了,即使是平凡人也能走出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