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演员?
选“妖孽”!
最近,《演员请就位3》算是火出了圈,但你说这火的方式吧,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是因为演技炸裂,也不是因为剧情多精彩,而是因为“妖孽”太多,雷得观众外焦里嫩。
要说这节目组选人,真是别出心裁,争议人物一个接一个,生怕流量不够。
你说模特张亮、相声演员白凯南来跨界,咱还能理解,毕竟人家也想多条路嘛。
可杨子、徐开骋、刘梓晨这些“话题人物”一登场,弹幕都炸了:“啥人都能当演员了?
”
就拿刘梓晨来说,当年靠着“蛇精脸”火遍全网,黑历史一箩筐,现在摇身一变成了演员,这反差,一般人真接受不了。
还有杨子,离婚综艺里“爹味”言论还没散去,又跑来演戏,观众缘早就败光了。
徐开骋更不用说,私生活一塌糊涂,口碑早就崩了。
节目组把这些人凑一块,美其名曰“包容多元”,实际上就是想靠争议炒热度,把观众当猴耍。
结果呢?
“骂声即热度”果然应验了。
杨子一周上了22次热搜,#刘梓晨演相柳#更是引发了1.7亿的阅读量。
但这种热度,真的有意义吗?
观众是被迫围观一场“失德艺人洗白大会”,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火。
整容风波,谁在演戏?
这节目组啊,为了制造话题,真是啥招都敢用。
制片人杨晓培直接问:“哪些演员整过容,请站到后面的台阶上。
”好家伙,这问题一抛出来,台下选手表情瞬间僵硬,估计内心OS都是:“这节目也太敢了吧!
”
结果呢?
只有刘梓晨一个人站了出来,这场景,真是既讽刺又尴尬。
杨晓培还不依不饶,点名追问熊乃瑾:“您是没动过吗?
”熊乃瑾否认了,但节目组偏偏要给个特写镜头,暗示意味十足。
这种操作,说白了就是想消费整容话题,但又不敢真刀真枪地揭露行业内幕,只能搞点小动作,吊吊观众胃口。
节目组还接连抛出“有无直播带货”、“作品是否三分以下”、“是否被换角”等问题,句句戳演员痛点。
看似揭露行业乱象,实则以“审判”姿态制造话题,把演技评判的初衷都给忘了。
演技尬穿地心,谁之过?
要说这《演员请就位3》的舞台,真是大型“翻车”现场。
演员们演技一个比一个尬,看得人直想关电视。
短剧演员代高政尬演“民国霸总”,给章子怡下跪表白,吴镇宇直接被吓成了“表情包”。
一头埋进菜里久久不出来的唱跳偶像张嘉元,被陈凯歌批评“表演得太夸张,像个小混混”。
刘梓晨挑战“相柳”,僵硬的表情和浮夸的动作,被章子怡讽刺“拿箭扎自己,那叫表演吗?
”
最让人无语的,还得是杨子演的“西门庆”。
头戴簪花礼帽,扭腰摆胯念出“西门小生庆庆有礼了”,跟国际导师于佩尔对戏时,表情轻佻,一句“春宵一刻岂不快哉”,直接把这位戛纳影后吓得捂着领口跑了。
这些片段,被节目组剪辑成“高光”全网传播,观众一边吐槽“辣眼睛”,一边又忍不住点进去看。
内娱生态的浮躁和功利,真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演员,谁都能当吗?
《演员请就位3》的争议,其实也是整个演技类综艺“堕落”的缩影。
想当年,《演员的诞生》多火啊!
章子怡和周一围的《胭脂扣》,至今还是演技类综艺的天花板。
那时候,节目组请来中戏老师指导,宋丹丹、胡军等戏骨坐镇,让蓝盈莹、彭昱畅等新秀崭露头角。
可现在呢?
导师成了“表情包生产商”,选手成了“话题制造机”,“探讨表演艺术”的初心,变成了“比谁更癫狂”的闹剧。
实力派避之不及,“黑红”艺人积极上位,劣币驱逐良币,这行业,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章子怡曾经说过:“演员是最低级的职业吗?
所有人都要来分一杯羹。
”这句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现在,好像只要有点流量,有点话题,就能来演戏,就能当演员。
但真正的演员,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更需要的是对表演的敬畏和热爱,是对角色的理解和付出。
如果一档演技类综艺,只顾着追逐流量,制造话题,而忽略了对演技的尊重,对演员的选拔,那它最终只会沦为一场“审丑”闹剧,失去它本应有的价值。
所以,演员请就位,到底是谁在后退?
是演员的底线,还是行业的标准?
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或许,只有当我们真正回归对演技的敬畏,对道德的坚守,才能让“演员”二字重获尊严,才能让这个行业,重新焕发生机。
而这,不仅仅是行业的自救,更是对观众最基本的尊重。
毕竟,我们需要的不是“妖孽”,而是真正的好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