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憋出大招,汽车需全面禁用中俄软硬件,拜登下台前会实施吗?

探史笔记 2024-09-25 16:07:23

2024年9月23日,这一年的余额已经不多,美国在提出对华征收超高关税后不久又出新招,根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美国商务部正式提议,要—把中俄的汽车软硬件全部都拒之门外,为了美国汽车的安全。

白宫一如既往地打出了“国安”的旗号,给出的理由是,以色列把黎巴嫩的BP机引爆了,万一中国和俄罗斯学到了这招怎么办?所以就要禁咱们的软硬件。

然而更多清醒理智的人提出疑问:这背后究竟是安全威胁,还是经济对抗?拜登在卸任前,真的会力推这项备受争议的政策吗?

一、禁令出炉,汽车行业地震

2024年9月,美国提出了一项涉及面相当广泛的措施 :要让中、俄两国的软硬件消失在联网汽车中。而如今的汽车,当真有离得开“网”的吗?这其实就是直接禁止了!

消息一出,整个汽车圈炸开了锅。因为市场上的汽车尤其是美国的非常依赖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供应链,尤其是在5G、传感器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车企都或多或少使用了中国制造的设备。

这个禁令,直接把这些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大家开始忙着计算损失:你看,如果未来车上不能用中国造的零件,那得换成哪家的?欧洲的、日韩的,还是美国自家的?

不仅是车企,连车主也心里犯嘀咕。他们平时开车,哪有心思去管零配件是从哪来的,跑得稳、用得好,不就行了?如今这政策一出,谁也不知道未来的汽车系统会不会因为“国家安全”问题而涨价。

拜登政府真能如愿在卸任前把这禁令推行下去?显然是来不及的。根据商务部给出的时间表,计划分别从2027、2029年开始。

同时,这一项提案还需要征求他们国内尤其是汽车业的意见。因为业内人士才是真正懂得这项政策所产生的利弊。

对各方意见的统筹考虑,最起码也得到明年年初才行。不管到时候坐在白宫的人是谁,但总归不是拜登。

二、背后的故事:美中俄科技博弈升级

要说这事儿背后啊,得从美中俄三国的科技竞争说起。这几年,国际科技竞争的火药味儿越来越浓,美国早就把中国视为战略对手,俄罗斯则因为前身而一直被敌视。

近几年,从5G、芯片到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哪个领域不涉及三国的角逐?当然主要是中美。

对中国已经在全球高科技产业链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这件事,美国非常不甘心。所以历届总统都在加强科技对抗,拜登一上台就开始步步为营,从通信设备到网络安全,就没有他不制裁的。。

这次的禁令,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酝酿出来的。之前美国就已经在电信领域对中国设备设限,华为的5G设备被禁入美国市场,现在又把战火烧到了汽车领域。

可能会有人觉得奇怪,汽车跟国家安全有什么关系?但其实现在的汽车早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代步工具了,特别是联网汽车,车里的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甚至车载网络都可以被远程控制。

美国担心的是,如果这些设备由中俄制造,会不会被“偷偷做手脚”?他们就是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要把这些风险排除在外。

当然,现实中真正的情况是真正做这些事情的是以美为首的西方。他们对别人的指控从来都是自己做过或者打算做的,最近发生的黎巴嫩电子设备爆炸就是最直接的案例。

三、全球供应链大洗牌

目前全球汽车制造商无论是零部件供应,还是软件更新,很大一部分都依赖于中俄的技术和设备。特别是自动驾驶领域,是离不开中国的技术的。

想象一下,之前可能是用中国制造的芯片,装在日本制造的传感器里,然后装到德国设计的汽车上,最后卖到美国。

可现在,美国说不准用中国芯片了,那车企只能赶紧换供应商。可是,换成哪家的呢?欧洲的?日韩的?

划拉来划拉去,不是没有替代品,但是没有质优又价廉的替代品。这也就意味着,成本会肉眼可见地上升,当然最后会全部都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更要命的是,重新设计汽车零部件、修改软件架构,都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投入。对于那些已经在研发中途的项目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灾难。

那些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恐怕要面临一次全面的技术重构,不仅要重新谈判供货合同,还要重新进行安全检测和认证,这一连串的调整下来,未来车价必然要上涨。

汽车行业的大佬们也不禁感叹:这禁令要是落实了,谁还能安心造车?

四、科技与安全的博弈:谁会是赢家?

美国对外宣称,是要防止中俄潜入他们的基础设施。然而,业内人士却持不同看法,有人认为,这更像是美国试图通过科技制裁来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

大家都知道,全球科技产业链早已深度交织,美国想要彻底封锁一个制造大国、一个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国家的产品,谈何容易?不仅会给中俄带来影响,连美国自己也要面临技术断供的风险。

更何况,中国的科技实力也在不断提升,很多技术领域已经走在了前列。你以为封锁了中国,中国就会止步不前?其实,这种禁令反而会加速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自我突破和产业升级。

中国早就提出了“自主可控”的战略,准备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如果美国这次禁令真的生效,只会让中国加速推动本土科技产业链的发展,最终美国自己可能也捞不到好处。

换句话说,表面上看是美国在对中俄发动科技封锁,实际上却是在加剧科技竞争的白热化。未来谁能在科技博弈中胜出,还真的不好说。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虽然拜登是不可能把这个政策落地了,但未来无论是谁上台都会不遗余力地继续推进。只是时间的节点、涉及范围等具体的内容,可能还是要看行业的呼声才能定夺。

0 阅读:28
探史笔记

探史笔记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