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士》开播,老师变高智商罪犯?影视剧‘黑化教师’的三大真相

寒冬笔记 2025-04-03 18:47:28

咱们来盘点下比较知名的“教师黑化”剧集

《棋士》里饰王宝强的崔业——围棋老师

普通围棋老师因儿子渐冻症、妻子离异、经济困顿,被迫用围棋天赋策划犯罪。

《绝命毒师》里的沃尔特·怀特——高中化学老师

因癌症治疗费高昂,用专业知识制毒贩毒,从“老好人”蜕变成毒枭。

《隐秘的角落》里秦昊演的张东升——数学老师

入赘女婿婚姻破裂、因为工作不好尊严受辱,精心策划谋杀。。

《天才枪手》琳老师——补习老师

因家庭贫困策划跨国作弊。

《绝命毒师》剧照

为什么剧集里那么喜欢让老师“犯罪”,而且还是高智商犯罪?

因为这种剧情最有快感!

我们发现这些影视剧的共同点——这些老师都是被“践踏尊严”或者“经济压迫”后,进行犯罪的。

身份反差越大,戏剧冲突越极致

如果我们把这个主角,换成像我这样的社会底层,大家只会觉得可怜,并不会有太多共情。

因为大多数人潜意识都知道社会底层遭遇不公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普通人眼里备受尊敬的“老师”也遭遇到“不公”,那就很容易引起共情。

在大众眼里,教师就是道德标杆,其“黑化”过程天然具备冲击力。

就像是古往今来,穷秀才被欺压永远比普通人被欺压来的有戏剧张力。

《棋士》人物关系

教师身份代表“智慧”,出手就是“高智商犯罪”

上面提到的几部影视剧,里面的教师要么心思缜密,要么专业技能优秀。表面上去老实普通,但个个才高八斗。

知识异化:崔业将围棋的“复盘思维”用于犯罪,警方通过棋局破案,形成智力博弈的烧脑看点。

智力快感:崔业用围棋布局逃亡,石神哲哉《嫌疑人X的献身》用数学伪造证据,满足咱们烧脑需求。

虽然“犯罪”,但是又“保留良知”

这种矛盾点,最容易让咱们这些观众融入剧情和带入自己的思考。

比如沃尔特用犯罪赚来的钱,不忘给家里人买早餐。张东升犯为普普选了一个粉色的小熊布偶,也告诉朱朝阳:可以选择相信童话。崔业犯罪时仍保留良知——伺候人质、担心妻子被骗,展现善恶交织的真实人性。

如果你是崔业,

面对儿子的天价医疗费,你会如何选择?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