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为什么称为小武汉?

风长眼量 2024-08-10 11:05:48

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临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200万。这么一个体量较大的市,为何会有“小武汉”这个有些冷门的称号?

临沂和武汉有什么关系吗?武汉的别称家喻户晓,就是武汉三镇。所谓三镇,就是长江最大支流的汉江汇入长江后,形成的三个地区。长江以东的面积最大,就是武昌,汉江以北是汉口,汉江以南是汉阳。

临沂也是这种情况,沂河发源于泰山,然后一路向南流到临沂市区。祊河经费县向东南,在临沂市区汇入沂河,也形成了三个地区。临沂市有三个市辖区,沂河以东的面积最大,就是河东区,沂河以西,南边的是罗庄区,北边的是兰山区。不过兰山区和罗庄区并不以祊河为界,兰山区横跨祊河。

因为一河分三区,临沂的情况像武汉,有人把临沂称为小武汉。武汉又称“大武汉”,湖北省会、九省通衢、副省级城市、超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临沂没有这些条件,但依然有自己的特色。武汉历史悠久,三国时的长江重镇江夏就是武汉,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临沂的历史同样非常辉煌,两晋南北朝顶级的士族门阀琅琊王氏,这个琅琊就是临沂。

曾有人吐槽说:临沂这个地名有点失败,太土了。临沂这个地名是怎么来呢?公元577年,北周灭掉北齐后,北周武帝宇文邕将原来的琅琊郡改称为沂州,因为濒临沂水。这是州一级的情况,县一级早在西汉时就设立了临沂县,县治在今临沂市区的北边。插一句,西汉时,现在的河东区东南郊有一个县,叫魏其县,就是汉初名臣窦婴的封邑。

开头说了临沂是小武汉,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上面曾经提到的武汉是九省通衢。所谓九省,是指湖北、湖南、四川、陕西、江西、贵州、河南、江苏、云南,武汉正好居其中,古代水上交通可谓四通八达。

临沂“偏居”鲁东南,看起来“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实际水上交通本就便利,有了高速公路后,临沂利用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做起了物流之都的大文章。

从现在的地理角度看,临沂的位置看似有些偏,距离京沪铁路(含高铁)和京杭大运河很近却又没有连接。不过在古代,临沂的位置可不偏!为什么呢?现代最节省成本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而在古代则是水运。大运河修建于隋朝,但始于杭州终于洛阳,元朝时将运河拉直,直通北京。而在大运河修建之前,也有一条类似大运河作用的南北水运航线。

从江东的最大城市南京要去山东,水运该怎么走?古代行军的线路是:从南京顺江东下至镇江,然后顺着中渎水,也就是现在的京杭大运河苏中段,再经淮河进入泗水。泗水是我国东部地区在古代的重要河流,很多名人都和泗水有关系,最有名的是泗水亭长刘邦。

船只进入泗水后一路北上,经过下邳(今江苏徐州睢宁县古邳镇)转入沂水,经东海郡(今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就到了临沂。从临沂顺着沂水北上至大岘(山东临朐南),弃船登陆,南方军队就可以北定青州进入河北,西取兖州进入中原。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枭雄刘裕,于410年灭掉南燕,走的就是这条路线。

刘裕后来又于417年灭掉后秦。可惜南方大本营内部不稳,刘裕只好退兵,没有成为第一个从南方统一北方的帝王。不过刘裕的遗憾,被另一位枭雄弥补了,就是朱元璋。

1367年,也就是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前一年,他已经统一南方,接下来要实现全国统一。朱元璋拒绝了大将常遇春直取大都的建议,认为不拿下实力强大的山东,虽取大都亦不能稳。就当时的形势来说,临沂是吴军(朱元璋当时为吴王)进入山东作战的第一战,拿下临沂,就等于控制了山东的水陆交通枢纽。

徐达和常遇春率领的大军把兵锋对准了临沂,当时的沂州守将王宣不想投降,想做沂州的土皇帝。可朱元璋的信里写得明白,“若能速更名号,奋然来归,岂不伟哉!”言外之意是你要敬酒不吃吃罚酒,那就等着人头落地吧。王宣和儿子王信为人反复多变,决定了降吴后又突然变卦,还杀了朱元璋的人。这下惹火了徐达,直接上硬菜,很快就把王宣给杀了。

临沂一定,周边的元朝势力知道大势已去,跟谁不是混饭吃,很快都降了。有了临沂作为吴军入山东的战略据点,朱元璋就有底气了,他让徐达进攻济宁和济南,然后次第平定山东。在大都皇宫里胡作非为的元顺帝,看到山东这座篱笆墙倒了,再也不敢留恋这花花世界,带着七姑八婆跑回大漠了。

几百年过去了,临沂依然是鲁东南重要的枢纽城市,北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经济带,南接江浙沪,发展空间非常大。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