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沙特阿拉伯最近的一个动作,直接在中东地区引起了震动。
他们决定绕开长期以来的安全伙伴美国,与中国就核能领域达成合作协议,其中包含了极具争议的浓缩铀技术。

其实驱动沙特这场战略“转向”的,是内外交织的重重压力,其雄心勃勃的“2030愿景”,描绘了一个经济多元、告别石油依赖的未来蓝图。
这与其说是发展目标,不如说是应对全球能源转型加速和油价波动的现实焦虑,利雅得深知,单靠石油无法支撑长久繁荣,必须培育新的增长引擎,核能等高科技产业因此变得格外紧迫。

同时,外部环境的变化更是推波助澜,曾经沙美间“石油换安全”的盟约牢不可破,是中东秩序的稳定器,但近些年这根支柱已锈迹斑斑。
美国页岩油革命削弱了其对中东石油的依赖,战略重心也明显东移,聚焦所谓的“印太战略”,对沙特而言,昔日可靠的安全承诺,如今充满了不确定性。

更让利雅得不安的是,华盛顿在处理伊朗核问题等区域关键议题时显得犹豫不决,战略模糊,再加上人权问题上的分歧,两国政治互信大打折扣。
即便是特朗普政府上台,也没能让这对老盟友的关系迅速回暖,反而摩擦不断。
更重要的是地区安全形势也日趋复杂,伊朗核计划步步紧逼,并通过支持也门胡塞武装、介入叙利亚冲突等方式扩张地区影响力,对沙特构成直接威胁。

另一边,以色列虽未公开承认,但拥有核武器估计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它与沙特因宗教、领土等宿怨深重,在美国支持下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强硬立场,更不断激化地区矛盾,沙特过去试图联合阿拉伯世界对抗以色列,奈何实力差距悬殊,屡屡受挫。
内外交困之下,沙特不得不重新校准外交罗盘,过度依赖美国风险太高,寻求更多战略伙伴,构建更平衡、更有韧性的对外关系网络,成了理性的选择。

这并非要与美国彻底决裂,而是在中美之间寻求更有利的平衡点,谋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甚至布下“双重保险”,于是中国的分量日益凸显。
中国的入局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对沙特石油的需求既庞大又稳定,这是两国关系最坚实的经济纽带,但利雅得想要的,显然不止于此。
近年,伴随美国在中东投入的相对收缩,中国影响力稳步上升,不仅积极参与地区事务,还展现出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合作范式,沙特与中国的走近,显得水到渠成。

能源合作自然是基石,双方不仅巩固传统油气贸易,还在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例如改革石油定价机制、拓展新能源领域合作等,这与沙特的“2030愿景”高度契合。
更有意思的是,有传闻称沙特对部分石油交易采用人民币结算持开放态度,尽管这或许尚处早期探索阶段,但其对美元主导的石油贸易体系构成的潜在挑战,已足以引发外界高度关注,这种经济层面的紧密捆绑,为两国在更敏感领域的合作铺平了道路。

而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核能合作,根据现有信息,中国将帮助沙特建设核电站,发展民用核能,这符合沙特能源结构多元化的目标。
但更深层次的合作,尤其是在核不扩散框架下就铀浓缩技术的潜在交流,触动了国际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对沙特而言,掌握完整的核燃料循环技术,即便宣称仅用于民用,也意味着国家科技实力与潜在战略威慑力的显著提升。

这既是能源独立的现实需求,也是在复杂地缘环境中增加自身分量的潜在筹码。
当然此类合作已远超经济技术范畴,必然牵涉复杂的政治安全考量,以及国际社会对核不扩散承诺的严格审视。
除了能源与核技术,两国在政治互信、经济投资、地区安全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也在同步加深,关系日趋紧密。

长期以来,以色列凭借军事技术优势及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在中东保持着某种战略主动。沙特与中国的核能合作,特别是任何可能触及铀浓缩技术的进展,都足以让以色列寝食难安。
它担心沙特会步伊朗后尘,秘密发展核武器,从而彻底颠覆地区军事平衡,一个拥有核潜力的沙特,将从根本上改变以色列的安全方程。
因此,以色列几乎肯定会动用其外交与情报力量,试图摸清甚至阻碍中沙核合作的深化,同时这也可能反过来刺激以色列进一步巩固乃至提升自身的核能力与军事技术优势,以维持其认为必要的战略威慑。

对伊朗而言,沙特的核动向同样牵动神经,尽管在中国斡旋下,沙伊两国实现了历史性和解,恢复外交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两国间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和地区主导权之争烟消云散。
沙特发展核能,特别是如果涉及敏感技术,无疑会给刚刚缓和的双边关系蒙上新的阴影,德黑兰可能视之为潜在的战略对标,进而调整自身在中东的布局和核政策。

未来沙伊两国是在核能领域达成某种默契或合作,共同应对外部压力,还是陷入新一轮战略猜忌与军备竞赛的漩涡?目前难下定论。
这种新的互动格局,让一些观察家开始讨论中东是否正滑向“三足鼎立”——以沙特为代表的海湾阿拉伯国家、伊朗和以色列,三方在实力消长与相互制衡中寻求新的区域平衡。

理论上,这种多极制衡或能避免一家独大,约束极端行为,然而,这一构想的最大变数在于核扩散风险。
如果地区主要玩家都朝着拥有或接近拥有核能力的方向迈进,哪怕最初只是民用核技术的普及,其潜在的武器化风险和不断降低的“核门槛”,都可能引爆灾难性的军备竞赛,对地区乃至全球和平构成致命威胁。
信源:我国与沙特签署《核能发展安全与安保合作谅解备忘录》 环球时报 2025-0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