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即将进入第三年,过去一年,乌克兰失去了八座万人城镇,俄军的进攻范围已经不再局限于乌东四州,而是向哈尔科夫、敖德萨等地扩展。随着前线不断收缩,乌克兰政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军事失利与国内政治混乱交织,使得泽连斯基政府在战场和政坛都遭受着巨大压力,而俄罗斯则利用这一局势持续扩大自己的战略优势。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bac05700680f82d9d62e60b57bf867.png)
战场上的变化表明,俄军的行动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巩固已有的占领区,而是在战术上寻求更大突破。哈尔科夫的战斗不断升级,而乌克兰方面的应对却捉襟见肘,不得不从其他军种抽调5万兵力补充陆军。然而,在缺乏足够装备、后勤短缺的情况下,乌军在俄军的强大攻势下多次反攻失败,不得不选择战略撤退。即便如此,乌克兰政府仍不断对外宣称俄军伤亡惨重,甚至有西方媒体夸张地声称俄军伤亡超过85万,但战场的实际态势显然不支持这一说法。俄军不仅未见疲态,反而加大了火力打击,仅2025年1月,就投下了2400余枚航空炸弹,直接对乌军的阵地造成重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266bf11a2a8d929bf0c6b625eada3d9.png)
与此同时,乌克兰国内的政治斗争进入白热化,美国的压力让基辅政府不得不准备在2025年底举行大选。这场选举不仅关乎乌克兰国内的权力更迭,更将决定乌克兰是否会继续战争还是寻求停火。泽连斯基希望连任,但他的支持率已经远远落后于乌军前总司令扎卢日内。扎卢日内是挥乌军的前军事领导人,凭借在军中的威信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候选人之一,其72%的高支持率远超泽连斯基的49%。军队内部对泽连斯基的不满也在不断发酵,越来越多的士兵认为自己被政府利用,白白送死。这种情绪的蔓延,使得泽连斯基的统治地位变得岌岌可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226e62cd329e784b75894ac7380be96.png)
乌克兰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力量的博弈。美国和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出现了某种微妙的默契。特朗普政府上台后,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明显减少,并要求基辅尽快举行选举,而俄罗斯方面则同样支持乌克兰进行政权更迭,以此作为政治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这表明,无论谁最终赢得乌克兰大选,美国都会希望以此为契机调整对乌政策,而俄罗斯也可能通过新的政治形势寻求巩固战果。如果泽连斯基成功连任,他可能会继续试图从西方争取更多援助,维持乌克兰的抵抗能力,但如果美方援助减少,乌克兰的战场形势可能会迅速恶化,最终不得不被迫走向谈判。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22e60fc7fc1a42a112ff11265c39991.png)
而如果扎卢日内当选,他的政策走向仍然难以预测,但鉴于他在军中的影响力,他或许更倾向于军事强硬派,并借助自身的高支持率整顿国内政局。然而,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乌克兰无论谁执政,都必须面对现实,即战争的消耗已经到了临界点,继续战斗的成本将越来越高。随着战局的持续发展,乌克兰未来的走向仍然充满变数。俄军正在稳步推进战略目标,而乌克兰政府则在战场和政坛的双重压力下苦苦挣扎。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克兰的命运已不再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成为美俄战略博弈中的一颗棋子。对于乌克兰而言,这场战争的终点究竟是继续消耗还是寻求停火,很可能将在2025年的大选之后迎来决定性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