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主体”摄影|抽象却有意境的表现方式

玩点摄影 2025-02-20 13:13:33

有些没有视觉焦点的“无主体”照片同样可以给我们很深刻的感受,就像电影中的空镜头一样,看似与剧情没有直接的关联,却非常有味道。

“无主体”照片并不是真的没有主体,而是消解传统意义上的视觉焦点,用色彩、纹理、结构等去表现特殊的氛围或思考。

今天为大家推荐几种“无主体”摄影的创作技巧:

1. 重复

重复,特别是大量的重复可以用来表现一种规律和强调,其中暗含了秩序美。

极致的重复也是极简美学的表现方式,看似没有明确主体的画面,在重复强调之下可以产生一种平静、舒适的氛围。

大空间场馆中非常适合拍摄此类照片。

2. 负空间

负空间可以给画面带来“呼吸感”,超大面积的负空间还可以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

有趣的小景非常适合配合大面积的负空间来表现,突出意境和对比感,营造“无主体”的氛围,如墙皮上的裂缝、水泥地上生出的一株小草等。

负空间还可以营造一种若有若无的状态,让照片更有味道。

3. 抽象化

有些场景在特殊的角度、曝光中会呈现出抽象化的景观。

如汽车黑色漆面有时会反射出星星点点的光,看起来就像是夜晚的星空;在热浪中观察远处的景象会看到扭曲的形态。这就是非常考验观察力和想象力的抽象化表现方式。

虽然画面中没有具体的主体和明确的含义,但我们可以通过照片联想到其他场景。

4. 模糊化

将画面拍摄模糊,制造出朦胧感和梦幻感,这也是“无主体”摄影的创作方式之一。

过曝、长曝、虚焦、遮挡、滤镜等都可以形成模糊的画面状态,让画面看起来像是梦境一般,也能激发观者的想象力。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