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沙漠公路,每4公里一口井,每口井房都住一对“特殊”夫妻

墨染史程 2024-12-21 14:57:16

前言

位于我国西北边陲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极其严酷的自然条件著称,极度的干旱、巨大的昼夜温差、变幻莫测的流动沙丘,共同造就了这片“进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

然而,就在这片让人望而生畏的荒漠深处,坐落着108座红顶蓝墙的小小水井房,为这片荒芜之地带来了一丝生命的希望。

居住在这些水井房里的,是一对对来自天南海北的夫妻,他们默默的守护着沙漠中的生命线,他们,就是“井房夫妻”。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夫妻选择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生活?他们又肩负着怎样的使命?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沙漠中的生命线

1993年,一条全长566公里的柏油公路,像一条黑色的巨龙,蜿蜒伸向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深处,这条公路,就是人称“沙漠生命线”的塔里木沙漠公路。

它的建成,不仅为开发沙漠腹地的油气资源提供了重要的运输保障,更重要的是,它为这片荒凉之地带来了生命的希望。

塔克拉玛干沙漠,雨水少得可怜,一年下来连100毫米都不到,就算下雨了风一吹,水分全蒸发了,蒸发量是雨量的好多倍。

夏天地面的温度能到80度,能直接把鸡蛋烤熟,冬天温度能猛降到零下22度,水滴都能结冰,在这种条件下,修条非常困难。

为了防止路基被流沙吞噬,工程师们巧妙地采用了芦苇方格固沙法,用芦苇秆在沙丘上编织成网格,有效的限制了沙子的流动,为公路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

然而,仅仅修建公路还不够,在公路两侧种上能抵挡风沙的植物,对防止风沙侵蚀公路非常关键,于是,在塔里木沙漠公路两侧,一条长达436公里、宽72至78米的绿化带应运而生。

从高空俯瞰,这条绿化带就像一条翠绿的项链,镶嵌在金黄色的沙漠之中,为这片荒凉之地增添了无限生机。

为了维持这条绿色长廊的生命力,工人们在公路两旁每隔4公里就修建了一口水井,并配备了一座水井房,总共108座。

这些井既滋养了路边的植物,也给过路的车和行人提供了必需的水资源,而居住在这些水井房里的“井房夫妻”,就成为了这条沙漠生命线的守护者。

井房夫妻

每口水井边,都有来自各地的一对夫妻定居,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为了不同的理由,选择来到这片荒凉的沙漠,承担起守护生命线的重任。

“井房夫妻”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充满了挑战,他们每天要细心打理周围四公里范围内的约40排,总共20万株树木,工作包括浇水、施肥、剪枝等。

他们还得保证灌溉设施的正常工作,好好利用每一滴水,在必要的时候,他们还要为遇到困难的过路人提供帮助,说他们是沙漠中的守护天使一点都不夸张。

这些夫妻中,有的是为了生计而来,在他们的家乡,或许生活的并不富裕,而这份工作虽然艰苦,却能提供一份稳定的收入,让他们能够养家糊口。

有的是为了责任而来,他们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希望能够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还有的,则是为了守护家乡的土地而来。

他们深知沙漠的危害,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防风固沙、改善沙漠环境做出贡献,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井房夫妻”都选择了坚守在这片荒凉的沙漠之中。

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守护着沙漠中的绿色生命,也守护着过往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沙漠里的他们,默默付出,堪称幕后英雄。

井房生活

而最开始的时候,井房的生活条件是非常艰苦的,不到20平米的小屋里,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化的设施。

供水供电都十分困难,更别提电视、网络等娱乐设施了,王亚斌和魏亚丽夫妇,就是众多“井房夫妻”中的一员。

据他们所说,他们家日常照明和干活,全靠一台特别吵的柴油发电机组,夜晚降临,整个水井房都笼罩在一片黑暗之中,只有煤油灯发出微弱的光。

他们已经在水井房里生活了十多年,亲身经历了这里从荒芜到绿洲的转变,刚来这地方,他们也觉得挺不习惯的。

沙漠的荒凉、生活的单调、与世隔绝的孤独感,都让他们倍感煎熬,王亚斌曾亲眼目睹许多人带着好奇心来到这里,却在第二天就收拾行李匆匆离去。

他们受不了沙漠的孤独,也受不了天天重复的乏味日子,影视剧里的沙漠英雄,总是一副心无旁骛、耐得清苦、抗得寂寞的模样,可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这么简单。

而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生活区域四周有4公里长的林子,里面种着41排树,每天早上,他们都会看看树苗长得怎么样,给它们浇浇水,要是发现水管松了或者破了,就得赶紧修一修或者换个新的。

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灌溉系统已经基本实现了智能化,他们的工作也轻松了不少,但在最初的那些年,一切都要依靠人力,工作量巨大,生活条件也极其艰辛。

尤其是在沙尘暴来的时候,天地一片昏暗,夫妻俩只能躲在水井盖下,等待沙尘暴过去,夜里睡醒,床铺和身上满是沙子,就连吃的饭菜里也混着沙子。

除了恶劣的天气,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驻守的十年中,王亚斌夫妻不仅要面对艰苦的生存条件,还要克服内心的孤寂。

身处这样偏远的地方,难免会有种被世界遗忘的孤独感,对王亚斌夫妻来说,最让他们牵挂的还是家中的两个孩子。

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在西安工作,他们不用太操心,但是女儿还在上高中,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时候,而他们却不能在女儿身边。

在沙漠里,手机信号经常不好,上网也难,跟女儿通个电话都显得挺奢侈的,一周一次的通话,对他们来说就像过节一样珍贵。

每次打完电话,为了缓解思念之情,他们都会拿出女儿的照片,一遍遍地翻看,他们对孩子们总感到挺内疚的,可看到沙漠里的那片绿化林,夫妻俩就特别自豪。

那些小树苗,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长大,展现着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很自豪也很骄傲,从42岁到55岁,十年的时间一晃而过,魏亚丽无怨无悔。

日子久了,水井边的居住环境也开始变好了,有了发电站,水井房里也安装了空调、冰箱和电视机,他们的生活也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第一个十年转眼已过,接下来十年,说不定还会有更多像王亚斌夫妇这样的伴侣,继续在沙漠深处扎根,守护着这片沙漠的生命之泉。

总结

或许在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会有更科学的灌溉方式出现,这些水井房最终会消失,但是,“井房夫妻”的坚守精神,永远不会消失,也会永远的留在人们心中,成为沙漠生命线最动人的歌谣。

0 阅读:1
墨染史程

墨染史程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