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律师有多难?说一组行业现象。
1、30%的青年律师年收入不足10万,半年都接不到一单;
2、不少青年律师开始低价竞争,原本3w+的案件,现在只要给个1-2w就做了;
3、中小律所的主任们忧患意识更强了,随时做好律所可能会破产的准备;
4、大所律师为了维持团队正常运转,也不得不开始打造个人IP,转型线上拓案。
受疫情的影响,各个行业都在衰退,依附于其他行业的法律行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些大所还能有缓冲的时间和机会,而那些依靠线下转介绍案源的独立律师,处境就显得愈发艰难了。
因为线下案源越来越不稳定,除此之外自己又没有获取案源的更好办法,根本没办法抵御市场的变动,只能不断地降价再降价,以“价格战”的方式来拿到案源。
然而,低价竞争只能解决得了一时的危机,从长远来看,长期的低价竞争不仅会严重扰乱整个市场,也会造成当事人对律师的信赖危机,对整个律师群体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抵御市场的波动,需要有多种案源获取的支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独立律师更该考虑的是,如何拓宽自己获取案源的方式,而非只停留在线下转介绍案源上。
有一些律师朋友问过我,独立律师应该如何开拓案源。我说过,不同的律所、不同的律师,获取案源的方式都是不同的,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对于独立律师来说,做百度显然不是最适合营销自己的手段,原因在于:1)并非专业百度营销人员,不懂投放策略;2)案子还转化没几个,积蓄就要烧光了。
在帮助不同的律师、律所搭建了适合自己的营销体系后,案源拓展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儿。从我们过往的成功案例来看,独立律师在案源拓展上有自己的营销玩法,只要懂得“借力打力”,花小钱就能取得大效果!
这里我说两种独立律师可以尝试的营销方式。
个人品牌和网络营销。
01
建立个人IP,成为客户心中的“意见领袖”。
互联网+时代,打造个人品牌IP的重要性已经不必再多说了,纵观各行各业,个人品牌带来的创收甚至已经远超过一个传统的中小型企业。树立起一个极具辨识度的个人IP品牌,有喜欢你且愿意为你IP付费、知识付费的粉丝体量,逐渐搭建起自己的私域流量池,变现创收是很容易的事情。
而对于律师群体来说,本身就有着天然的IP属性和优势。因为律师的专业性足够强、辨识度也足够高。律师想要做个人品牌,是很容易就能够树立起一个生动又鲜明的IP形象的。而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如果你既专业又有知名度,还怕没有慕名前来的客户咨询和委托吗?
举个例子来说。
红出圈的罗翔老师,凭借着专业和魅力,收获了行业内外大批粉丝,有些人被他讲的课吸引,有些人被他幽默的谈吐吸引,还有些人则是被他的专业吸引,甚至不少人打趣道:请罗翔打官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答:正常发挥他可以把对方当事人送进去,超常发挥他可以把对方律师都送进去。
这个段子其实也正反应了:当律师足够专业,且有一定知名度的时候,就会在某一个领域迅速占领用户的心智。比如普通人在谈论刑事官司时,脑海里会不自觉地想起罗翔老师的段子,那如果他们此刻需要一名刑事律师时呢?遇见了棘手的刑事案件,会不会想要咨询像罗翔这样既专业又知名的律师呢?答案是肯定的。
所以我说,律师需要一定的知名度,需要打造自己的个人IP,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这样你才能从同行竞争中脱颖而出、在当事人心中树立更加专业的形象,让当事人在有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你而非别人;又能为转型线上拓案提供品牌背书,在无案子可做的疫情时期,大大拓宽业务和案源。
而这对于独立律师来说,是迫在眉睫需要的,也是向大咖律师迈进的第一步。
02
小成本大回报:独立律师最适合的营销方式。
除了个人IP的打造,我非常推荐独立律师去尝试短视频营销和内容营销。原因在于“小成本大回报”,有些渠道甚至只需要律师投入时间成本,也能获得不错的转化效果。而这种营销方式无疑是最适合独立律师的。
接下来我简单讲讲这2种营销方式。
短视频营销
抖音短视频,既是大批律师正在退出的渠道,也是最容易抓住风口翻身的渠道。
之所以适合独立律师去做,是因为它的投入成本极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需要律师去付出一些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写写脚本、拍拍视频,以短视频普法的形式,让当事人认识自己是XX领域的律师、了解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并告知当事人遇到类似的问题律师可以如何帮助他,就可以了。相比较百度那样烧钱的渠道,短视频营销不论从成本还是难易度来说都是性价比更高的营销方式。
截止2022,抖音日活已经达到了8亿+,这其中有多少有法律需求的用户大家可想而知。只要律师的账号定位精准、视频内容优质、并且有转化的意识,通过短视频营销这种低成本的渠道来获取案源并不是难事。在帮助律师通过短视频营销案源变现1000W+后,我们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短视频的风口依然存在,并且大批律师退出的当下就是入局的最好时机! 独立的律师一定要去尝试。
内容营销
第二个值得一试的营销渠道就是内容营销,主要指类似知乎、公众号、小红书一类的图文渠道。
对于律师来说,写作是拿手本事。那在闲暇之余,不妨通过这些免费的图文渠道帮助自己寻找另一种拓案的可能。
这一类的渠道也不需要投入什么本钱,唯一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恒的坚持,365天不间断的更新。
律师可以发表自己对某个时事热点的解读或是看法;给用户科普某一个系列或者几个系列的法律常识;分享自己办案的心得感悟和趣事,不断地在内容平台上向用户展示自己的专业。只要内容可读性高、能让用户感到有用、能通过内容让用户对律师产生信赖,那转化用户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只不过文字的力量往往见效更慢一些,不像短视频营销那样很快就能看得到案源,只有能坚持得住的律师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但对于独立律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沉淀型渠道,在前期成本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只需要持之以恒地去坚持写作,虽然时间长一点,但总能收获案源。而从我们过往的经验来看,内容营销虽然效果缓慢,但高知用户群体更多,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大案源出现。
以上是我们总结过往经验,结合不同类型律师,推荐独立律师更适合尝试的营销方式。
律师营销成不成功,某种程度来说决定了他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对于营销手段,我想大部分律师并不是不了解,比如一些传统的线下营销方式:写书、上电视、参加商会、研讨会;一些新型的线上营销方式:视频营销、网络直播、内容营销等等,这些渠道律师们都知道有些也都在尝试,但还是很难通过营销的方式解决案源的问题。
原因很简单,我认为有三:
1)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营销方式;
2)了解渠道信息本身不等于营销的核心;
3)不认为营销是一件专业的事儿,也不懂得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的重要性。
对于独立律师来说,在成本预算有限的前提下,可以自己去摸索和研究我上面说的这些渠道,但想要真正以此来实现案源自由,还是要牢记我上面说的三点!毕竟有了案源,才能不仅仅局限在独立这一个层面,才能有建立团队或是律所的资本,取得更大的发展。以上建议,仅供律师朋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