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前言
11月27日,一游客在云南花7200块买了2箱零4瓶剑南春白酒,为了避免买到假的,就进行了扫防伪码验真假。
不曾想,扫出来的却是不雅网站,为了维护权益,游客选择了报警,但此时的店家秒变“武林高手”,开始对他拳打脚踢抢酒。
最后游客因受伤住院,那么事情的经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件概述
2022年11月27日,云南文山市,本应是轻松愉快的旅程,却因两箱剑南春变了味,张先生和朋友去了一家烟酒店,花了7200块买了两箱多四瓶剑南春,打算送人和自己喝。
这16瓶酒,平均下来450元一瓶,价格不菲,也足以见得张先生对品质的追求,然而,意外却在结账后发生,张先生的朋友担心有问题,就拿手机扫了扫酒瓶上的防伪码。
本以为是例行公事,没想到扫出的却是一个不雅网站,正品名酒,怎么可能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答案自然不言而喻,这是假酒!
7200元,可不是小数目,张先生和朋友立刻决定报警,然而,就在等待警察的过程中,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店家突然开始抢夺他们手中的酒。
一名女店家嘴上说着“不想要就换新的”,行动上却毫不含糊,和另一名男店家一起,对张先生的朋友进行了“混合双打”。
张先生的朋友抱着酒箱不放,结果被男店家锁喉,接着两个人一起把他按倒在地上,最后他下体受伤,被送去医院了,事后,店老板的回应却显得苍白无力。
他说这些酒是从别人那儿收来的,自己并不知道是假的,至于抢酒的原因,则推脱说是因为对方先动手推了他,这种解释,显然难以服众。
一个正规的、规模较大的烟酒店,会如此轻易地从不明渠道收购高价酒,而且连基本的真伪鉴别都不做吗?事情发生后,当地警方和市场监管部门迅速介入,将涉事酒品带走检验。
剑南春的客服已经确认,这批酒的防伪码无效,是假酒,消费者花了高价买到假酒,维权不成反遭暴力对待,商家试图掩盖事实,最终难逃法律制裁。
这起事件,不仅给张先生和朋友带来了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也暴露出假酒市场监管的诸多问题,7200元买假酒,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在这个看不见的黑色产业链中,究竟还有多少消费者成为了受害者?
假酒乱象及消费者维权困境
张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翻看新闻,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2018年6月,泰州一位张先生在小超市购买了8瓶某品牌酒,其中两瓶扫码后,一瓶无法识别,另一瓶则跳转到一个疑似聊天网站。
2018年10月,镇江一位举报人在自称某白酒集团工作人员处购买了180瓶白酒,朋友扫码发现是不雅网站后,才意识到买到了假酒,这些案例,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假酒泛滥。
为什么假酒屡禁不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暴利驱动,制假售假成本低,利润高,一些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将黑手伸向了酒类市场。
而很多消费者辨别能力不足,缺乏防伪知识,容易被假冒伪劣产品蒙蔽,面对假酒乱象,消费者的维权之路却充满坎坷。
很多消费者在购买酒类产品时,并不会保留购物小票等证据,事后维权时often缺乏有效证据,为了维权,得花不少时间和精力,还得花钱,但最后得到的赔偿通常远远不够弥补损失,消费者维权需要经历多个环节,耗时费力,很多消费者最终选择放弃维权。
依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商品出现问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索取十倍赔偿,也就是说,张先生和朋友除了可以要求商家退还7200元货款外,还可以要求商家支付至少72000元的赔偿金,在争抢酒的过程中,商家还对张先生的朋友造成了人身伤害,这涉嫌寻衅滋事。
依据法律,商家的这种行为,最高可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商家的行为被认定为寻衅滋事罪,将面临刑事处罚,当然,这起事件中,商家的责任只是其中一部分,假酒的生产者和批发商,同样难辞其咎。
这些人制售假酒,不仅坑害了消费者,还扰乱了市场,根据法律规定,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追究刑事责任。
假酒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消费问题,更是一个社会诚信问题,假酒的存在,破坏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败坏了社会风气。
要有效遏制假酒泛滥,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要打造一个既安全又值得信赖的消费环境,我们加强消费者教育。
结语
从食品到药品,从服装到电子产品,假货无处不在,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消费安全,任重道远。
消费者要理性消费,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商家要诚信经营,坚守商业道德底线,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打造一个安全又可靠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安心。
文章信源:
北青网---2024.11.30:《7200元的酒扫防伪码竟扫出不雅网站,还遭商家抢酒、锁喉?当事老板回应》
极目新闻---2024.12.01:《男子花7200元买酒扫码跳转不雅网站,商家锁喉抢酒“很傻很天真”》
光明网---2024.12.01:《男子7200元买酒后,防伪码扫出不雅网站!老板锁喉抢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