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攻城掠地,明珠高喊:皇上,不要姑父!建宁公主哭晕在厕所

大条娱纪 2024-12-28 13:56:44

清圣祖康熙十三年(1674年)四月十三日,康熙皇帝当着姑姑建宁公主的面,下令将吴应熊及其年长的儿子吴世琳,用两把弓让他们走完了人生路!

眼睁睁看着丈夫、儿子被杀,真实的建宁公主不比邱淑贞所言的建宁公主,她悲伤不能自已,哭晕在厕所,她最痛恨的就是纳兰性德的老爸——明珠和吴应熊的老爸——吴三桂,恨不得也用两把弓结束了他们的性命。

建宁公主

惊弓之鸟,用弓不用箭杀伤鸟,这是更羸心理之战。用弓不用箭杀人,这是古代的刑罚的一种。用弓执行死刑不是康熙帝的首创,想当年康熙帝的姻姑祖吴三桂就是下令让吴国贵拿着一把弓,弑杀了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明昭宗永历皇帝朱由榔的。

那是吴三桂的首创吗?也不是,大概是“完颜构”的首创吧。千古奇冤的岳飞、岳云父子就是被宋高宗施以绞刑——弓杀!当然,作为弓杀作为一种死刑,其准确的叫法不是弓刑,而是绞刑!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两次弓杀只有12年,恰好一个轮回。

真是报应,吴三桂杀了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帝,康熙后来就杀了吴三桂的嫡长子吴应熊。

“吴应熊及其子吴世琳处绞,其余幼子俱免死入官”

但在被幽禁后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云南平定后,吴应熊幸免的儿子们仍被一并处死。 吴应熊被绞死后,康熙皇帝倒是经常下诏安慰自己的姑姑——建宁公主,说吴应熊“为叛寇所累”。

一、康熙步步紧逼,吴三桂反了,康熙烦了!

吴三桂就是清朝的工具人,吴三桂灭李自成(1645年)、弑永历帝(1662年)、擒桂王(1662年),为清朝立下了赫赫功勋,其地位也达到了鼎峰,但非巅峰!

1662年十一月,吴三桂被刚上台的小皇帝康熙册封为亲王——平西王。平西王吴三桂的封地为两省,即云南省、贵州省。在“平西国”的地盘上,吴三桂拥有高度的自治,堪称高度的独立,颇有点自治领的味道。

吴三桂拥有强大的行政权,云贵总督听命于他,并且吴三桂拥有干部任命权(即西选),两省的财政收入都归吴三桂,就这吴三桂还说钱不够用呢。

吴三桂拥有强大的司法权,在云贵两省,所有案件都归吴三桂所任命的司法官员审理,即使犯人逃出云贵两省,也要“引渡”回去,康熙所任命的司法官员不能干涉,更不要说审理了。

吴三桂拥有强大的军事权,吴三桂震慑苗蛮为由,不仅牢牢控制他的军队,而且还向康熙要军饷,他说云贵贫瘠,不能做到自收自支,必须朝廷补贴。

三藩

清廷本把云贵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当成工具人,天下大定,就要削藩。而他们三人,则希望在云贵、广东、福建世袭罔替甚至还想扩权。

1663年,康熙上任第二年,清廷就开始“找事儿”了。康熙就捏吴三桂这个硬柿子,康熙想捏掉硬柿子,软柿子自然惶恐万分,自废武功,他颇有点耿弇的击一得二的妙招。他表示云贵太平,平西大将军印信理应上交。这还不完,还不下令说“西选(吴三桂任命)”不科学,“国选(朝廷任命)”才科学,以后就吏部派员云贵、广东、福建等藩国。

吴三桂为了儿子,忍了。毕竟,儿子看起来是驸马,其实就是人质。可过了四年,康熙又出手了,在上次收了吴三桂的部分军事权和行政权后,又拿回了吴三桂的部分司法权。康熙皇帝下令

平西藩下逃人,俱归有司审理,章京不得干预

也就是说,吴三桂境内的逃犯,一旦逃到朝廷的地盘,由朝廷的司法官员处置,吴三桂的官员不得干预。

吴三桂咬咬牙,又忍了。可满腹委屈怎么办,吴三桂就想了个招,让朝廷“赔款”。他说,境内苗蛮民族老是闹事,朝廷得给钱,光靠云贵那点收入,微臣很难办,杯水车薪打仗不够用啊!

康熙一样就看透了吴三桂,当他看透不说透,随便编了个理由,吴三桂还找不到反驳的借口。一句话,想要钱门儿都不没有,要你给我钱还差不多。给你钱,让你做大做强,要你以后起兵搞我啊!想什么好事呢!

吴三桂就试探康熙,他说:老家伙我年龄大了,老眼昏花,精力不够,身体不好,还是让我退休回家抱孙子吧。云贵的事就交给朝廷,让督抚这些年轻有为的干部去管理吧。

云贵总督卞三元、提督张国柱、李本深则联名上书,云贵之地非平西王不能治理。康熙帝大怒,批复到:平西王身体不好,就不能让他歇歇?那么久,没抱孙子,就不能抱抱,你们净添乱。实在不行,让他好好养养身体,等身体好了,再管理云贵的事就不行呀!

尽管吴三桂交出一些权力,当朝廷并没有掌控云贵。

只到康熙十二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把吴三桂给逼急了。

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上疏说,自己老了,想落叶归根,回东北老家那嘎达,广东就让犬子之信管理吧。康熙见老王爷提前退休回故乡,小王爷继续霸占广东,很不开心。

愤怒的康熙

康熙令兵部、户部和各位亲贵王爷开了个会,徙藩还是留藩。大家各执一词,大学士索额图、图海表示不可削藩,不能把他们撵回东北老家。刑部尚书莫洛、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则表示,三藩尾大不掉,他们不是要落叶归根吗?让这两个老家伙,两个小家好回东北老窝去。

两个老家伙是吴三桂和尚可喜,两个小家伙是尚之信和耿精忠。吴三桂是第一代平西王,尚之信是第二代平南王,耿精忠是第三代靖南王。第一代靖南王是耿仲明,第二大靖南王是耿继茂。

吴三桂和耿精忠知道康熙要削藩一合计,假意要求回东北哪个屯。康熙大喜,这不是正瞌睡的时候给个枕头吗?立即批准。康熙这么自信,除了三藩实力不算太强外,那吴三桂的儿子在京城,那耿精忠的兄弟们在京城,谅他们也不敢胡来,只能乖乖顺从,完成削藩大业。

康熙还是太嫩,吴三桂和耿精忠一方面假意回东北老家,一方面积极准备起兵作乱。在1673年,也就是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吴三桂逼迫云贵总督甘文焜自杀,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并联合郑经,打起了“保藩”之战。

他们一起兵,可把康熙气坏了。

二、吴三桂攻城掠地,明珠高喊:皇上,不要姑父

不得不说,吴三桂的统战工作做得可真好。耿精忠在福建起兵,郑经从宝岛进兵福建,尚之信在广东起兵,这都能理解,可广西、四川甚至陕西那边也起兵了。广西是孙延龄镇守,孙延龄是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婿。

其实,清初,不是三大藩王而四大藩王,因为还得算上孔有德。可坐镇广西的孔有德遇到了李定国,结果不仅定南王兵败自杀,就连他的独苗世子孔廷训也被杀了。

孔有德之死,让清廷悲喜交加,悲的是广西被占一部分,也死了大将;喜的是定南王这个王爷名号可以废除了。无子国除嘛!孔有德的女婿孙延龄很想当定南王,可惜最终还是没实现,正是这个原因,在吴三桂的鼓动下起兵了。

四川巡抚罗森、提督郑蛟麟、总兵官谭弘、吴之茂等跟吴三桂关系不错,也归附吴三桂。就连陕西提督王辅臣、湖广总兵杨来嘉(曾是郑成功的手下)、广东总兵祖泽清(祖大寿的儿子)。

三藩之乱

吴三桂没想到,一声令下,响应者云集;康熙更没想到,吴三桂的这个糟老头子号召力这么大。年轻气盛的康熙帝气得要御驾亲征,被文武百官劝说另派大员即可。

其实,当时的局势文武大臣也拿不准,万一康熙帝御驾亲征落了个战神明英宗的下场,那大清朝不就完了吗?

只要皇帝在,一切都好办,这才是他们坚决制止康熙帝御驾亲征的缘由。

吴三桂就以“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的名义,假称拥立“先皇三太子”并蓄发带簪,恢复大明衣冠,开启反清复明之战。

三藩士气高昂,加上吴三桂的部将旧友还有支持反清复明明朝旧官吏的支持,加上四川的几个土司、苗民、察哈尔蒙古布尔尼、青海墨尔根台吉等少数民族也相继响应,一时间攻城略地,大有饮马长江,驱除鞑虏之势。

康熙帝恐惧而愤怒,百官恐惧而恼怒,怎么才能彻底从心理上打垮吴三桂呢?或者说,吴三桂这样搞,康熙帝和满堂朝臣又能怎么泄私愤呢?

纳兰明珠

纳兰·成德(后改为性德,可不是德性)的老爸,赫舍里·索额图的死对头纳兰·明珠的德行有点不咋地,他对康熙帝说,要想从心理上击溃吴三桂,你就需要——不要姑父——立即诛杀吴应雄还有他们的孩子,就是姑姑也要囚禁起来。

康熙听闻,大声叫好,也就立即执行!皇家哪有什么亲情,只有权力,吴应熊就这样被杀,吴应熊和建宁公主的儿子被弓弦勒死,建宁公主在观刑之后,也被囚禁了起来。

建宁公主只是我们习惯的叫法,准确的称呼是和硕恪纯长公主阿吉格。哀莫大于心死,在浑浑噩噩熬过三十年后,建宁公主薨逝。

建宁公主的最爱是吴应熊,他们育有两个儿子,虽说是政治婚姻,却是难得的郎才女郎、恩爱夫妻。若非康熙帝削藩太急,吴三桂鱼死网破,吴应熊的结局不会那么悲惨。尽管,在多年以后,吴应熊的儿子吴世璠称帝后,追尊他为孝恭皇帝。

三、吴应熊本不该死

要我看来应该追尊为孝愍(悯),他太可怜了。其实,吴应熊本不该死。事后,就连康熙皇帝也说“(姑父、姑姑)为叛寇所累”。

说吴应熊不该死,除了他是政治牺牲品外,他还放弃一次死里逃生的机会。大概是因为爱情,也或者因为亲情。其实爱情也罢,亲情也罢,最后都是亲情。

吴三桂忍无可忍,准备反清前还假装很恭顺,其目的有二:一是麻痹康熙帝,便于以后给他来个措手不及;二是我这么恭顺听话,让儿子、孙子回昆明看看不过分吧。不过,吴三桂也没有明说,他偷偷派出秘使,要接回吴应熊。

吴应熊

吴应熊看着老婆、孩子感慨万分,他自知自己是人质,更知道难免成为了父亲和侄子的牺牲品。他为了不让康熙帝怀疑,同时也为了保全自己的血脉,坚决不回昆明,而只是让子嫡长子吴世璠跟着秘使回到昆明。

其实在当时的态势下,吴应熊带着孩子偷偷跑回昆明也未尝不可。可他这样做就会害了他的妻子建宁公主,不要觉得建宁公主是金枝玉叶,康熙帝就不会拿她怎么样。吴应熊不跑,才不会拿她怎么样,吴应熊跑了,建宁公主和她的孩子恐怕性命不保。

总结

吴应熊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悲剧,看着是成为清朝的大驸马,其实何尝不是清朝皇帝尤其是康熙手中的棋子呢!他这个棋子就是一个人质,迫使吴三桂逆来顺受,不能轻举妄动,如此才可能让吴应熊得以善终,前期是窝囊的代价。

在这盘棋中,吴三桂、吴应熊、建宁公主都是牺牲品,其中死的最冤的是吴应熊,最为悲伤的是建宁公主,最为憋屈的是吴三桂,只有青年皇帝康熙成为了最大赢家!

0 阅读:4
大条娱纪

大条娱纪

一直往前走就能迎面撞上生活送来的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