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在美国大选尘埃落定之后,美联储宣布如期降息25个基点,也是极其罕见的。
因为受市场影响,美国降息经常不按时。
再加上第一轮降息带来的坏影响,他们第二轮敢再度宣布降低利率,无疑是很“自信”的表现。
面对债台高筑的现状,美国为什么敢于降息释放货币?
与此同时,中方也出台10万亿地方化债动作,又是为了什么?
美国第一轮降息拖延了半个多月,最终才宣布在9月18日大幅降息50个基点,将目标区间下调为4.75%至5%。
自从2020年拜登上台后,美国开始大借债务,又肆意滥发美元国债。
为了回流市场上超发的货币将汇率保持稳定,美联储不得不一轮又一轮往上加税,将美元税率提升到5%的存款收益。
这是一种很夸张的程度,意味着民众将钱存进银行带来的收益,甚至达到了“投资回报”的门槛。
加息、胡乱借债带来的风险就是美国经济通胀不可遏制,PMI指数、非农数据开始出现问题。
再加上拜登竞选要拉票,为了扮演“经济强劲”美国已经不得不降息了。
9月18日降息的50个基点幅度比较大,但在首轮降息之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更大的“坍塌”。
2024年10月,美国公布的各项指数简直惨不忍睹。
非农新增就业下跌到了1.2万人的谷底数据,制造业PMI继续下降,国债利率被迫调高防止抛售。
美国财政部官员也非常担心这会带来“地震”,但特朗普的当选带来了曙光。
美国经济市场有很固定的规律,就是大选出现对特朗普有利的信息时,美国股指数据、经济报告等内容都会出现回升势头;
相反如果对哈里斯有利,那么就会下跌。
究其原因就是特朗普对美国经济促进作用,以及带来的影响力是远超哈里斯的。
美国经济市场普遍信任特朗普可以独挑大梁,挽回危机。
所以他当选之后不仅股市一片大涨,美元在国际上的汇率也是“被动性拉升”,货币升值了很多。
可以说拜登就是如此借着特朗普的“东风”,才敢如期推动这轮降息25个基点的。
本来美国经济数据就不乐观,如果现在是哈里斯胜选,那么他们的降息几乎是百分之九十要拖延,甚至不推出都有可能。
民众对特朗普的回归表现出了巨大的信心,他们也认为明年1月特朗普执政之后,可以带着美国经济实现翻盘——
就像他承诺的一样采取高关税保护美国,让美国“再次伟大”。
在美国宣布降息后不久,中方也迎来了大动作。
财政部在日前宣布消息,将直接安排10万亿的地方资产来进行化债,解决地方上的债务危机。
之前中方已经推行4万亿的地方基础债务解决拨款,这次新增6万亿的借款上限,幅度超乎预期。
预计这笔化债将会以每年分期完成的方式推出,给缓解市场和地方债务的压力找到了出口。
经济人士指出,推动10万亿地方化债资金主要表现方式就是“新债抵旧债”。
以发行地方性债券、自主抵押债款为主,区别于国家支出的申请财政化债。
预期可以填补之前的债务缺口、补发公职系统工资和刺激经济发展等。
和美国联邦借债有显著区别的是,我国提高地方性债务不是借钱主要用来“花”的。
美国政府债务动辄上涨,是为了应付当下的经济开支,弥补税收不平衡。
中方当前跟随国际趋势,进行债务“大放水”的三个原因其一是提高经济活力、内需和公投资等,以此带动经济更稳健发展。
中国已经进行多轮降息行动,并出台政策扶持楼市股市。
当下主要经济方向还是拉动内部需求的活力,解决通缩带来的经济影响,提高民众内部需求力。
地方还债也是应对房地产市场过去几年的降温所带来的收支不平衡,这是正常的经济调控之一。
第二个原因是提高经济活力应对当前国际出口局势,顺应中国产品“走出去”的策略。
因为全球经济市场最近几年遇冷,加上欧美对中国“去依赖”不断缩减进出口贸易额,试图将供应链转移来迎合美国。
国家允许地方扩大借债上限就能使其在政策优惠上不束手束脚,对我国产业升级和在国际上取得优势是很大的帮助。
第三点就是应对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产生剧变的中美贸易局势。
特朗普扬言对中国征收高额的贸易关税,最高可达“60%以上”。
如果真的执行起来,对中国无疑是很不利的。
所以为了未来经济可能承压考虑,解决当前发展的潜在阻力,是中方本轮“放水”的原因之一。
简单来说,这就是宏观调控的优势所在,扩大债务上限赋予了地方政府更多的资金调配能力。
当地方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地方政府会通过合理安排债务资金来刺激经济增长。
而在经济过热时,也会调整债务资金的投向,包括回笼债务。
目标只有一个:保证我国经济和市场的平稳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借机唱衰中国“扩债”,认为其造成资源浪费和加重了长期债务压力,是经济不好的表现之一。
但真实情况就是中国的债务大多数都是内债,化解和调控都比较简单,也不会像美国累计外债过多产生还不上钱信用崩溃的可能性。
在经济调控节点上,中方不效仿美国政府滥发货币无视长期风险,也不大肆售卖国债将风险转移到国际上,更不会效仿美国对外企抵押出售关键产业。
这种解决办法对比美国可以说是非常负责的。
参考资料《中国财长: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中国新闻网
《直接安排10万亿元!地方政府化债压力将大大减轻》中国青年网
《“美元潮汐”收割全球:降息放水推高通胀 加息收网转嫁危机》环球网
有病!发展科技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