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刘翔与姚明

新兴体育 2020-03-06 21:16:42

“暴力抗检,禁赛八年”,国际体育仲裁庭(CAS)的一纸判决书让孙杨在近一周的时间内,都成为国内的热点话题。8年来,与他相关的争议事件太多了,但是这些加起来都比不上这一次对他的伤害来得大,不过犯错的模式都无关乎善恶,而是心智。

面对孙杨的这次“暴力抗检,禁赛八年”大多数人报以惋惜和困惑,了解他过往负面新闻的人在咒骂中解恨,也有一些人在坚定支持他。

认知孙杨,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看。若以国内外的体育明星为参照物,可以更好地认知孙杨。发生在孙杨身边的很多事,在很多体育明星身上都发生过,大同小异。但因各自性格不同,应对的心态、情绪和处理方式不同,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结果。

不退让之殇

一个天赋异禀、意志品质顽强,但综合文化素质不高的世界泳坛巨星,他善良也骄横,他羸弱也坚强,他坚韧也偏执。十年来,孙杨在媒体上展现出了这样一个形象。

“我又没有伤害过别人,难道我错了吗?”孙杨经常对他十分信任的启蒙教练朱颖表示困惑。

“孙杨永远觉得,自己只要抓住对方一个不对的理由,就可以蛮横、傲慢。”《体坛周报》资深记者王勤伯这样指出的缺陷。

常抱怨、善对抗,不包容,不退让,放眼中国乃至世界,在很多年轻精英身上都有的东西,在孙杨身上格外突出。

孙杨,这位29岁的天选之材,是创造了中国游泳和世界游泳诸多历史的传奇,国内很多人都期待他能成为比刘翔、姚明、李娜更伟岸的民族英雄,但是他离开泳池,更像是一个总是捅了马蜂窝的懵懂小熊。他几乎没有主动伤害过任何人,但是最终伤害的是他自己,和对他有着极高期待的人们的那份期待落差。

偏执带给孙杨坚韧,也带给他智慧的单薄。姚明是孙杨的反证,懂得取舍,懂得退让,有坚持,有迂回,不仅仅成就了个人。姚明对外,名扬世界,成为中华名片,对内行走在下固中国篮球之根基,上修中国篮球之殿堂的路上。姚明没有获得一个世界冠军,但是姚明对中国的价值,可是几枚奥运会金牌能比拟的?

在易怒和偏执的层面,孙杨在中国体坛是拔尖的,而这也最终导致孙杨的“兴奋剂拒检”事件最为主要的因素。反观姚明,却总能化危机为机遇,把嘲讽变成创造奇迹的动力。

在姚明进入NBA之前,多数来自美国之外的球员很难适应NBA的对抗性,乔丹、巴格利、邓肯均视之为“丛林”。很多白人适应这样的丛林都很困难,此前就有比姚明更高的罗马尼亚中锋穆雷桑(2米31)和布拉德利(2米26)作为不适应的典型。

当年姚明刚到NBA的时候,因为太瘦了,当时并不被别人看好。尽管他是一个状元,姚明的到来,正好是奥尼尔的巅峰期,包括中国球迷在内的很多人,也并不是十分看好姚明这个瘦竹竿。此前,无论是巴特尔,还是王治郅,都没能在NBA的丛林找到稳定的栖息之地。当时的NBA退役球星巴克利就是不看好姚明的NBA名宿之一,作为和乔丹一个时代的内线巨星巴格利,在NBA节目里担任解说员。巴格利断言,姚明如果能在比赛中得到19分,他就当众亲主持人的屁股。19分,是在王治郅和巴特尔的场均数据之和的2倍还多,也是布拉德利NBA生涯场均数据的2倍还多。

当时姚明听到这个消息,没有恼羞成怒地跟这个曾经一人对抗乔丹和皮蓬两人的巴克利打嘴仗,当时的姚明虽然年轻,但回应却是幽默又充满智慧、自信又谦逊得体:“那我每晚都只得18分就好了!”很快,姚明单场轻松砍下20+,巴格利则在电视直播中,亲了一头驴的屁股来兑现承诺。

姚明得理却不咄咄逼人,反而十分大度称赞巴格利,自认与之还有很大差距。巴格利也因此重新审视姚明,两人一笑泯恩仇。类似这样被轻视和嘲讽的事情,在姚明进入NBA后,发生了数十次。其中每次入选全明星、每一次国家队失利、每一次受伤都少不了这些,姚明甚至还被比他矮52厘米的“小土豆”迎面劈扣过,来自美国的嘲讽和国内的期待落差从来就没有中断过,还随之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团体“姚黑”。“姚黑”每天在网上针对姚明发表各种贬低和歧视性言论,姚明只做不说,用一个个两双和30+回应“姚黑”。随之而来,一个更为庞大的“姚蜜”团体出现在中国、美国和全世界。在场下,姚明和奥尼尔、科比等很多夙敌,成为了好友,真正的强者会尊重他的对手。

对父母和意中人,姚明关心备至。面对于原则性问题,姚明从不退让。当意识到代言碳酸饮料对青少年是不好的范例后,他也不再与可口可乐续约。为国而战,姚明即使再累,有伤在身,也在所不辞。以至于姚明的职业生涯,早早因伤终结。

正是类似在训练、比赛、生活舆论中,面对各种细节的不断高要求,也让姚明获得了在篮球领域远远超越其他亚洲球员的成就,不仅仅成为奥尼尔之外的NBA第二中锋,在奥运会赛场上也带领中国男篮与塞黑和西班牙这样的世界冠军决战到最后1分钟,并两次杀入奥运会八强。姚明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尊重,他也成为了中国的优质名片。姚明为中国篮球和世界篮球搭建了一座桥,他如今正走在一条全新的探索之路上。

试想,若姚明也是如孙杨一般,轻视规则,以怨恨和愤怒回击一切不公与轻视,他还会有如此成就吗?

舍就是得,以退为进,上善若水,有容乃大,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御世的智慧之学。中西文化融合,学以致用,在中国的体育圈里,姚明并非个例,李宁、杨扬、邓亚萍也都是知行合一的学习者和践行者。

自由泳之王

若不看国际影响力,单单以竞技层面来看,孙杨在游泳领域的辉煌战绩,是刘翔、姚明、李娜们都无法企及的,孙杨所取得的金牌含金量也是体操王子李宁、林丹、邓亚萍、刘国梁、杨扬、王濛、伏明霞、郭晶晶、丁俊晖等人也比不了。

首先论世界冠军和奥运会冠军,李宁、林丹、邓亚萍等人与孙杨相当。但是,男子游泳是世界最普及、高度职业化的体育运动之一,是奥运会两大基础项目,其普及度、竞争激烈程度、各国重视程度,相比乒羽是高下立见的。论职业化程度和世界影响力,游泳虽然略逊色于田径、篮球和网球几分,但是孙杨是游泳史上的王者,和世界冠军、大满贯冠军、NBA全明星的成就也不是一个级别上的。

孙杨在游泳项目的统治力,相当于在田径运动员在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10000米的所有项目中,都具有世界最顶级的实力,这在世界泳坛的历史上只有菲尔普斯、索普等寥寥数位巨星堪比如此战绩,在世界田径史,最与这一成绩最为相似的就数博尔特和刘易斯了。

受限于这些耐力型项目,在奥运会、世锦赛几天内相继比赛,孙杨兼项时,在很大程度上会相互影响成绩,今年29岁的孙杨在这两项世界大赛有所取舍,只获得了14枚世界冠军的奖牌。不论欧美国家是否认可,如何去无根据地污蔑,因为孙杨的存在,中国在近些年成为了世界游泳强国。中国男子游泳历史上18枚世界冠军的奖牌,有14枚是孙杨带来的。

孙杨不仅仅是男子自由泳个人单项金牌数居世界第一,还是是世界泳坛历史上唯一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男子4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奥运会世锦赛大满贯冠军得主(奥运会没有800米项目),史上唯一一位男子400米自由泳世锦赛四连冠,唯一一位男子800米自由泳世锦赛三连冠。

孙杨的存在,让国内和世界上很多比孙杨年龄小的自由泳高手改项短距离,甚至转向蝶泳、仰泳、蛙泳,来求发展和生存,一些比他年长许多的运动员,都在他获得世界冠军的几年之内,相继退役了。

“孙杨可以称得上天赋异禀。孙杨身高1米98,而张琳身高1米88,朴泰桓身高1米83,孙杨身高臂长,四肢划水的效果最好;就像同样身材修长的北京奥运八金王美国巨星菲尔普斯,孙杨虽然肌肉不是特别发达,但却是流线型肌肉,这种类型的肌肉松弛而有力,既保证了舒展性,又有爆发力并减少阻力,游起来自然轻松。”孙杨的教练朱志根这样评价孙杨的天赋。

可以说,如果单从竞技角度而言,孙杨是远远超越中国所有体育明星的王者。如果必须有一个相似的参照物,或许用“刘翔的质量+林丹的数量”更为恰当。

奥林匹克精神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重在参与”更是把成败和奖牌淡化,深入人心。

成绩永远不是衡量一个体育明星伟大与否的惟一标准。一个明星、公众人物对社会的正向贡献,在很多时候超越了成绩的价值,孙杨周边的负能量大幅削弱了他在中国体坛的地位。

孙杨是世界级的写入世界游泳史的体育明星,看待孙杨就不能只从孙杨的身上,还必须从世界的视角去看待他。

虽然,“暴力抗检”起源于孙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年关于孙杨的负能量都被“怨恨”放大到几何倍数。量变引发质,比禁赛8年更为严重的是,孙杨在泳坛为亚洲、为亚洲黄种人所挣得的一切,慢慢地被一只无形的手摧毁。

黑人望其项背看刘翔,白人俯首低眉恨孙杨。

孙杨对于中国体育有着巨大贡献。曾经一棒子打死刘翔的人们,已经开始道歉。如今面对孙杨,切不可重蹈覆辙,别做“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受害者之心

“You,Loser,I'm win!”这是孙杨去年的世锦赛上,在面对竞争对手有关兴奋剂事件质疑他时,在摄像机前蹦出的几个单词。一句语法错漏百出的英语,把他的自大,他的无所畏惧,还有他的无知以及孩子气一股脑地显露在了电视画面和网络各个角落里。对照姚明,差距如同大学博士和幼儿园稚子一般大。

一个人的失落和愤怒,往往来自期待落差和受害者心态。孙杨用言行证明,他是一个总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并且期待别人用赞美和欣赏与之打交道的人。但是,像孙杨一样习惯了竞争和对抗的年轻人们,往往对来历和意图不明的陌生人,却总是缺乏尊重和赞美的言辞,这也让他们也总是无法获得应有的尊重。

强者面对不公和困难时,总会向内解惑,从自身找问题根源,想解决途径。弱者总会把自己设置在一个受害者的心态,来看待周遭的一切,越看越糟。很多时候,我们都无法改变环境,但任何时候,我们都能改变自己,调整心态,改善情绪,激发对目标的渴望。

以受害者心态面对世界的年轻人,在中国比比皆是,或许在不同程度上,也是很多人曾经的年少无知。和菲尔普斯吸毒相比,孙杨远没有这般大错特错。

不同于其他年轻人的是,孙杨承担着很多国人的期待。对于一个被期待成为中国名片和民族英雄的孙杨而言,他也以受害者心态面对世界,他就成了道德婊们围观的奇葩。

和其他明星不同的是,像小熊一样天真并且无所畏惧的孙杨,毫不避讳这些有可能伤害他的东西。孙杨的正能量越强,也在某种层面,放大了他身上蕴含的和被他吸引而来的负能量。

孙杨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除了父母给予的天赋和教练的慧眼识珠,更多的是他对自己的严苛要求超越了人类体能的极限。刚进入国家队时,孙杨每天的训练量是14-20公里。游泳和跑步的运动强度通常在1:4以上,这样的训练量相当于跑步56-80公里,从训练强度而言,孙杨的平均强度是要高于马拉松的。

这样的强度,其他运动员想都不敢想,这样遥不可及的运动量,超越了人类极限。或许是孙杨的身高、臂长和划水技术,让他实现了别人眼里的“根本不可能”。

天道酬勤,孙杨努力的结果是,天赋+勤奋+对细节的卓越追求,让孙杨碾压一切竞争对手。

关于孙杨的报道原本不该有这么多负面的东西,但是当普通的采访一次次变成“有钱任性”VS“捍卫尊严”之后,事情在笔尖和网络上的失控,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

2012年4月的奥运会选拔赛,曾有巴西记者不远万里专程赶到浙江,希望采访孙杨这颗泳坛新星。但是,这却被孙杨的母亲杨明一口回绝:“你们节目在巴西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有一位广州记者将这件事发布在微博上,随后杨明给其所在单位打了电话,要求领导进行处罚。愿望未实现后,杨明把这个事情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我们孙杨是为国家取得成绩的运动员,你们不要搞臭他。”

很多时候,为了完成采访任务,记者是弱势群体。但是,这一类弱势群体都具备奋力回击的能力和“伸张正义”的能力。轻蔑、指责、埋怨、愤怒都是负能量,它们也总能吸引媒体人的负能量。这种负能量,在没有更强大的正能量介入之前,越来越大,达到了不可控的地步。

轻学习之痛

借助孙杨不断在国际赛场上摘金夺银的强势,没用几年,孙杨的妈妈杨明就在媒体圈被大家熟知。关于孙杨和他妈妈的各种奇葩行为,被汇总成段子,在媒体圈广为传播。即使是在与体育和浙江毫不相关的记者圈子中,孙杨和杨明这对母子组合也是“采访禁区”和“无礼、无知、自大”的代名词。孙杨和妈妈,这种出于惯性的对抗,甚至完全掩盖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善良和其他美好。

火上浇油的是,尽管孙杨的妈妈做了很多越格的事,孙杨总是在各种场合力挺妈妈。“其实孙杨本性并不坏,他妈起到了巨大的负面作用,这是常年采访游泳项目的记者圈公认的。”这也是一位经常采访孙杨的记者对孙杨的评价。

在另一个层面,作为管理者,孙杨很多时候可以超越制度,很多人也无可奈何。但是对中国另外一位泳坛新星宁泽涛,待遇是完全不同的。

孙杨的父亲名为孙全洪,母亲名为杨明,孙杨的名字,源自父母的姓。

孙杨的父母都是大学体育老师,职称都是教授。孙爸爸是安徽省男子排球队队员,1989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毕业后进入学校担任体育老师和排球教练,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参编体育教材5部,目前是大学教授。孙妈妈曾是浙江女排主力,杭州师范大学体育系教授。出生于排球之家的孙杨,个子矮不了,很小就被预测身高2米。

虽然,父母都是教授,但是并不代表着孙杨出生在一个注重文化的家庭。中国的专业运动员大多数都有一个特点,为了出成绩,专注于一点,而忽视了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对于任何人而言,当名利来势汹汹时,缺乏文化素质的支撑,都很容易误判是非、迷失自己、心态失衡、情绪失控、错上加错——老百姓称之为“疯了”或者“着了魔”。

刘翔也是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体育明星,他在面对伤病和成绩的低谷时,在一些生活琐事处理不当时,也和孙杨一样都遭遇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被千万国人在网络上批斗的滋味不好受。但是,他们的选择是,心中有爱,不予对抗。

一个人的对手往往决定了他的高度,当体育明星把自己置身于与网络盲流的对峙中时,他就已经自降身段七八层了。

成绩是名利,人生不能只追求名与利。

姚明在职业生涯结束后,兑现了当年踏入CBA赛场时,对父母的承诺——一定要在运动员生涯结束之后回到学校读完大学。为了不打折扣地完成承诺,姚明在他离开多年的校园,在各种牵绊下,认认真真地花了7年时间,完成了上海交大的大学本科学业。

李宁、杨扬、邓亚萍也在内在修养之路上。或许,人生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待学习的态度和践行学以致用的决心。我们不能只为喜欢的事物而学习,还有那些必须具备的生活技能,比如诗书礼乐,接人待物,还比如德行修炼,情绪控制。

早在几十年前,毛主席就给中国的体育工作指明方向: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发展体育的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毛主席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深入阐述:体育一道,配以德育和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则无德智。

但是,多年来,在体育和教育分家,大家都忽视了体育对德智的提升,大量体育工作者,把竞技这种方法和途径当成了终极目标,以致于本末倒置。

体育最大的魅力是“在输中赢”,而不是“不能输”。孙杨身边的问题,事关两代体育人的素质教育。任何一个人放弃德智方面的教育,专攻专业技能,都是畸形发展,体育人材也迈不过这个理。当“金牌至上”成为中国体育发展的指挥棒,不少教练们甚至把团队凝聚力塑造,团队成员的包容心态和奉献精神,也同文化学习一起,去繁就简了。

如今,在中国的校园里,钱伟长、钟南山这样的德智体美劳全优的学生,在很多校长、老师和家长的眼中,不再是榜样,而是“不专心学习”的反面典型。

在中国,大家对体育的关注大多数都聚焦在“赢”和“金牌”上。在体育教育这一环的缺陷和偏颇,造成了中国青少年德智体三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先天不足,无论是对运动员还是高校学子而言,都是如此。

媒体人之怒

与孙杨相关的争议事件太多了,一般中国的体育明星都会有几个,孙杨和孙妈妈却能在数量和影响力上,都如同他获得的金牌那样“不同凡响”。十年间,与恩师分道扬镳、私生子传闻、羞辱巴西记者、强逼媒体删稿、无证驾驶、脚踩女运动员、服用禁药停赛、侮辱日本国歌、拒穿队服风波、暴力抗检、怒砸更衣室、捐赠方便面赈灾等等。

多年来,关于孙杨的负面新闻从来没有中断过,但是,这些负面新闻对孙杨的伤害性,加起来都没有“暴力抗检”更严重。

刘翔2004年横空出世,整个亚洲和全世界的华人为之而振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却输给了伤病。当年原本无大错,只因受各方利益权衡,隐瞒了伤病,就导致了国人期待落差之下的漫天非议。若以偏执之心态视之,他所遭遇之不公更该愤怒,但是,他选择了沉默,选择和这个世界和解,在他眼中只有亲朋好友的爱,并没有存放对无知者的恨。

公愤没有道义的根基,散得也如风一般快,如今还有多少人,怒刘翔昔日不争呢,恐怕更多的是,怨自己当年不智吧。

在媒体圈,尤其是自媒体盛行的当下,赞美一个体育明星流量是有限的。反之,可不一样,以他为傲的,路过围观的人都会关注,不但关注,还会引发争吵,继而流量暴增。

毕竟,孙杨在体育领域的优秀和生活领域的顽劣,反差是极大的。这样的顽劣,对一个年轻人而言,原本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但是对于一个大众期待的民族英雄而言,错得有些多,有些离谱。

孙杨所犯的错误都是实锤,孙杨个性中的“自我、目中无人”的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相背离,容易引发公愤。

东厢有愤怒之火,西厢有易燃之油,一阵风就可以着起来。

于是,很多时候,有关孙杨的报道和小道消息,不可避免的被一些义愤填膺的记者和自媒体玩家,带到了一个全民批评“无礼、无智、无信”的范畴。面对质疑,偏执且意志品质极为顽强的的孙杨,也不自主地被一种负能量的情绪带入到一种无知者无畏的境地。

这不但将负能量转化为不利于孙杨的舆论风暴,这样的风暴更是将孙杨身上的正能量,也一起吹散了。

孙杨的眼泪,会和刘翔、丁俊晖的眼泪一样,被太多处于期待落差中的人们误读为软弱,而孙杨的眼泪在风暴中,看起来更加软弱。孙杨做公益、助人为乐,都会被指责为不用心,不尽力。

试想,当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被上千万人用网络暴力羞辱,同时还扛着压力完成常人根本想不到的训练量,并在比赛中再创辉煌的人,如何能控制住成功后饱含着酸甜苦辣的泪水?喜极而泣,人之常情,纵使英豪也不例外。英雄泪只有英雄能懂。

至于做公益,并不简单,只有用心去做了,才会发现这是一件需要全面学习的全新事物,不是谁都能一开始就做的很好的。孙杨既然已经迈开了第一步,这比很多不了解公益的人,要良善很多,为何要横加羞辱。

中国的体育明星有培养模式上的先天不足,孙杨身上折射出的中国体育种种残缺,更值得中国体坛警醒和值得中国媒体人反思的有很多。

孙杨和孙妈妈身上的“小问题”是另类,还是中国体坛通病呢?

这是个不重要的“小问题”,还是事关国家发展的“大事要事”呢?

体育的精髓原本是一种“在输中赢”的修炼,为何在中国,近40年却被生生演化为“不能输”的畸形模式?

或许,这些才是我们在“孙杨禁赛8年”之后,更需要为过去和未来引发的思考。

文  黄兴

0 阅读:1

新兴体育

简介:匠心之人做你喜欢体育人,体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