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乌克兰军方已在此建立坚固防御。克里米亚危机后,俄乌矛盾激增,乌方为应对与俄战争,在整个顿巴斯地区大力加强防御设施建设。
捷尔任斯克为托列茨克城市群最大城镇及顿巴斯地区核心堡垒,苏联时期便是乌克兰矿产重镇,凭借矿井、仓库和城市建筑,乌克兰在北约支持下构建了超10公里深的立体混凝土防线。
乌克兰军方曾自信宣称俄军无法突破捷尔任斯克防线,然而现状却证明该防线已被俄军攻破。
7个月前,俄军在托列茨克方向发起大规模攻势,主攻捷尔任斯克。该城陷落后,俄军夺取托列茨克防御群11镇。捷尔任斯克作为交通枢纽,将使乌军约60%乌东补给线受影响。
外界普遍认为乌克兰防御部队难守顿巴斯,俄军夺取红军村指日可待。乌战争持续三年,乌军休整不足,精锐损失大,士气低迷。
在捷尔任斯克防线失守处,乌克兰部署了8个旅约50个营,共4万兵力,含西方雇佣军及精锐亚速第12旅,却未能阻止俄军突破。
据报道,捷尔任斯克战场上,俄罗斯部署了第51集团军4个旅及一支老兵侦察突击旅,其中,百战老兵侦察突击旅发挥了关键作用。
去年7月,俄军摩步第9旅首入纽约镇外围,揭开捷尔任斯克战役序幕。进入城区后,俄军发现乌军利用地道、地下室及加固建筑,将多处房屋变为永久火力点,防御异常坚固。
乌军依托地面及地下交通网,构筑捷尔任斯克城区严密防御体系。关键时刻,俄百战老兵上阵,虽非战力超群,却凭丰富经验,巧计使战斗效率倍增。
俄军老兵志愿旅侦测后,依乌军布局秘密挖地道至纽约镇后。通过秘密转移,俄军夺取诺夫哥罗德斯克,致乌军捷尔任斯克防线暴露于俄军火力下。
俄军随后派遣第1斯拉维扬斯克摩托化步兵旅参战,机械化部队迅猛突进,击溃乌军精锐亚速第12旅。自2024年7月纽约镇外围开战,俄军仅用4月即推进至捷尔任斯克市区防线。
俄罗斯侦察突击旅重拳出击,挖地道突破乌军捷尔任斯克外围防线。俄军大部队随后挺进市区。战前,乌克兰平民已几乎全数撤离,城内仅余乌守军。
俄军攻势加剧,战后画面显示捷尔任斯克建筑无存,城市遭彻底破坏。乌军藏身民用建筑中,俄军则使用温压弹和钻地弹进行全面攻击。
俄军攻占捷尔任斯克12号矿井时,乌军匿于地下百米深处拒降,俄军遂投放24枚钻地弹攻击。巷战中,俄军使用TOS-2喷火坦克,对乌军造成大规模伤亡。
躲藏在地下室的乌军会遭俄军温压弹打击,导致捷尔任斯克防线上的乌军整体陷入被动防御状态,只能承受攻击。
最终,乌军在捷尔任斯克防线投入的4万兵力折损2.6万,彻底丧失战力。俄军占领捷尔任斯克后,顿河君士坦丁罗夫卡也随之陷入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