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一米八七的张灵甫,人称“奇俊英迈”。他的一生非常传奇。因为抗日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名声大噪,但后来却因为杀妻案成了人人喊打的公敌,最终在孟良崮命丧黄泉。那张灵甫为什么要对妻子痛下杀手呢?有人说是因为他的老婆吴海兰出轨了,也有人说是她有“共党”背景。不过,事情的真相往往和大家想的不一样。
张灵甫的出生地和家族背景1903年,张灵甫出生在陕西西安长安区的东大村。这个村子离西安老城区大概25公里,环境挺美的。在东大村,张家可是出了名的大户人家。老人们常说:“以前整条街都是张家的房子,那叫一个气派!”他们说的那条街有150米长,那时候是用青石板铺的路,一直通到村子外面,算是个小商业街。现在嘛,路换成了水泥的,张家的老房子啥的都看不见了。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在民国时期,张家在东大村的地位很高,是那种很有影响力的大户。
张家的富裕与传承张家能这么有钱,全靠张灵甫他爸张鸿恩。张鸿恩个子特别高,有一米九。他骨子里就是那种传统的乡绅,特别勤劳。靠着祖上传下来的土地,他不断地努力发展,这才积累了这么多家产。张灵甫受他爸影响,从小就经常帮他爸干农活。每天干活,张灵甫慢慢变成了一个很有礼貌的小伙子。上学时,张灵甫悟性特别好,尤其喜欢书法。他在长安中学念书的时候,常常走十几里路到西安文庙去临摹魏碑。
张灵甫的书法与仕途那时候,国民党大佬于右任去长安中学参观书法展,看到了张灵甫写的字,直夸他是奇才,说他真是后生可畏!有意思的是,后来毛泽东的秘书师哲和张灵甫还是同学呢。师哲在回忆录里也提到过张灵甫,说他不仅长得帅,字写得也好,特别受同学们的喜爱,让他很是羡慕。于右任是同盟会的老成员,人脉广得很,在靖国军和西北军里都有不少朋友。他还引领了民国时期书法风格的变化,把草书和魏碑结合了起来。因为得到于右任的认可,张灵甫后来顺利进了黄埔军校,成了蒋介石的心腹将领。
张灵甫的北大学涯与退学毕业后,张灵甫刚满20岁,先回了老家,当了几个月的小学老师。但他注定不是一个安于平淡的人,战火纷飞的战场才是他的归宿。上世纪20年代,各种思潮在中国社会涌动。1924年,有文化的张灵甫考进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可惜的是,北京的生活费和学费都太高了。张灵甫的儿子张居礼回忆说:“那时候,爸爸跟爷爷要钱,学费加生活费一共得200块大洋,但爷爷始终没给。毕竟,200块大洋能买二十多亩水田,可不是小数目。”一年后,因为付不起学费,张灵甫不得不从北大退学。既然没法继续读书,他想起了那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反正社会乱成一团,早晚要打仗,与其继续读书,不如去当兵。
张灵甫的黄埔之路于是,张灵甫先去了开封,找到了他的老乡胡景翼。有胡景翼这棵大树撑腰,张灵甫顺利进了军官训练团。更巧的是,在开封他又碰到了于右任。于右任很看重人才,给了他一封推荐信。就这样,张灵甫在1925年的秋冬之交参加了黄埔军校的考试,并且成绩优异,进入了第四期入伍生总队。第二年3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在黄埔军校的开学典礼上,张灵甫和其他许多后来成为风云人物的将领们一起,在广场上聆听了校长蒋介石的讲话。
张灵甫的包办婚姻在张灵甫的家庭生活中,有很多谜团。他老家有一段婚姻,对象是同村的邢勤英。不过那时候是新旧社会交替的时候,他父亲张鸿恩一手安排了这段传统的包办婚姻。一开始,张灵甫的母亲不太愿意让邢勤英进门。她的理由现在看来挺离谱的,居然嫌弃邢勤英没裹小脚。邢勤英听说后,直接不高兴了。她特别倔,说非张灵甫不嫁,然后把一个瓷碗砸了,用裹脚布把自己的脚缠了起来。结果脚真的变小了不少。
张灵甫的不幸婚姻不过,张妈妈还是不满意,坚决不同意。邢勤英也被惹火了,拿着刀,直接去了张家,说:“如果你们还不同意,我就用这把刀剁掉自己的一部分脚,让村里的人看看,评评这个理。”张妈妈既害怕又有点心疼,最后只好答应了,但还是有点担心地说:“脚要是剁了,以后就成了残疾人,怎么干活啊?”其实,张灵甫对这段婚姻也没什么办法,一方面是不敢违抗父母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生理需求。后来他南下广州,见识了新的世界和新的女性,所以对邢勤英也就不太关心了。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张灵甫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21师,担任步兵见习官。不久后,他升为排长,并参与了北伐战争。
张灵甫的崛起与转折北伐战争结束后,张灵甫被调到了第一师,遇到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胡宗南。胡宗南是第一期的学生,比张灵甫高一届,可以算是他的学长。胡宗南对这位学弟特别照顾,还夸他是个“奇才”。在被称为“天下第一师”的这支部队里,张灵甫开始大显身手,立下了不少战功。1933年,张灵甫刚满三十岁,正值而立之年,就被提拔为第一师独立旅第一团的上校团长,逐渐成了蒋介石手下的一颗新星。也是在这一年,春风得意的张灵甫通过战友介绍,认识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来自四川广元的吴海兰。
张灵甫与吴海兰的姻缘吴海兰的老家在广元,家里条件挺好的。她在当地的一所女子学校读过书,是个既漂亮又有文化的四川姑娘。张灵甫很喜欢吴海兰,两人就在一起了。张灵甫和吴海兰这一对真是郎才女貌,说是前世修来的缘分也不为过。吴海兰还会擀面条,手艺跟北方人有一拼,而且她还特别会照顾人,这让张灵甫特别喜欢。他们夫妻俩感情很好,后来还生了个女儿叫张云芳,连军中的朋友都羡慕他们。可是谁能想到,张灵甫竟然在1936年对妻子下了狠手。
张灵甫枪杀出轨妻子那年,张灵甫是国民党军74师113团的团长,跟着胡宗南攻打陕北苏区。他的家人留在了西安,他老婆吴海兰暂时住在他堂哥张德甫家里(西安莲寿27号)。那是个挺大的四合院,前院后院都有,吴海兰带着女儿住在前院。据说,张灵甫的一个战友吴戾天说过,张灵甫在前线听说老婆吴海兰出轨了,气得不行,就跟上级胡宗南请了个假回家。那时候正好是春节,张灵甫没声张,悄悄地回来了。他让吴海兰去后院的菜地里割点韭菜,准备包饺子。吴海兰也没多想,就去了后院。就在她弯腰的时候,张灵甫突然掏出身上带的手枪,对准了吴海兰。只听“砰”的一声,吴海兰就倒在地上了。
张灵甫妻子被杀真相还有一种说法是,吴海兰可能是中共的地下党员。这种说法大多来自张灵甫的第四任妻子王玉龄。王玉龄回忆说:“张灵甫曾说,吴海兰拿了他的东西,他问她,她却矢口否认。张灵甫一怒之下,就把她给枪杀了。”曾经在张灵甫手下干了很久的一位军官刘光宇也说:“吴海兰确实偷过张灵甫的机密文件。”不过,这种说法挺站不住脚的,因为只有人的证词,没有物证。而且,这些证人大多跟张灵甫关系密切,不是他的亲信就是同事,难免有人为了帮他洗脱嫌疑而编造故事。其实,吴海兰的死因既不是出轨,也不是“通共”,而是因为张灵甫多疑又善妒的性格导致的。
张灵甫杀妻事件在《民国高级将领列传》里的《张灵甫》那一章节,讲到了张灵甫杀妻的故事。事情发生在1935年,当时红军已经到了陕北。因为围剿红军没有成功,第一军被蒋介石狠狠批评了一顿。正好那时候,张灵甫的一个同事杨团长喜欢开玩笑,聊起了家里的事。张灵甫就问他:“你见过我老婆吗?”杨团长半开玩笑地说:“见过啊,在电影院门口呢。你老婆穿得挺漂亮,旁边还站着个小伙子,两个人看起来挺亲密的。”张灵甫本来就心胸狭窄,一听这话,以为老婆出轨了,气得全身发抖,见到谁骂谁。过了几天,张灵甫就请假回家,把老婆给杀了。团长杀妻的事在西安闹得沸沸扬扬,尤其是让很多妇女感到非常愤怒。很多人联合起来给国民政府的妇女部长宋美龄写信,要求严惩张灵甫这个凶手。
张灵甫入狱与释放吴海兰的爸妈当然要讨个公道,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还给宋美龄打了个长途电话,说:“王子犯法,和老百姓一样,你们得秉公处理。”面对舆论的压力,蒋介石让人把张灵甫带回了南京。法院判了他,初审定了死刑,后来改成判刑十年,在老虎桥模范监狱服刑。据说,张灵甫还有一个有名的狱友——陈独秀,他是监狱里少数能享受单间待遇的犯人。第二年,“七七事变”爆发,为了共同应对国家的困难,蒋介石就把张灵甫放了出来,让他戴罪立功。
张灵甫的婚姻担忧性格决定命运,这话真是一点不假。比如张灵甫后来和王玉龄结婚时,王玉龄就问过他:“如果我以后背叛了你,你会怎么对我?”王玉龄这么问,可能是因为她担心自己会像吴海兰那样遭遇不幸。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张灵甫这个人比较嫉妒、容易生气。《鲜为人知:蒋介石麾下猛将张灵甫的婚姻秘密》 历史记事《揭秘真实的张灵甫》 特别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