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实例

数字引力波 2025-04-01 17:42:01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渐从实验室走向现实生活,尤其在公共交通领域,其应用为城市出行带来了新变革,显著提升了出行的便捷性与效率。

深圳作为自动驾驶技术应用的先锋城市,于 2017 年 12 月 2 日推出全球首批在开放道路试运行的智能驾驶公交。这批公交由深圳巴士集团运营,是全球首次在开放道路进行此类尝试。它们配备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先进设备,宛如为车辆装上了 “感知之眼”,能够敏锐捕捉周围环境与交通状况。通过复杂算法和控制系统,车辆可自行规划路径、躲避障碍、精准加减速与转向,极大提升了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024 年,深圳前海再度发力,推出 B998 自动驾驶专线。这条线路全程 5.44 公里,投入 5 辆巴士运营,运行时长约 25 分钟,发车间隔 30 至 60 分钟。该线路的自动驾驶巴士采用 “单车智能” 与 “车路协同” 双技术路线。一方面,车载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赋予车辆 360 度全方位精准感知能力,可实时洞悉周围车辆、行人、非机动车及路况变化;另一方面,路侧设备信息输入,有效减少车辆盲区隐患,让自动驾驶系统更值得信赖。车内还设有智能交互展示屏,实时呈现车辆传感器感知到的周边交通状况及自动驾驶状态信息,让乘客直观了解技术运行,乘坐更安心。

广州在自动驾驶公交应用方面同样成果斐然。广州公交集团积极探索,将 50 辆自动驾驶巴士融入城市公交运营体系,开通 8 条便民线路(含 2 条夜间线),覆盖黄埔、海珠等区域。这些巴士自 2023 年 12 月 30 日起正式示范应用,截至目前,已累计运送乘客 102.7 万人次,运行里程超 150.9 万公里。此外,广州公交集团还试点自动驾驶乘用车 “混合派单” 服务模式,联合如祺出行,将自动驾驶乘用车纳入城市出租汽车运营体系,为市民提供多样化出行选择。

2025 年 1 月,武汉与鄂州携手开通全国首条跨市自动驾驶公交线路。该线路连接武汉新城光谷片区与鄂州片区,全长 9.8 公里,运营时间为 6:00 至 22:00 ,开通首年乘客可免费乘坐。线路途经多个重要区域,极大便利了跨市通勤及往来交流的人群。其采用的自动驾驶技术,能够精准适应跨市路段的复杂路况,有效提升了区域间公共交通的连通性与效率。

国外也不乏成功案例。2023 年 5 月,世界上第一支自动通勤大巴车队在苏格兰投入运行。这些大巴由 Stagecoach 公司运营,车上传感器助力车辆在预先规划好的路线上稳定行驶,无需人工驾驶。它们穿梭于城市之间,为居民提供高效、准时的通勤服务,缓解了交通拥堵,减少了碳排放,成为城市绿色出行的新典范。

自动驾驶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正切实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它提升了公交服务的准时性与可靠性,减少了人为驾驶失误导致的延误与事故;优化了道路资源利用,提高了通行效率;为残障人士、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了更便捷的出行选择,推动了社会出行的公平与包容。

然而,自动驾驶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仍面临挑战。技术层面,需进一步提升系统在复杂天气(如暴雨、暴雪、浓雾)及特殊路况(道路施工、标志不清)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安全方面,要加强对技术故障、网络攻击的防范;法律与监管上,亟待明确事故责任归属、完善保险与隐私保护等相关法规;社会接受度上,需通过宣传与教育,增强公众对自动驾驶公交的信任。

但瑕不掩瑜,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法规的逐步完善以及公众认知的不断提升,自动驾驶技术有望在公共交通领域全面普及,为城市打造更智能、高效、绿色、安全的出行体系,让出行变得更加轻松愉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