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 “对等关税” 行政令,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 10% 的 “最低基准关税”,并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征收 34%的关税,加上原有的 20% 关税,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总关税税率达到 54%。那么,特朗普为何悍然发动这场全球关税大战?中国又该如何应对美国的关税霸凌?
特朗普此番挑起关税战,堪称 “无差别攻击”。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首当其冲,中国、印度、东盟等都被卷入其中;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日本、韩国、欧盟、英国等也未能幸免。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关税问题上从未如此激进,对全球贸易秩序造成严重冲击,让世界经济陷入风雨飘摇之中。特朗普给出的理由是,美国身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与消费市场,长期处于进口远超出口的状态,与众多贸易伙伴存在巨额逆差。他妄图通过加征关税,迫使企业回流美国本土设厂,借此重振美国制造业,逐步缩小乃至消除贸易逆差。然而,这背后的真相远非如此简单。
曾几何时,美国制造业在世界舞台上独占鳌头,美元更是成为全球经济的 “霸主货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制造业逐渐衰落,产业空心化愈发明显。1985 年,美国从净债权国沦为净债务国。到了 2004 年,美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债务国。如今,美国债务规模已突破 36 万亿美元,且每年仍以新增近 2 万亿美元的速度增长。36 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它已经超过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这也意味着美国政府每天仅需支付的利息就高达数十亿美元,巨大的经济压力让美国不堪重负。面对如此巨额债务,特朗普为了化解危机,接连使出三大招数。
第一招便是开源节流。他成立 “政府效率部” ,试图通过裁员、查账等方式削减政府开支。但这一做法遭到各方强烈抵制,难以推行。为了增加收入,特朗普甚至推出售价高达 500 万美元的移民 “金卡”,可即便如此,与巨额债务相比,这也只是杯水车薪。
眼见第一招效果不佳,特朗普迅速使出第二招 ——“债务置换”。简单来说,就是在利率上做文章,若能将原本5%的债务利息降至3%,通过以新债还旧债的方式,便能节省一笔可观的利息支出。但美联储却拒绝配合,不愿降息,而美债违约风险不断加大。对于特朗普而言,最直接粗暴的方法或许就是赖账不还,但一旦美国债务违约,信用崩塌,其后果将是美国无法承受之重。于是,在前面两招收效甚微,又不能赖账的情况下,特朗普孤注一掷,想出了对全球贸易伙伴加征关税这一招,并试图让全世界来分摊美国高达36万亿美元的债务。
据相关机构测算,若新的关税政策得以落地,美国有望增加 6000 亿美元税收。此外,只要其他国家或地区在关税战中经济下滑、货币贬值,美元资本便能趁机大幅抄底,填补美国国内巨大的债务窟窿。若世界各国不进行抵抗与反制,无疑将成为美国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但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自身也需承受巨大成本,通胀高企,商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特朗普发动全球关税大战,不到48小时,中国率先挺身而出,打响反击战。中国迅速出台一系列举措,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 34% 关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力回击美国的关税霸凌行为。同时,中国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产品加征 “对等关税” 措施提起诉讼,借助国际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世界表明中国坚决反对贸易霸凌的态度。不仅如此,中国还对部分美国企业和实体展开调查,将部分企业列入出口管控名单,暂停部分商品输华,并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以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与国际公平正义。
中国一直秉持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贸易争端的原则,但面对美国的霸凌行径,中国绝不退缩。中国拥有全球唯一完整的工业体系,在电动汽车、高超音速武器、第六代战机、清洁能源与人工智能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战不仅无法实现其预期目标,反而可能使美国失去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加速美国经济衰退。连日来,美国股市连续下跌,便是市场对关税战悲观预期的直接体现。若投资者大量减持或抛售美债,美国政府的债务偿还负担与融资难度将急剧增大,美元霸权已经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