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巴拉诺夫斯基的火炮没有在炮兵技术上引发革命?

胡侃杂史 2025-01-14 09:45:50

出生:1846.9.1(13)赫尔辛福斯——1879.3.7(19),彼得堡】 俄国发明家和首批速射炮设计师。1872-1875年间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口径为2.5英寸(63.5毫米)的速射炮,该火炮使用定装式炮弹,作为海军装备,用于登陆作战。1877年,俄国军队装备了巴拉诺夫斯基设计的野战和山地速射炮。他在火炮系统中,首次应用可自动拨回撞针的螺式炮门、保险装置、定装式炮弹、通过撞击点燃装药的方式、无坐力炮架、光学(望远镜)瞄准具和一些其他改进顶目。此外还制造了现已广为应用的、便于装置定装式炮弹的炮座,并与其父С.И.巴拉诺夫斯基一起建造了一艘潜水艇。他在其他技术领域里,也有不少发明创造(用于金矿作业的抽水机、压水唧筒等等)。在火炮试验场试验炮弹样品时身亡。来自百度。

巴拉诺夫斯基

巴拉诺夫斯基系统的火炮可以大胆地归类为广为人知的炮兵武器样式之一。

尽管这些火炮并不常见且数量有限,但即使在圣彼得堡,也能在三个地方看到它们——在炮兵博物馆(如文章标题中的照片)、海军博物馆以及奥布霍夫工厂博物馆。

那么,我们来试着了解一下关于这些火炮的信息。

正如通常所说,巴拉诺夫斯基系统的火炮“超越了时代”。根据维基百科,他首次在自己的火炮中发明并应用了以下技术:

• 带有液压(油压)后坐装置和弹簧复进器的无后坐架;

• 配有自复位轴向弹簧击锤的活塞式闭锁装置;

• 用于防止因闭锁未完全关闭而误射的安全装置,并且可以在卡壳时重新击发;

• 快速行动的螺旋式俯仰和升降机械装置;

• 单装弹药和弹壳自动抽出的设计;

• S·K·卡明斯基设计的光学瞄准器。

还有其他引用:

“…巴拉诺夫斯基天才发明的这些火炮中的许多创新设计,成为了所有后续俄罗斯野战火炮的典范,并且也为许多外国的炮兵系统提供了借鉴。”

“1902年款的3英寸野战速射炮的设计,完全基于弗拉基米尔·斯捷潘诺维奇·巴拉诺夫斯基提出的原则。”

在这里明显过头了。巴拉诺夫斯基引入的创新确实是前卫的,但在那个时期,炮兵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各国的工程师和一些自学成才的人通过不断的试验,提出了许多有趣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些后来成为了现代炮兵的基础。

如果谈到防反作用装置的设计,就不得不提到,第一款“3英寸炮”(即1900年款)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类似于戈奇基斯(Gochkiss)和圣·沙蒙(Saint-Chamond)系统中使用的设计。

还有一段关于火炮未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的引用:

“巴拉诺夫斯基系统中提出并实施的核心元素和原理对于当时的速射炮兵来说是如此新颖和大胆,以至于人们怀疑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

由于军事领导层的思维定势,生产的落后,以及伟大发明家的早逝,速射野战火炮在俄罗斯直到19世纪末才得以出现,而那时这些火炮已经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应用。

这里不得不表示同意。因为,虽然战争是推动进步的动力,但军队(尤其是高层军官)往往是军事领域进步的最大阻碍者。这不仅体现在武器和技术上,还体现在战术、战略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总的来说,这是正常现象,因为军人必须保持保守,按照严格的框架行动。但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抑制了来自下层的创新,抑制了来自前线的经验,也抑制了科学和工业领域的突破性提案。然而,这是一个单独的话题,我们不妨暂时不讨论。

巴拉诺夫斯基的炮在奥布霍夫工厂博物馆

让我们尝试了解一下巴拉诺夫斯基究竟设计了哪些炮,以及它们的特点是什么,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因为从上面提到的重写文章中,我们无法得知具体有多少种不同的炮,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以及它们的外观如何。即使是关于博物馆展品的描述,也写了许多不准确的内容。

首先应该从1871年开始,巴拉诺夫斯基设计了一款1.5英寸的速射炮,每分钟能够发射100发重1.5磅的炮弹。该炮本身重量仅为4磅(显然是指炮管的重量)。当然,称之为“火枪”并不完全准确,这实际上是一门普通的炮。几乎在同一时期,戈奇基斯设计了37毫米炮,似乎是在1872年才进入金属制造。

需要指出的是,巴拉诺夫斯基采取了简单的设计路径——他只是将普通步枪进行放大。炮的垂直滑动闭锁装置被设计得与步枪相似——首先推出、旋转,然后放入单一装药的炮弹,闭锁装置再被推回并带动击锤。

这款火枪并未被正式列入武器装备,并且根据委员会的报告,似乎是有充分的理由的——它存在许多缺点,并且在使用时确实存在安全隐患。

1872年,巴拉诺夫斯基试验了一款六管的“卡特琴”(Kartetsch)机枪,每管的口径为4.2线,使用的是贝尔丹步枪的弹药。尽管卡特琴机枪是批量生产的,但它并未被野战部队接受,而是被转交给了要塞部队使用,并且一直使用到1910年。

据说正是巴拉诺夫斯基提出将卡特琴机枪更名为“机枪”的建议。尽管如此,“卡特琴”(Kartetsch)机枪并不是本话题的重点。

巴拉诺夫斯基的“卡特琴”(Kartetsch)机枪

1873年,巴拉诺夫斯基设计的2英寸速射炮开始进行试验,采用了单装药的炮弹、水平滑动闭锁和支撑架。不过,这个支撑架当时被称为“锚”,并且奇怪的是,巴拉诺夫斯基的创新中并未提到它。巴拉诺夫斯基还建议使用带有铜制导带的炮弹,替代原本的铅质外壳,这一点也值得注意。

在这款新炮中,不仅增大了口径,还改变了闭锁装置。

试验中,主要问题并不出在炮本身,而是在炮弹壳上。

然而,闭锁装置的设计仍然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实际上,它依然是一个大幅增加尺寸的火枪,闭锁部分占据了炮体的很大一部分,长度几乎与炮管相等。

巴拉诺夫斯基的2英寸炮在炮兵博物馆展出。根据“希罗科罗德”的描述,这门炮发射的炮弹是重2.05公斤的破片榴弹,装药量为0.2公斤。

巴拉诺夫斯基的水平滑动闭锁装置

1875年,巴拉诺夫斯基的新型2.5英寸炮开始进行试验,采用了活塞式闭锁。试验了几门炮,目的是确定在什么最大口径下能够无后座力地发射——2.5英寸还是3英寸。

顺便说一个有趣的细节。尽管实验样品是从德国订购的,但同时也下达了类似的订单给俄罗斯的工厂,因为:

“……绝对不能让我们的武器在任何情况下依赖外国工厂。”

这类话要刻在石头上才行。

关于试验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完全可以写一本专门的书,我们在这里不展开讨论。试验最终在1877年结束。不过,并非所有问题都得到了完全解决,也并非一劳永逸。

巴拉诺夫斯基的炮在圣彼得堡海军博物馆

这几乎像是引言,现在让我们来谈谈巴拉诺夫斯基的炮,关于它们的混乱点最多。

通常提到的是有三种炮——马炮、山炮和舰炮。事实上,远不止这些。

我们从马炮开始,因为它是唯一经过试验的。

“希罗科罗德”提供的主要特点如下:

• 口径:63.5毫米;

• 炮管长度:32倍口径 / 2032毫米;

• 仰角:17°39’;

• 炮管和闭锁的质量:360.4公斤;

• 底座和车轮的质量:499.6公斤;

• 射速:每分钟0.6发;

• 弹药重量:6.86公斤;

• 装药重量:1.4公斤;

• 初速:436米/秒;

• 射程:762米。

老实说,对于弹药的质量有些怀疑。更何况,在其他来源中提到这些炮弹的重量为8 ½磅,即3.85554公斤,或者四舍五入为4公斤。实际上,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同口径的所有炮弹的质量通常在4到4.5公斤之间,甚至二战时期的反坦克炮的炮弹也有5公斤重。

另外,射程也让人有些困惑。理论上应该更远一些,而且在某些来源中提到这些炮的射程可以达到五里。

“希罗科罗德”提到,1877年秋季,两门炮被送往前线进行试验——当时是俄土战争。同年,组成了一个由六门炮组成的实验炮兵分队。

大约在1885年,这些炮被送往仓库,其中一门被转交给了炮兵博物馆。这门炮的照片没有保存下来,可能只留下了这张图片:

根据我的理解,博物馆里现在只能看到炮管和瞄准器:

1878年,巴拉诺夫斯基在德国制造了一门山炮,并将其带回圣彼得堡进行试验。经过与克鲁普的75毫米山炮的联合试验后,最终选择了国产炮。

“希罗科罗德”提供的山炮的主要特点如下:

• 口径:63.5毫米;

• 炮管长度:18.8倍口径 / 1194毫米;

• 仰角:未知;

• 炮管和闭锁的质量:103.2公斤;

• 底座和车轮的质量:98.3公斤;

• 射速:未知;

• 弹药重量:4公斤;

• 装药重量:0.461公斤;

• 初速:313米/秒;

• 射程:未知。

在1788-1789年期间,制造了40门山炮,这些炮一直服役到1885年。之后,它们被送往仓库。

注:“Широкорад”(中文可译为“希罗科罗德”或“希罗科拉德”)是俄罗斯知名军事历史学家和作家亚历山大·鲍里索维奇·希罗科罗德(Александр Борисович Широкорад)的姓氏。希罗科罗德在军事装备、火炮和军事历史方面的研究广受关注,他撰写了大量关于俄国和苏联军事技术发展的著作。

博物馆里保存了这门山炮的照片:

关于这门炮的描述:

至于这门登陆炮,由于这种类型的火炮较为陌生,我想简单说明一下。这些是专门用于战舰上并参与登陆作战的火炮。理论上,它们可以被安装在战舰上用于反雷击战斗,或用于从小艇上进行射击,并在陆地上支援登陆部队。因此,这些火炮通常是分拆成两部分的。法国称其为Canon de débarquement,西班牙称其为Cañón de desembarco,德国为Bootslandungskanonen,英国则称其为Marine Landing Cannon。这些炮的口径通常在35至65毫米之间,据我所知,只有西班牙舰队拥有一种76毫米口径的登陆炮——Cañón de desembarco Maxin-Nordenfelt de 76/16 mm。

根据“希罗科罗德”的数据,设计登陆炮的决定是在1876年做出的。然而,看起来登陆炮是基于山炮改造的,唯一的区别在于登陆炮可以拆分成两部分,而关于山炮的具体情况并不确定,因为它有多个底座。

为此,必须为这门炮设计一个特别的炮架。

因此,为了生产这些炮架(火炮本身是在奥布霍夫工厂制造的),圣彼得堡建立了巴拉诺夫斯基的机器和船舶制造工厂。

根据提供的信息,登陆炮的主要特点如下:

• 口径:63.5毫米;

• 炮管长度:19.8倍口径 / 1260毫米;

• 仰角:10°;

• 炮管和闭锁的质量:106公斤;

• 底座和车轮的质量:未知;

• 射速:每分钟5发;

• 弹药重量:2.55公斤;

• 装药重量:未知;

• 初速:372米/秒;

• 射程:1830米。

炮架和炮管的外观如下:

第一个订单:10门登陆炮、炮架和炮弹的订单被取消,结果巴拉诺夫斯基陷入了财务困境。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今天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是哪一门火炮?这个问题应该已经产生,因为这三门炮看起来都不太相同。

正确答案是——没有一门。

1879年3月7日,在试验场上进行火炮试验时,巴拉诺夫斯基不幸遭遇致命伤,最终未能救回,他在去世时年仅33岁。

然而,巴拉诺夫斯基去世后,工厂并未停工,他的表兄彼得·维克托罗维奇·巴拉诺夫斯基继续经营工厂,解决了债务问题,并扩展了生产。随后,他开始根据巴拉诺夫斯基的旧图纸来改进火炮。正是彼得·巴拉诺夫斯基完成了炮架的改进,并且制造了新的炮架。新的炮架不同于原先的垂直设计,而是采用了水平底座。

正是这款火炮,我们今天可以很容易地认出它,因为其独特的外观。

这些登陆炮在1882年被正式列装,共生产了148门。它们几乎被安装在所有大型战舰上。但是,俄日战争后,这些炮被从战舰上拆除,并存入仓库。

顺便提一下,常见的说法认为这些炮从战舰上拆除并非因为它们不再适用,而是因为这个类别被彻底淘汰,这种看法有些牵强。一方面,俄罗斯确实没有继续研发新的登陆炮。但在世界其他地方,这类炮依然服役。而且,即使从舰船上拆下,它们仍然被广泛用于陆地战斗。对于俄罗斯而言,舰队和陆军都明确不想使用这些炮。

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战争物资严重短缺,巴拉诺夫斯基(更确切地说是“巴拉诺夫斯基家族”)的火炮再次被使用。不过,总体而言,这些火炮的历史并不长。

这可能是巴拉诺夫斯基的30倍口径长的火炮,也就是马术炮。然而,并没有任何关于这种火炮存在的记载,可能只是实验型号。它可能最早出现在1880年以后。

巴拉诺夫斯基的登陆炮,1905年,海参崴

现在是时候直接进入文章的主题了。让我们首先承认,巴拉诺夫斯基的火炮并没有带来任何革命。巴拉诺夫斯基尝试引入的所有东西,在其他国家也都有类似的开发,都是通过试错的方法进行的。正是在70年代,炮兵开始使用统一弹药(射击武器早已使用),以及液压式反后座装置等,以上内容也正是在那个时期被提出的。

如果从批判的角度看,巴拉诺夫斯基的火炮其实是“未成熟的”,它们需要不断改进。特别是在那个时代,一切新技术都可能迅速过时。即使对新型登陆炮的赞美——我相信当时确实有这样的赞美——也很快可能会转变为完全相反的看法,因为这些火炮未能解决在它们诞生后出现的新问题。

最愚蠢的是,当人们批评它们的口径太小。实际上,巴拉诺夫斯基对口径的选择是准确的。63-66毫米口径的火炮正是可以有效打击步兵的最低标准。在当时,这类轻型火炮的口径是最优的。法国的山地炮口径为65和68毫米,意大利的是65毫米,奥地利的是66毫米,英国和俄国的一样,都是63.5毫米。德国的登陆炮——6厘米的Bootslandungskanonen L/21,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仍在服役,其口径为62毫米。

顺便提一下,1860年,英国曾向俄罗斯提供了一门63.5毫米的火炮进行测试。

可以大胆假设,如果巴拉诺夫斯基活得更久,他本来会继续改进他的设计,使之变得更加完善,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他可能借鉴了竞争对手的经验,也有一些是他自己创新并引入的。如果以外国的经验来看,巴拉诺夫斯基可能会在19世纪90年代末,成功研发出一款真正符合世界最高标准的野战炮。而且,军方也会逐渐适应各种新技术的引入。

巴拉诺夫斯基的登陆炮,1895年,赤峰

期待大家的评论、意见、建议和创意。现在仅仅是本人各类尝试中的一次。可能我在某些方面有所误解,但关于这些火炮的历史实在太混乱了,现有的信息充满了矛盾。

0 阅读:5
胡侃杂史

胡侃杂史

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