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最近,靳东、赵露思等流量明星因文化素养不足频频上热搜,原本被视为“文化人”的靳东,竟然在公众场合出错,瞬间崩塌!这让人不禁猜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明星们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文化素养才能配得上他们的光环?继续往下看,看看这些明星的乌龙事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行业现象。
靳东的文化人形象崩塌
靳东给人的印象一直都是实力派演员,他对角色的把握和演绎都非常出色,在圈内外都获得了很多赞誉。此外,靳东私下里非常热爱知识,经常看书,参加一些知识性的活动,朋友们都说他是个“文化人”。可是,靳东在公众场合用繁体字写出了错字,还引用了名人的诗句却出错了,这位“文化人”瞬间崩塌。
当时靳东在某活动上用繁体字写下了“万事如意”,可其中的“意”字竟然用到了繁体字的“意”,现场还有很多媒体朋友拍到了这个乌龙。靳东引用的诗句出错是在一次访谈中,他引用了李白的“床前明月光”,却把“床”字给漏掉了,这样一来整句话都变得很奇怪了。
靳东出错的这两件事被网友翻了出来,大家开始质疑这位“文化人”的真实水平,看来靳东平时说的那么多书,未必真的都看懂。
赵露思的网红转型
赵露思的成功转型大家有目共睹,她从一名普通的网红成功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影视演员,这其中付出的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是在出席活动时,赵露思却把中法建交60周年说成了40周年,这个乌龙实在是有些大了。
很多网友表示,作为一名演员,尤其是经常出席各种活动的演员,对这样的历史节点应该多留心才对,即便不熟悉,也应该提前做一些功课。更何况赵露思已经是公众人物了,她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很多人,如果因为她的错误传播出去,那就不太好了。
除了这个乌龙,赵露思在宣传影视作品时对角色的理解也常常出现偏差。有一次她在宣传自己的新剧时说自己饰演的角色是一个很有反叛精神的人,但是很多看过电视剧的人却表示根本看不出来,角色的反叛精神在哪里?完全没有啊。
很多人把这一切归结为流量明星文化素养不足,在赵露思身上得到了印证。
流量明星文化素养不足
流量明星文化素养不足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其中有很多原因,比如粉丝的过度纵容,让他们对自己的缺点视而不见;再比如娱乐圈的选拔机制,过于强调流量,而忽视了对演员基本素养的考核。
王一博就是这样一位流量明星,他凭借2019年的《陈情令》一举成名,在年轻人中拥有超高的人气,但是关于他文化素养不足的争议却从未间断。
有网友翻出了王一博的一段直播,在直播中他写下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可是王一博却把“山”字写成了“干”,这个错误即便是小学没毕业的人也不会犯。此外还有网友指出王一博在直播中对古诗词的理解实在是太过于空洞了。
当时王一博正在为自己的新剧做宣传,他提到剧中有很多精彩的打斗场面,而他饰演的角色是一个喜欢用剑的人。王一博说:“我觉得用剑打斗很酷,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看武侠小说,我觉得用剑就像风一样,很快。”当时很多观看直播的人都忍不住吐槽,这是什么鬼理解啊?
风快怎么了?难道风能伤害敌人吗?很显然王一博并没有真正理解自己所饰演角色的内涵,否则他不会说出这么空洞的话。
粉丝过度纵容
流量明星文化素养不足已经引起了央媒的关注,近日一篇关于流量明星文化素养不足的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些明星连最基本的汉字都不会写,更不要提理解诗词、散文、小说等形式的文学作品。
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流量明星因为出席活动时的失误被推上了热搜,比如李易峰、蔡徐坤、吴亦凡等人,都曾因为各种乌龙事件登上过热搜。
有粉丝为自己的偶像辩解:“他们平时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去学习这些东西。”但是这样的辩解听起来实在是苍白无力,明星虽然工作忙,但他们有的是时间,比如等车、化妆、排练,这些时间都是碎片时间,如果利用起来学习一些知识,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粉丝对明星的过度纵容可能阻碍他们认识自身问题与成长。
结语
看到这些明星在文化素养上的种种失误,真是让人唏嘘不已。流量时代的光环背后,是否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内涵与素养?大家怎么看?你觉得流量明星应该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如果觉得这篇有意思,别忘了点赞哦!
渊源
内娱一文盲九漏集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