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天椒甜椒彩椒设施栽培中的光照与授粉管理**
一、提出问题
在朝天椒、甜椒和彩椒的设施栽培过程中,菜农们常常面临着一些挑战。这些彩色的椒类作物,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市场上颇受欢迎。设施栽培环境下,光照不足和授粉不良这两个问题就像两座大山,横亘在菜农通往高产丰收的道路上。
我曾走访过许多菜农的大棚。在其中一位种植朝天椒的大叔大棚里,就发现了一些问题。他无奈地告诉我,有时候感觉朝天椒长得总是不尽如人意,果实数量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而且个头也不够大。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朝天椒植株有些叶片颜色较浅,看起来缺乏生机。这其实就是光照不足的一个表现。同样,在甜椒和彩椒的种植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说,有菜农反映甜椒的坐果率不高,彩椒的果实发育有时会出现畸形。这些现象背后,光照和授粉是两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正常的露天栽培环境下,朝天椒每天能够接收到充足的光照时长可达8 - 10小时甚至更多。而甜椒在生长旺盛期,充足的光照有助于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糖分和营养物质,理想的光照时长每天也需要7 - 9小时。彩椒对于光照的要求也较为严格,光照不足时,其果实的色泽会变得暗淡,品质下降。在设施栽培中,由于大棚的覆盖材料等因素,光照往往会大打折扣。有研究表明,普通塑料大棚在阴天时,透进来的光照强度可能只有晴天的30% - 50%,这严重影响了椒类作物的生长。
授粉方面也存在问题。朝天椒、甜椒和彩椒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依靠昆虫授粉,其中熊蜂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授粉昆虫。但是,在设施栽培的环境下,空间相对封闭,外界昆虫难以进入,这就导致了授粉困难。我曾看到一个彩椒大棚里,由于授粉不良,很多花朵凋谢后并没有结出果实,大量的花朵就这样白白浪费掉了。据估算,在没有良好授粉措施的情况下,朝天椒的坐果率可能会降低30% - 50%,甜椒的坐果率也会受到类似程度的影响,彩椒的果实畸形率可能会高达20% - 30%。这不僅影响了产量,也影响了品质,最终导致菜农的收益受损。
二、分析问题
1. 光照不足的影响因素及危害
- 设施覆盖材料的阻隔
- 大棚的塑料薄膜或者玻璃等覆盖材料,虽然能够起到保护作物免受外界恶劣环境影响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对光照产生阻隔。一些质量较差的塑料薄膜,其透光率本身就不高,再加上使用一段时间后,薄膜上会积累灰尘、水汽等杂质,进一步降低透光率。就像我看到的那个大叔的大棚,薄膜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上面布满了灰尘和水滴,阳光透过这样的薄膜时,被大量削弱。据实验测定,脏污的塑料薄膜透光率比干净的薄膜透光率可降低20% - 30%。
- 大棚结构的影响
- 大棚的朝向、高度、跨度等结构因素也会影响光照。如果大棚朝向不好,比如朝北的方向,那么接收到的阳光就相对较少。而且,大棚的高度和跨度不合理时,内部的光照分布会不均匀。跨度过大的大棚,中间部分的植株可能会因为距离顶部较远,光照强度明显减弱。我参观过一个跨度较大的彩椒大棚,在大棚中间部分的彩椒植株,叶片明显比边缘的植株要薄,颜色也较淡,这就是光照不足导致光合作用不充分的表现。
- 光照不足对椒类作物的危害
- 光照不足首先会影响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制造有机物质的关键过程,就像一个工厂的生产车间一样。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合成减少,叶片变薄、颜色变浅,光合作用的效率大大降低。对于朝天椒来说,光合作用不足会导致果实发育缓慢,果实中的辣味物质、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合成也会受到影响。甜椒的光合作用受影响后,糖分积累不足,口感就会变差。彩椒的色泽主要是由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决定的,光照不足时,这些色素的合成受阻,果实的色泽就不够鲜艳,商品价值降低。
2. 授粉不良的原因及后果
- 设施环境封闭
- 设施栽培的环境相对封闭,这是授粉不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像一个与世隔绝的小世界,外面的昆虫进不来。熊蜂等授粉昆虫无法进入大棚,使得朝天椒、甜椒和彩椒的花朵难以得到有效的授粉。我曾经在一个封闭较好的甜椒大棚里做过观察,在没有人工干预授粉的情况下,连续几天观察花朵,发现大部分花朵都是自花授粉或者未授粉状态。而自花授粉在椒类作物中往往不如异花授粉或者昆虫授粉的效果好。
- 缺乏授粉昆虫
- 在自然环境中,熊蜂是椒类作物理想的授粉者。熊蜂体型较大,飞行能力强,能够在花朵间快速穿梭,并且其授粉效率高。但是,在设施栽培中,由于缺乏适合熊蜂生存的环境,熊蜂的数量很少。据调查,在没有人工引入熊蜂的设施栽培椒类作物大棚中,授粉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非常有限。一朵朝天椒花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授粉,就会影响果实的形成。对于甜椒来说,授粉不良会导致果实发育不完全,可能出现落花落果的现象。彩椒的授粉不良则会使果实的形状不规则,影响外观品质。
三、解决问题
1. 补光灯延长光照
- 补光灯的选择
- 针对设施栽培中光照不足的问题,补光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市场上有多种补光灯可供选择,如LED补光灯、高压钠灯等。LED补光灯具有节能、光谱可调节等优点。一些专门为植物设计的LED补光灯,能够发出适合植物光合作用的红蓝光组合。根据研究,红光有利于植物的开花结果,蓝光则对植物的叶绿素合成和茎的伸长有促进作用。对于朝天椒、甜椒和彩椒来说,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可以调整LED补光灯的光谱比例。在营养生长阶段,可以适当增加蓝光的比例,促进植株的枝叶生长;在生殖生长阶段,增加红光的比例,有利于果实的发育。而高压钠灯则具有光照强度高的特点,适合在大棚面积较大、光照需求较高的情况下使用。高压钠灯能耗相对较高。
- 补光灯的使用方法
- 补光灯的使用方法也很关键。首先要确定合适的安装高度和间距。一般来说,LED补光灯的安装高度距离植株顶部0.5 - 1.5米为宜,这样可以保证光照均匀地照射到植株上。如果安装过高,光照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弱;如果安装过低,可能会灼伤植株。补光灯的间距要根据大棚的大小和形状来确定,确保光照能够覆盖整个大棚。在使用时间上,要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进行调整。在冬季日照时间短的时候,每天可以补光8 - 10小时。在一个种植彩椒的大棚里,菜农在冬季每天下午4点到晚上2点开启LED补光灯,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彩椒植株的生长状况明显改善,叶片颜色变深,果实的发育也更加正常。据对比实验,在使用补光灯的彩椒大棚中,果实的产量比没有使用补光灯的大棚提高了20% - 30%。
2. 熊蜂授粉提高产量
- 熊蜂的引入和管理
- 为了解决授粉不良的问题,引入熊蜂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在引入熊蜂之前,要做好大棚的准备工作。首先要保证大棚内有一定的蜜源植物,虽然椒类作物的花朵可以提供一定的花蜜,但最好还是种植一些专门的蜜源植物,如三叶草等。这些蜜源植物可以在熊蜂到达大棚之前就为其提供食物来源,使熊蜂能够更好地适应大棚环境。要注意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熊蜂适宜的生存温度在10 - 30℃之间,湿度在60% - 80%左右。在大棚内设置温度和湿度调节设备,如通风设备、喷雾设备等,为熊蜂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 在熊蜂的管理方面,要合理控制熊蜂的种群数量。一般来说,每亩大棚种植面积引入1 - 2群熊蜂比较合适。如果熊蜂数量过多,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熊蜂之间可能会发生争斗;如果数量过少,则不能满足授粉需求。还要注意防止熊蜂飞逃,可以在大棚的通风口等地方设置防逃网。我曾经参观过一个成功引入熊蜂授粉的朝天椒大棚,菜农按照科学的方法管理熊蜂,熊蜂在大棚内积极地穿梭于朝天椒的花朵之间进行授粉。结果发现,朝天椒的坐果率比没有引入熊蜂的大棚提高了40% - 50%,而且果实的品质也更好,辣味更足,维生素C含量更高。
- 授粉效果的对比与意义
- 与自然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相比,熊蜂授粉具有明显的优势。自然授粉在设施栽培环境下难以保证效果,而人工辅助授粉不僅费时费力,而且授粉的均匀性和准确性也难以与熊蜂相比。熊蜂授粉能够使朝天椒、甜椒和彩椒的花朵得到更均匀、更有效的授粉。从坐果率来看,熊蜂授粉后的椒类作物坐果率显著提高。以甜椒为例,人工辅助授粉的坐果率可能在60% - 70%左右,而熊蜂授粉的坐果率可以达到80% - 90%。从果实的品质方面,熊蜂授粉后的果实发育更加正常,形状更加规则,口感更好,营养成分含量更高。这对于提高椒类作物的市场竞争力,增加菜农的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朝天椒、甜椒和彩椒的设施栽培中,光照不足和授粉不良是制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通过合理使用补光灯延长光照时间,科学引入和管理熊蜂进行授粉,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这不僅需要菜农们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也需要农业科技人员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推广,让这些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让菜农们在大棚里收获更多的丰收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