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这很中国!江山不语,青绿不渝!

瑶湖看书卷 2025-01-18 10:22:16

《只此青绿》一部电影!还原了中国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盛景!太震撼了!

这部电影的定位是:舞蹈电影!它的主体是舞蹈,来自一部非常优秀的舞剧,所以它不会有台词。剧中所有人物的表演,都是以舞蹈化肢体的表达为叙事方式。

电影版延续了舞剧“非常中国”的特点,将中国传统美学发挥到了极致。很多帧画面随手一拍就可以当作屏保。

千里江山图把宋徽宗时代的人文地理、历史文脉传奇故事拍出来了!一位九百年前才情惊艳的天才十八岁画家王希孟,终其一生的才情挥洒耗尽生命,终于笔下落成一幅长12米的北宋历史的山河史诗画卷千里江山图。

张翰版的希孟不但不逊于舞剧,甚至比舞剧更优。张翰演出了希孟轻盈灵动的少年感、屡屡受挫的破碎感和终绘独卷的满足感。最后和展卷人的遥遥一揖,赚取眼泪无数。

这是国宝的震撼,历史的浓墨重彩,王希孟的一生!

大地众生与万物,仅用寥寥数种颜色,便将这人间千里江山落笔成诗画,成绝唱。正如电影中旁白所言:此画,与天地众人共给,往来者,但见青绿足矣。

导演用一种穿越与叙事结合的方法将这幅画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娓娓道来。历经春去秋来,寒暑往来,作者从官家指点到同行排挤,尝遍世事冷暖,终于一客舍,一窗边,一灯下,绘成这惊天名画。

电影里,分十个章节:一 篆刻 ,二 初见 ,三 唱丝,四 听雨,五 寻石,六 习笔,七 青绿,八 淬墨,九 苦思,十 入画。分别讲述此画成品的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北宋文化中的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四大雅事。男生的粉衣簪花,女生的珍珠贴妆…

正如制笔人所言:惟愿此笔能随你而行,全当我追随你看这大好河山;

也像篆刻人所述:我愿将你的名字篆作一枚名章,为你留下存在过的印记;

更像织绢人所说:从前是我等心血织就,往后便看你如何行笔;

最后也像制墨人旁白:我祖辈制墨,愿以这掌中墨色,将墨之坚真予你,将松之傲骨予你,将制墨人嘱托予你。

电影里每一帧画面的转换,色调的搭配,舞蹈的跳动,乃至背后想要传递的传统文化保护内涵,可称之为经典与惊艳。看完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才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极致感官享受。

北宋的民俗和风貌在这一刻真的具象化了!就是一个美丽壮观!

正所谓,天地,是万物众生的客舍;时光,是古往今来的过客。

广袤天地间的一片苍茫,那青翠欲滴、鲜亮夺目的青绿二色被巧妙地并置一处,简直就是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绝美画面。

也正是: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

看一遍这样的“流动的画卷”,这样高级的镜头审美和独特的、美到窒息的舞蹈与视觉效果,看完后有时慌神。

影片中的舞蹈编排匠心独具,舞者们身着青绿色调的服饰,与《千里江山图》的色彩遥相呼应, 舞步轻盈灵动,犹如山间清风,水中涟漪,将观众带入一个空灵而诗意的世界。

音乐方面,电影配乐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既有古琴、琵琶等传统乐器的悠扬旋律,又有电子音乐的现代节奏,二者相辅相成,营造出既庄重又灵动的听觉氛围。

影片的音效设计同样出色,风声、水声、鸟鸣等自然之声与舞蹈动作、画面转换紧密配合,为观众构建了一种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

每一帧画面都透露着精雕细琢,色彩斑斓、构图精妙,共同绘制出一幅幅富有诗意的青绿画卷。

片尾曲增色不少。歌词写和影片的整体意境相契合!“我见你,戴花行。笑盈盈邀我,踏青”!听着歌声,那个明艳的18岁少年郎,恍惚就在眼前!

这部电影在是一种极高的艺术和文化的体现,大家一定要去看,中式风雅美学让我有种血脉觉醒的震撼感!

这才是文化自信!华流真的牛!先生,大才!

影片通过对《千里江山图》绘制过程的再现,使观众得以深入了解古代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同时,影片也传递出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坚韧不屈的中国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希孟身上,更流淌在每一个参与画卷制作的劳动者心中。

他们共同铸就的不仅是艺术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以其高雅的艺术格调、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熏陶。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