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国将长白山一半分给朝鲜,惹众人不满,是亏了还是赚了?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5-04-18 01:54:38

1962年,中国和朝鲜签了个边境条约,把长白山的一部分划给了朝鲜。

这事儿一出,国内老百姓炸了锅,长白山那可是东北的宝贝疙瘩,咋能随便给人呢?

很多人觉得亏大了,心疼得不行。

可这背后的事儿没那么简单,这其中有历史包袱,有外交博弈,还有国家安全的考量。

长白山分割的背景

长白山在东北吉林和辽宁交界,横跨好几百公里,主峰海拔2691米,天池就在山顶上,像块大镜子,漂亮得不行。

这地方不光风景好,还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满族传说里,长白山是他们的发源地,清朝时候更是把这儿当“龙兴之地”,封山祭祀,好生供着。

对中国人来说,长白山就是民族情感的寄托,谁也不愿意它少一块。

可朝鲜那边也眼馋长白山,尤其是天池和南麓那一片。

他们说,长白山是他们民族精神的象征,因为金日成年轻时在这儿打过游击,抗过日军。

加上历史上高丽和辽金在这块地儿来回拉锯,他们觉得自己也有份儿。

1962年那会儿,我国日子不好过。国内刚熬过三年困难时期,饿肚子的人不少,经济拉胯得厉害。

外面更糟心,北边苏联跟咱翻脸了,中苏关系崩盘,边境上苏联屯了上百万兵,虎视眈眈。

东边呢,美国在韩国、日本驻军,隔着海瞪着咱。

南边印度还不老实,1962年10月还挑起了中印边境战争。整个国家跟被围在笼子里似的,四面楚歌。

朝鲜虽然是社会主义兄弟,可那时候也开始有点飘。

金日成跟苏联走得近,中苏闹掰后,他态度就暧昧起来。我国担心,要是朝鲜再跟苏联站一块儿,东北边境就彻底暴露了,后果不堪设想。

朝鲜有自己的算盘,第一,长白山对他们民族认同感很重要,金日成靠游击战起家,长白山是他吹嘘的“革命圣地”,拿下这块地能给他加政治分。

地理上,长白山南麓挨着朝鲜,地势对他们有利,拿下来能多一块缓冲区。

第三,当时中苏闹翻,朝鲜想趁机捞点好处,苏联在背后撑腰,他们胆子也大了。

我国看清朝老档案,长白山一直是咱的地盘,清政府还专门立过界碑。可朝鲜不认这个账,非说历史上他们也有份儿。两边争来争去,最后只能坐下来谈。

条约怎么谈下来的?

1961年,朝鲜正式跟我国提了领土要求,说长白山南麓和天池得给他们。

我国一开始不同意,毕竟这地儿是咱的,可朝鲜态度强硬,金日成亲自上阵,摆出一堆理由,还拿中朝友谊说事儿。

我国一看,硬顶下去怕把关系搞僵,只好先谈着瞧。

谈判从1961年拖到1962年,两边代表你来我往,吵得不可开交。

我国查了历史,甩出清朝档案,证明长白山归属没争议。

朝鲜不服,搬出他们的高丽史,说这地儿早就有朝鲜人住。两边各执一词,谁也不让谁。

这时候,周总理站出来了。他是外交老手,知道这事儿不能光看历史,还得看眼下的局势。

当时我国四面受敌,跟朝鲜闹翻是最蠢的选择。万一朝鲜倒向苏联,东北边境就危险了。

周总理看地图,看情报,最后拍板:不能全给,但可以让一步。他提了个折中方案——长白山分一半,天池两家共管。

这方案听着简单,其实是下了大功夫平衡的,既保住我国一半地盘,又给朝鲜面子,还能稳住关系。

1962年10月12日,《中朝边界条约》正式签了。

条约里说,长白山以天池为界,北边归我国,南边归朝鲜,天池水面两家共用。

具体算下来,我国让出去54%的长白山区域,差不多几百平方公里。

得失咋算?

长白山分出去一半,实打实的领土损失,几百平方公里不是小数。

天池虽然共管,但南边归了朝鲜,我国游客站在湖边一看,对岸不是咱的地,心里总不是滋味。加上长白山的文化意义,这事儿对民族感情的打击不小,老百姓到现在提起来还觉得窝火。

资源上,长白山南麓有森林、矿产,虽然开发不多,但毕竟是块宝地。朝鲜拿走这块,咱少了一份家底。战略上,南麓地势低,对朝鲜是优势,对我国算不上啥大威胁,但多少有点被动。

再说赚的,条约签了后,中朝关系缓和了不少,朝鲜没在后面几年彻底倒向苏联。1963年,两国还签了经贸协定,朝鲜送来煤炭、矿石,帮我国喘了口气。那时候国内物资紧缺,这些东西真挺救命的。

1962年苏联在北边压着,印度在南边闹,要是朝鲜再跟咱翻脸,东北就彻底乱套了。让出长白山一半,换来边境安稳,起码少了个敌人。

中印战争10月份就开打了,我国能集中精力对付印度,跟朝鲜这边的妥协有直接关系。后面几年,中苏关系更糟,朝鲜没彻底跟苏联跑,对我国算个隐形支持。

朝鲜拿了长白山南麓,挺得意。金日成后来还跑去山上修了个碑,吹嘘自己的游击历史。

地盘上他们赚了,天池也分了一半,民族自豪感蹭蹭上涨。不过,他们也没占太大便宜,毕竟天池共管,北边还是我国的。

条约签了,国内老百姓一直不服气。60年代信息不发达,大家只知道丢了地,没人讲背后的苦衷。

长白山分割后,东北边境格局定了型。

朝鲜拿了南麓,地势上多点优势,但我国守住北边,天池还在手里,战略上没啥大亏。

苏联解体后,东北压力小了,长白山这个地盘的得失就不那么扎眼了。

参考资料

日《外交家》报道中朝韩长白山主权争端 观察者网

[1]李花子.朝鲜王朝的长白山认识[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02):126-135+150.

[1]博雅.朝韩来自长白山吗?[J].大科技(百科新说),2013,(08):7-8.

0 阅读:153

评论列表

大海

大海

5
2025-04-20 07:43

当时人想的太理想化!

烟寒若雨话秋风

烟寒若雨话秋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