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参考文献及来源截图已放文章末尾
现在我们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生活的节奏也随之变快,这个时候外卖成为了很多上班族的首选。
然而在我们将目光放到食物上的时候,殊不知外卖盒正在暗暗的背后“做大事”!
随着央视曾在2019年曝光的外卖盒内幕,让我们看到了外卖盒背后隐藏的那些令人反胃的真相。
什么带血的输液管,尿袋等都成为了外卖盒的前世,让人看的是震惊不已。
信息来源:新闻大连2019-04-01发布的关于《央视曝光:带血的输液管、尿袋正变成外卖盒!看吐!》的报道
外卖盒的前世今生
在2019年的时候“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一条黑色产业链,看着曝光的内容,真的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再想想自己也有可能中招,真的是仿佛吃了一只死苍蝇一样,难以下咽不说还反胃。
随着央视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昏暗,脏乱差的厂房中,堆放满了医疗垃圾。
入眼可见的输液管,医用手套,甚至还有尿袋,血袋,关键的是有些输液袋中还有存留的药水,简直不敢相信这种医疗垃圾废物利用之后,对人们身体健康会产生怎样的威胁。
然而事实还真的如此,这些医疗垃圾还真的被再次处理,进行了二次生产包装后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活用品。
想想就非常的恐怖,成山堆积的医疗垃圾在经历了粉碎处理后,再一加工就成为了一种灰白色或者灰黄色的塑料颗粒物。
这些塑料颗粒被称为“再生塑料”,我们平日生活中所用到的很多塑料产品,就是用再生塑料生产的。
因为这种再生塑料的价格便宜,如果用这种塑料的话,成本就会下降,利润就会变大,从而被很多黑心商家所购买利用。
央妈的一则曝光,让我们看到了这个黑色产业链的运行和操作,简直是让人无语至极,那些黑心商家为了挣钱是不择手段!
某些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人,会以很低的价格从各大医院收购医疗垃圾,然后将这些医疗垃圾进行处理。
处理的小作坊一般来说会非常的隐蔽,并且为了不被人发现,处理这些医疗废物的黑心作坊几乎会选择在黑夜里处理。
将这些医疗废物变成再生料之后进行加工,就变成了各种各样我们生活中的日用品,其中外卖盒就是重灾区。
那些黑心商家为了降低自己的生产成本,就会购买这些便宜的外卖盒。
也许他们有的只是知道这些塑料不会很干净,或许有些也知道这些再生塑料的前世到底是什么。
可是不管知不知道,他们为了赚钱,选择放弃了自己的良心。
这些医疗垃圾生产出来的外卖盒对人们的身体伤害是巨大的,上吐下泻都是轻的,重则还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信息来源:东南早报2019-04-01发布的关于《再见了,外卖!央视曝光:带血的输液管、尿袋竟变成你的外卖盒!》的报道;
“毒外卖盒”的威胁
按道理说医疗垃圾会进行专业的严格处理,是不会被用来二次加工利用的,因为医疗垃圾所携带的病菌实在是太多了,是普通垃圾比不了的。
更别说还携带有液体的医疗垃圾,那种血袋中残留的液体很有可能会存在各种病原体,输液袋中所存在的液体,很有可能会存在药物残留。
不管哪种对我们的身体伤害都是巨大的,因为医疗垃圾里面的有害物质,可不是简单的加工就能处理掉的。
信息来源:河南交通广播2019-04-01发布的关于《央视曝光:带血的输液管、尿袋正变成你的外卖盒!看吐了……》的报道;
这样的餐盒装着高温食物送到我们面前,很难保证里面不会存在什么有害物质,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这不就相当于主动将病菌直接送入我们口中。
轻微的有可能会引起上吐下泻,或者肠胃炎之类,如果食用多了,毒素在体内积累多了之后,很有可能会提高我们患癌的风险,对我们的生命安全有严重的威胁。
外卖盒只是这种再生塑料的重点牟利方式之一,除此之外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塑料袋,包装袋,塑料盆等都被影响到了。
包括我们小孩玩的玩具,再生塑料也是重灾区,用行业的“黑话”来说就是“二料”,指的是回收废塑料加工成的玩具原料。
不过用这样的商家还是少数的,并不是说所有的商家都是这样的,那些黑心商家赚的黑心钱,是无法与良心商家相比的。
所以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一定要认真的学会分辨,注意我们使用的外卖盒有无异常。
我们点外卖的话优先选择使用可降解外卖盒装的店铺,尽可能的避免塑料盒装的,这不单单是因为害怕塑料盒是用再生塑料生产的。
还因为不好的塑料在遇到高温后,会主动的释放出有毒物质,自然而然对咱们的身体健康也不好。
其次就是闻闻有没有刺鼻的味道,有时候感觉外卖味道不对劲,很有可能不是食物不对,有可能也是外卖盒不对。
遇到有着刺鼻气味的外卖餐具,或者一次性餐具一定不要使用,以防万一。
还有就是可以看看外卖盒的底部或者盒子上有没有合格标识,比如说执行标准之类的,千万不要使用三无外卖盒。
点外卖的时候也尽可能点有实体店的店铺,这样的话即便我们有问题也能找到相对于负责的人。
结语
我们日常生活中点外卖最常见到的就是外卖盒,平日里我们对这个东西的关注度并不会很高,然而当看到外卖盒的前世后,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心理。
官方在对我们身体负责的同时,我们自己也需要努力,提高警惕心理,守护好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