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大摇摆:到底是去基层,还是留城市?毕业生就业问题,真的是个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行。
每年都有那么多学生拿到毕业证,却在找工作的路上徘徊不前。尤其是当政府不断推动大学生去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时,很多人心里就打鼓了:这真的是我想要的未来吗?“读书就是为了走出农村,现在让我回去?”我们先来看看那些数据吧:2025年毕业生人数预计高达1222万,这个数字让人有点喘不过气。虽然社会经济在发展,就业机会在增加,但这个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还是让就业压力扑面而来。政府的态度很明确,支持大学生去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
这不,人社部还组织了25万家用人单位,提供了476万个岗位。但,去农村还是个问题。很多学生心里犯嘀咕:我寒窗苦读十几年,目的就是为了跳出农门,现在却要回去?想着就有点不甘心。这背后其实是观念的问题。农村或城乡基层的岗位常常被觉得“不体面”。
然而,我们也不妨换个角度想,随着农村发展迅速,那里也有大量的机遇,或许正是大展拳脚的好地方。“待遇低得吓人,一个人顶五个人用!”再来说说中小微企业这个话题。先不说规模和影响力,单说待遇,就让很多毕业生直摇头。其实,中小企业是就业的蓄水池,提供了相当多的岗位,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待遇不高,工作强度大。有人抱怨,在中小企业干活,一个人顶五个人用,工资却只有一个人的。这种说法虽然夸张,但也不是无中生有。
问题的根源在于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够规范,岗位职责模糊,导致员工要承担过多的工作任务。加上发展前景不明,很多毕业生望而却步。不过,对于想积累经验、练就本领的年轻人来说,这同样也是磨砺的好地方。文科毕业生的心声:“就业机会在哪里?”如果你问谁的就业问题更难,那文科生绝对是代表。多的是理工科的同学找到了工作,而文科生却还在寻找机会。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看看:首先,文科专业的就业市场相对狭小,主要集中在公务员、事业单位和文职岗位上,这些位置个个竞争激烈。其次,各高校开设的文科专业太多,毕业人数远超市场需求,供大于求的局面让文科生进退两难。高校专业设置也该反思,是否有必要为那些就业率低的专业继续招生?说到这里,很多文科生可能要点头了:是的,我们也想多学点技能,想在毕业后有条更宽广的路。然而,现状是如此,我们能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就业方向。
结尾:未来是个啥样子,看自己怎么走好啦,毕业生的就业难题说来说去其实已经摆在大家面前了。接下来,每一个毕业生都需要开动脑筋,调整心态,找准自己的定位。无论是扎根基层还是加入中小企业,关键在于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也许今天的艰难,恰恰是明天成功的铺垫。就像竹子一样,前三年只长三厘米,但只要不断积累,第四年就能疯长十几米。人的职业生涯也是如此,前期的积累和磨砺,必将换来未来的成功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