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一章主要论述了用兵之道。本章老子主要阐述和回答了用兵的几大问题。
一,对待军事、起刀兵,应该抱持什么样的整体态度?
二,君子怎么用兵?
三,君子对待军事有什么样的整体态度?
四,对待军事,什么样的态度是错误的?
五,如何处理军队内部事物?
六,如何处理战后事宜?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这是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原文。本章看似文字很多、很乱,其实每一句话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来论述用兵之道。一,对待军事、起刀兵,应该抱持什么样的整体态度?
“夫唯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这一句是总起句,表明了我们对待刀兵之事,应该抱持着什么样的整体态度。
世界上有两种人:有道之人和无道之人。
有道之人并不把刀兵之事,当作自己最主要的工作去做。
因为军队是杀伐之器,而不是可以用来直接造福百姓的祥和之器。很多人或事物,并不能从中获得美好,反而会因它妻离子散,进而自然会厌恶它。
所以有道之人对待刀兵的整体态度就是:不处。
不处,就是不常处,自己不处,就是不让天下万民常常处在刀兵之下。
二,君子怎么用兵?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居”,是指居住,平常的时候,再具体一点也就是指战前,或者没有战事的时候;
“用兵”,是指用兵之时,也就是指战时、战中,正要作战的时候。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君子用兵,在和平时期、在战前、在练兵之时、在没有战事的时候,以严厉、严苛为原则。在用兵之始、在作战之时,以宽容、平和为原则。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左”,代表严厉;“右”,代表宽容。
三,君子对待军事有什么样的整体态度?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意思就是说:军事不是祥和之器,更不是君子所追求的利民之器。君子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军力,也大多都是以恬静、无为、平淡为最高原则。
这就是君子对待军事的整体态度——能不用就不用,即使用了也会很快结束。
四,对待军事,什么样的态度是错误的?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对待战争,即使是战胜了,那也不是什么美好的事。因为无论胜败,双方都会有死伤,也会劳民伤财,还会留下仇恨的种子,以及战争的伤痛。
所以即使是胜仗,也不是什么美好的事情。那些乐于打仗的人,以为打胜仗就很美好的人,其本质就是他们内心乐于杀人,且以杀人为乐,至少不恐惧杀人。
那些以杀人为乐,或者不惮于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到天下人的拥护。这说的不就是西楚霸王项羽吗?项羽应该就是这样的人。五,如何处理军队内部事物?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遇到好事、美事,或者没有战争的时候,对待兵将应该以严厉为上;
遇到坏事、凶险之事,或者打仗的时候,对待兵将应该以宽容为上。
意思就是处理兵将内部事物,好事、美事要严;坏事、凶事要宽。
偏将军平常时候要严厉、严谨;上将军平常时候要宽容、宽厚。
其实说白了就是:偏将军与上将军在军队中,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言以丧礼处之”,意思就是说:平时说话言语之中,多说一些为彼此收尸、处理后事之类的话,以做好战死的心理准备,从而让兵将在战争来临之时,不畏死、有勇,无后顾之忧。人生不过就是说话做事。用兵也只有事和言。事有吉凶,言有丧礼。说话时,该礼遇的礼遇,该敲打的敲打。
六,如何处理战后事宜?
“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杀人诛心。杀伤敌军众人的士气,应以攻心为上,要让对方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悲伤与悲哀,要让他们内心忧郁、哭泣。比如:四面楚歌就是最好的例子。
“战胜以丧礼处之”。意思就是说:战胜之后,要厚葬和安葬敌我双方的将士。死者安葬,活者礼遇。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死者为大,要安葬死者;礼遇活着的,其实就是指要优待俘虏。
只有这样才不会留下过多的战争后遗症,才可以稍稍化解一部分仇恨,不让仇恨继续加深。本章主要讲述了战争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战前、战中、战后;说话,以丧礼为标准;做事,以左右为标准。用字虽然不多,但很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