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脚射正丢12个,王大雷沦为射正“亡”!伊万盲从舆论弃用颜骏凌

小霸王看趣事 2024-10-13 20:17:42

世预赛三场打完,国足一共进两个,丢了12个球。可以说这支球队是进攻乏力,防守则是漏洞百出。

而被澳大利亚4脚射正,丢了3个的王大雷,自然也难逃被挖苦。

然而打澳大利亚的比赛,却是王大雷在18强赛的缩影。

18强赛前3场,对方一共射正16次,王大雷就丢了12个。

过去两天,国内的舆论重新掀起了,关于到底是该用王大雷还是颜骏凌的热议。

而在国足回到青岛抵达球员下榻酒店,当地球迷也用“大雷,七喜好不好喝?大雷,9脚射正7个进球,七喜好不好”、“颜骏凌一门!”等声音对王大雷进行嘲讽。就连澳大利亚网友也在这场比赛结束之后,吐槽“对面的门将太菜了”。

可以说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朋友已经醒悟过来,高洪波,里皮,卡纳瓦罗(短暂带中国杯),李铁,李霄鹏,扬科维奇都不用王大雷不是没有道理的。

那为何伊万特立独行呢?这是伊万“拥抱”舆论的结果!

伊万上来第一场打新加坡,因为离奇般的临场变阵415,导致国足在2比0领先的情况下被追平掀起了舆论风暴。那场赛后第一时间,已经倾其所有的张琳芃主动站出来承担了所有的责任。但是打个新加坡都赢不了,只有张琳芃一个背锅显然是不够的。

当时舆论把矛头对准了,临场变阵415的伊万,罚丢点球的武磊,以及颜骏凌。但当时大家都知道伊万才上任,不可能立刻被拿下;也知道武磊就算罚丢点球,他也是国足进球的保障,所以更多的声音是在呼吁用王大雷取代颜骏凌首发。

同样的情况,其实李铁,李霄鹏,扬科维奇也遇到过。那为何这几任教练,一直不换门将呢?这是两个门将技术特点决定的。

颜骏凌的门线技术,在门前的反应就是国内最好的。王大雷比颜骏凌强的技术环节在出击的倾向,还有出球能力(至于指挥防线?王大雷这几场都快被打成哑巴了)。

如果这两个门将,一个状态好,一个状态不好,那很简单,你可以用状态好的。那如果两个门将状态没有明显的差异,用不用谁,你需要考虑面对的环境。

过去几年,很多人一直在喷颜骏凌出球不行,不出击。但专业的人很清楚,颜骏凌所谓的短板对于国足整体是无关痛痒。

中国队过去打12强赛,现在打18强赛的定位就是弱队。弱队就会长时间场面被动,当中国队的后卫线都被对方压在禁区里,门将还出什么击?

至于颜骏凌的出球,为什么里皮时期没人提呢?

因为里皮第一次执教国家队,后场冯潇霆负责出球,冯潇霆前面的郑智,蒿俊闵都能拿球组织。

里皮第二次执教国足的时候,他把张琳芃拉到中间负责出球,中场还有蒿俊闵。

所以当时颜骏凌没有什么出球的压力。

那为何从李铁执教开始,颜骏凌出球开始被诟病呢?

因为蒋光太朱辰杰这两个中后卫都出不了球,吴曦,张稀哲上届12强赛都是一遇到逼抢就很难向前出球,蒿俊闵上届12强赛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导致中国队打着打着就回传门将,直到徐新上了之后,中场才有改观。

而上届12强赛除了打越南以外,不管是张玉宁还是艾克森跟其他队打,也拿不下一点。

中锋拿不下一点,中场拿不住球,没有地面推进能力,那门将长传很多时候只能往边上打。那只要传的不够精准,可不就一个大脚传出去了。

这一届国足的中后卫还是不能出球,中场又更烂了,那么王大雷的出球能显现出来么?

打澳大利亚的比赛,大家关注到的是王大雷有一个间接助攻;但很多朋友没有关注到的是,32次传球,只有11次成功;这其中有26次是长传,只有5次成功。

简而言之,当一个球队,中锋很难拿到一点,中场拿不住球,中后卫不能出球,王大雷所谓的出球优势,也变成了一次次传球失误。

当王大雷相较于颜骏凌的技术优势体现不出来,从这两个人的特点来看,明显是门线技术更好的颜骏凌更适合打强队,更符合中国队的实力定位。里皮,李铁,李霄鹏,扬科维奇都能看明白的事,伊万科维奇是不是真的看不明白?

只不过伊万科维奇并没有从专业的角度去考虑用人问题。

一般来说,一个队守门员用谁不用谁,守门员教练应该有很大的话语权。伊万的守门员教练帕纳迪奇在打新加坡的比赛结束后,并不支持换门将。

既然从专业的角度不支持换门将,只是舆论在热议门将的话题;一个正常的主教练应该做出的回应,是保护球员。而保护球员最好的方式,就是继续信任这名球员。

但是伊万科维奇经常让翻译去刷社交媒体看的评论,看球迷评价谁踢的好,谁踢的不好。很显然一个不上场都会被骂的门将,确实不符合广大网友的口味。

更何况客场打完新加坡赛后,为了把自己临场失误的锅甩出去,颜骏凌就是最好的甩锅人选。

也就是从专业角度根本不该换门将的节骨眼,伊万把颜骏凌拿下那一刻开始,伊万和颜骏凌之间的关系就已经变得很微妙了;在专业层间力排众议,主动“拥抱”舆论选择王大雷的那一刻,伊万其实就已经跟王大雷“捆绑”了。

只要伊万在一天,不管王大雷发挥有多么不理想,国足都不可能换门将!

0 阅读:41

小霸王看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