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这里是万俟。今天来跟大家聊一聊,当年的神曲《忐忑》。
2010年的新春音乐会,龚琳娜唱火了这首《忐忑》,在当时就被大家奉为“神曲”。万俟刚听到这首歌的时候,也是十分佩服。
人们说《忐忑》是“神曲”,大多还是有一种调侃的心态。就如同说太极人马保国为“功夫大师”,说偷电瓶车的周某为“切格瓦拉”一样,都是突出了娱乐意味。
但在万俟看来,透过这首歌表观上“咿咿呀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唱法来看,这首歌是真的很有试验性的。
大部分流行歌都有歌词,《忐忑》也有,但它的歌词不再是具体的某一个词,而是咿咿呀呀的那种声调。严格来说,它是没有歌词的,咿咿呀呀的唱法,更多的是反映出一种《忐忑》的心情。
再看《忐忑》的旋律,也配合着歌词,反映出递进的情感线。开头就使人进入了紧张中,随后这种紧张在碰撞和生发中慢慢累积,在“哎呀哟”这一句时,达到了一个小高潮,主人公的情感波动较为强烈。
如果说,之前的忐忑的心情只是心理活动,在这一句时,就在身体动作上表现出来了。就如同一个人一开始坐在那里内心忐忑,烦躁不安一样。
紧接着,歌曲就来到了大家调侃其歌词是“带个刀、带个刀”的时候了,这个时候,抒情主人公的感情累积地更加猛烈,仿佛离开了座位,在走廊里来回踱步。
终于,在连续地“啊咿哟咿”之后,主人公的情绪终于爆发,整个歌曲也来到了高潮。迅速而短促的节奏变化,强力而坚决地唱法,使得我们的情绪立刻被带动上来。
不知道大家听完是一种什么感受,我在听到这里的时候,有一种情绪释放的感觉,就感觉荡气回肠。
而且,《忐忑》这首歌,我认为如果不是龚琳娜老师演唱,要换一个人来唱的话,不一定有这么好的效果。毕竟独特的旋律,变化多端的唱腔,丰富的情感表现,不一定谁都能驾驭得如此游刃有余。
我认为,这首歌除了娱乐性,更大的意义就在于它的试验性。无论结果是好是坏,它都向前迈出了勇敢的一步,为我们的流行歌坛剔除套路化,为流行歌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不是吗?
好的,本期就到这里,我是万俟,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