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将陨落留遗憾,帝王追悔已晚矣,一念之差铸成空?

幽梦化羽落凡尘 2025-04-20 14:03:52

要说明朝开国功臣里头,谁最让朱元璋觉得惋惜?那绝对少不了胡大海。这位老哥,战功赫赫,为人耿直,可结局却让人唏嘘,更让老朱家觉得亏欠。

胡大海,字通甫,要说他有多厉害?这样讲吧,就连刘伯温、宋濂这样的大牛,都是他给朱元璋推荐的。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得人才者得天下,胡大海这眼光,绝对一流。

可别以为胡大海是个文绉绉的书生,人家可是个实打实的武将,还是个大老粗,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文盲。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带兵打仗,也不影响他的人格魅力。

胡大海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俺老胡不识字,只晓得三件事:不乱杀人,不抢女人,不烧房子!”这三条规矩,听着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将领为了发泄兽性,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胡大海能做到这一点,简直是难能可贵,也因此赢得了百姓的拥戴,大家都抢着要加入他的队伍。

这人缘好,仗打得也好。朱元璋刚起兵那会儿,胡大海就跟着他干了,当先锋,那是冲在最前头。什么渡江作战、攻打城池,哪儿都有他的身影。最牛的一次,带着人马直接把十万敌军给干趴下了,硬是把元朝的军队打得屁滚尿流。

你说,这么一个能打能抗,还深受百姓爱戴的将领,谁不想要?可就是这么一个人物,结局却让人唏嘘不已。

事情还得从他儿子说起。胡大海治军严谨,对自己要求也高,可儿子胡三舍却不省心,在婺州偷偷酿酒卖。这事儿被朱元璋知道了,那还了得?要知道,那时候粮食有多金贵,酿酒那可是浪费粮食的行为,绝对不允许!

朱元璋当时就火了,要杀了胡三舍,以儆效尤。这时候,有个叫王恺的官员站出来劝阻,说胡大海正在前线打仗,要是知道儿子被杀了,可能会有二心。毕竟,手里握着兵权,真要反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朱元璋思来想去,最终还是决定杀了胡三舍。他认为,军令如山,不能因为胡大海的功劳就网开一面,要不然以后谁还听他的?而且,他相信胡大海的为人,相信他不会因为这件事背叛自己。

果不其然,胡大海得知儿子被杀后,虽然心中悲痛,但并没有因此对朱元璋产生怨恨,依然忠心耿耿地为他卖命。

可谁能想到,没过多久,胡大海就遭人暗算了。公元1362年,胡大海攻占严州后,有三个敌将前来投降,其中领头的一个叫蒋英。胡大海这人,心大,来者不拒,觉得人家既然投降了,就应该信任人家。于是,蒋英邀请胡大海去八咏楼游玩,胡大海也没多想,带着次子胡关住和几个随从就去了。

结果,到了八咏楼,蒋英突然发难,手下冲出来一顿乱砍,胡大海父子当场殒命。蒋英杀了胡大海后,还把金华给抢了,然后投奔了张士诚。

朱元璋得知胡大海被杀的消息,那叫一个悲愤!他发誓要为胡大海报仇,于是派李文忠攻打杭州,最终将蒋英擒获。朱元璋亲手处决了蒋英,用他的血祭奠了胡大海的亡灵。

按理说,仇也报了,朱元璋应该能放下心来。可他心里始终有个疙瘩,那就是胡大海绝后了。

为啥这么说?因为胡大海的长子胡三舍已经被他杀了,次子胡关住又跟着他一起遇害了。也就是说,胡大海这一脉,到此为止,彻底断了。

朱元璋后来经常想起这件事,总是后悔当初杀了胡三舍。要是当时心软一点,放他一马,说不定胡大海还能留下个后人。这样,也算是对得起他为大明朝立下的汗马功劳了。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有些事情,一旦发生了,就再也无法挽回了。

胡大海的死,不仅是明朝的一大损失,也是朱元璋心中永远的痛。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和勇敢,也用自己的悲惨结局,警示着后人,做人做事,一定要谨慎小心,三思而后行。要不然,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0 阅读:3
幽梦化羽落凡尘

幽梦化羽落凡尘

感谢您的观看,多多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