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杯半决赛首回合,只有半数球员可战的国米,在先失球的前提下,“客场”1-1打平AC米兰。

蓝黑军此战并没有投入全部子弹,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原本的最强11人,只有4人首发(巴斯托尼、恰尔汗奥卢、巴雷拉、图拉姆),且其中巴斯托尼上轮联赛停赛,巴雷拉周末联赛停赛,恰尔汗则是上轮联赛稍有轮休,只有图拉姆消耗过大,这是因为锋线实在无人可用,没有别的办法。

在替补席上,国米此战只有6名非门将的一线队球员,不得不从梯队抓了5名球员凑数。
而就这6人,小因扎吉也坚持没让迪马尔科、阿瑙托维奇出场。前者久伤初愈,后者在对阵乌迪内之战里被踢到,小腿有些肿。硬要出场是可以踢的,但恶战在后面,没那个必要。
这就是小因扎吉赛后表示“我们只有14人(非门将球员)可用”的原因。
赛前跟队记者就指出,国米在意杯选择的策略是“后发制人”,首回合目标是留住希望,次回合比赛在打完拜仁之后,届时可以再视情况(看届时联赛积分形势、欧冠晋级形势),看看投入多少资源。从这个角度上说,国米此战算是完成了任务。
一些铁板凳的表现超出预期,比如科雷亚。上一场阿根廷人争顶不给力,导致国米丢球,但此战他再次证明了自己“AC米兰克星”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他收获助攻,生涯至今,他对阵红黑军总计出场时间818分钟,有5球3助攻收获,比踢维罗纳的斩获还多。

1-1的比分,让两队都有些收获。
一方面,AC米兰主帅孔塞桑创造了历史,他成为阿莱格里(2010年到2011年)之后,第一位个人前三场米兰德比不败(1胜2平)的教练。可能赛季末,这位教头与红黑军又有一番唇枪舌剑。
另一方面,国米则继续延续着意杯半决赛德比的上风势头。意大利杯有103年历史,算上此战在内,半决赛总计有过9场米兰德比,国米战绩是3胜5平1负。
次回合算是国米“主场”,蓝黑军球迷将入场更多,因此《米兰体育报》指出,首回合AC米兰未能借国米伤兵满营之际拿下胜利,算得上是红黑军错过战机。

赛后红黑军有不少球迷感到破防,开始疯狂举报小因扎吉。
上轮联赛,国米教练在球队注意力下滑后,频繁冲出“技术区”,冲入球场抱怨,被红牌罚下,并被足协处以“停赛1场+罚款5000欧元”的追罚。
在当时,意媒就指出,小因扎吉这算是一种“策略”,一种“牺牲”。
他是希望用这种方式,表达对球员过于松懈的不满,为全队敲响警钟,告诫球员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三分,哪怕为此付出罚款代价。

此战,小因扎吉同样不安分,他虽然没有再次冲入球场,但却频繁冲出“技术区”,对球员大吼大叫。以至于比赛末段,他的“站位”一度影响到了特奥的跑动路线,导致特奥只能从他的外侧前插去接球。赛后,大批红黑军球迷,以及罗马和都灵媒体,疯狂举报小因扎吉违规,抱怨国米“教练出场盯防特奥”,呼吁让他次回合停赛,甚至呼吁对这个“累犯”必须禁赛更长时间,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这样的情况,再次证明,国米能在4月份还在三线奋战,确实让意大利很多“有立场”的球迷、媒体大佬感到发自内心的郁闷、不爽、憋屈,为了阻止蓝黑军,他们也只能是拼了。
但换个角度想一想,一支只有14人可战的国米,对上精锐尽出的米兰,却保持不败,逼得那些大佬满肚子闷气无处发泄,只能揪着这些细节的问题去一哭二闹三上吊,证明球队在球场上已经做得很好了。

小因扎吉赛后指出:“我是否为密集的赛程感到担心?我们很清楚困难,我们带着极大的自豪感进入了4月,我们非常努力的踢了比赛。接下来还有更多比赛会接踵而至,我梦想着所有球员都能出场,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我很幸运能执教这个团队,我为能成为他们的教练感到自豪”。

周末联赛,阿斯拉尼将解禁,劳塔罗、阿瑙托维奇、迪马尔科将回归。
随着出场时间增多,扎莱夫斯基、达米安等新伤初愈的球员,节奏也在不断提升。
国米现有伤员里,只有邓弗里斯、泽林斯基情况复杂,4月份他们能否回归都充满不确定性。总得来说,就兵员来看,此战其实是这一段最困难的时期。
但蓝黑军用一场平局,挺住了,留下了后续的操作空间,也就留下了希望。
不知二
因扎吉真的精算师,有条件多用用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