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将系列明朝开国功臣得以善终的汤和

三峰山 2021-03-21 07:25:42

汤和(1326年-1395年),字鼎臣,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名将,军事家。

汤和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后,待朝局稳定,开始大杀功臣,多少出生入死的好兄弟都被朱元璋弄死。李善长,76岁高龄还被朱元璋处死,可见老朱凶残的一面。但汤和是个例外,了解朱元璋,懂得隐忍,老朱让干啥就干啥。如果是恩,受着;如果是罚,也受着;无任何怨言,这也是汤和保护自己的策略,本票介绍开国名将,汤和。

早期经历

汤和出生在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孤庄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和朱元璋是在一条小街上光屁股长大的发小。汤和从小有志向,喜欢练习骑马射箭,成年之后沉稳敏捷,善于谋略。

至正十二年(1352年),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被封为千户之职,他邀请正在当和尚的朱元璋也参加义军,朱元璋入伍后,表现优异被提升为镇抚之职,级别还比汤和高。

随后,汤和便跟随朱元璋作战。至正十三年(1353年),攻克滁州,汤和被授为管军总管,又随朱元璋攻克和州。很多人不服朱元璋,但汤和服从,汤和有眼光呀。

此后,汤和不断征战,至正十六年(1356年)三月,汤和随军平定集庆(今江苏南京)。平定集庆后,汤和又跟随徐达攻取镇江,晋升为统军元帅,其后又率领军队出行巡察奔牛(今常州奔牛镇)、吕城(今丹阳吕城镇),降服陈保二,攻取金坛、常州,然后汤和以枢密院同佥(同佥为院官身份,节制元帅)的身份驻守常州。

平定福建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汤和被授为征南将军,与副将军吴祯率领常州、长兴诸军,征讨方国珍。渡过曹娥江,攻下余姚、上虞,并攻取庆元。方国珍逃亡,汤和乘胜追击将其打败,俘获敌军大帅、海船,斩首无数城。

汤和派使者招降方国珍,方国珍到军门投降,汤和获得士兵二万四千人,海船四百多艘,浙东地区全部平定。汤和与副将军廖永忠一起前去讨伐陈友定,从明州出发,由海路顺风抵达福州的五虎门,驻军南台。汤和首先派人前去劝降,陈友定不予答复,于是将其包围,在城下将平章曲出打败,参政袁仁请求投降,汤和乘机率领军队进城,然后分兵出行巡察兴化、漳、泉及福宁诸州县。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汤和又攻占延平,擒获陈友定,将其押送京城。

明军北伐

洪武三年(1370年)明军北伐,汤和被授以偏将军,跟随大将军徐达西征,与右副将军冯胜一起从怀庆越过太行山,攻取泽、潞、晋、绛诸州郡。同年五月,汤和随徐达攻占兴元(今陕西汉中)。

洪武四年(1371年),汤和率军渡河进入潼关,分兵奔向泾州,招降张良臣,张良臣不久又反叛,汤和会合大军围攻庆阳,将张良臣俘获斩首。汤和被授以征西将军,与副将军廖永忠一起率水师溯江伐夏,夏兵扼住险要地段,汤和进攻没能成功。又遇江水暴涨,驻军大溪口,军队长久不能前进,而傅友德已率军从秦、陇深入,攻取汉中。廖永忠已在其前攻克瞿塘关,进入夔州。汤和这才率军跟随其后,进入重庆,降服明升。还军之后,傅友德、廖永忠受到朱元璋的赏赐,而汤和因军功不大赏赐不及他们。

洪武五年(1372年),汤和镇守北平,修筑彰德城,跟随徐达在定西将扩廓打败,平定宁夏,向北追击到察罕脑儿,擒获蒙古猛将虎陈,获马、牛、羊十多万头。并在攻战东胜、大同、宣府的战役中,汤和立有战功。

所获荣誉

洪武五年(1372年)因征战有功,被授与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爵位封为中山侯,俸禄一千五百石,世袭罔替。

洪武十一年(1378年)春,汤和晋封为信国公,俸禄三千石,可以参加商议军国大事。

告老还乡  寿终正寝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汤和洞察出朱元璋不愿老将手握重兵的意图,便主动向老朱递交兵权,并告老还乡,朱元璋大为高兴,解除了汤和的兵权,并在中都凤阳给汤和修建府第。

倭寇侵扰沿海,朱元璋让汤和再次出山领兵,汤和无二话,立即上任。这个行为也打消的老朱猜疑的念头,认为汤和忠诚可靠,任劳任怨。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汤和病情加重,不能站立。朱元璋想见汤和,便命他坐车前往觐见,与他详细叙谈家乡故旧以及这些年来兴兵的艰难。汤和已经不能对答,只是不停地叩首。朱元璋见此情形,泪流不已,厚赠黄金、布帛作为丧葬费用。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汤和为人恭敬谨慎,国家大事从不向外泄露。所得赏赐,分给家乡乡亲;遇到当初的故交,汤和显得非常高兴;当时许多公、侯老将先后伏法,很少有人幸免,而汤和独享老年之福,寿终正寝。

1 阅读:15

评论列表

峰光无限

峰光无限

1
2021-03-21 09:31

深度了解老朱,得以保存自己

三峰山

三峰山

自驾游,跑步,足球,历史,军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