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中国股市的表现显著落后于全球主要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截至2025年2月,其年化收益率仅为2.2%,远低于同期标普500的10.8%和印度Sensex的12.5%812。即便是近三年全球股市集体走牛,A股仍深陷熊市泥潭,上证指数在2024年仅上涨1.16%,而同期美股纳斯达克指数涨幅达45.6%。不过,从估值视角审视当下的中国股市,却呈现出独特的投资吸引力。当前,A 股市场的市盈率约为13倍,港股恒生指数的市盈率仅10.3 倍,反观美股,标普500指数的PE高达28.3倍,纳斯达克指数更是达到45.6倍。除此之外,一系列积极因素正悄然汇聚,有望驱动中国股市迎来“价值重估牛”。
一、全球资本重估中国资产
近期,高盛、德银等国际知名外资机构相继发布报告,对中国股市展现出浓厚兴趣,纷纷唱多。高盛研究指出,MSCI 中国指数存在14% - 28%的上涨空间。目前,A股市场的市盈率仅为美股的一半左右。以美股标普500指数为例,其动态市盈率长期稳定在20倍以上,而代表 A 股核心资产的沪深300指数,动态市盈率却仅在10倍左右波动。如此显著的估值差距,意味着中国股市在全球投资者眼中,宛如一片尚未被充分挖掘的价值洼地,具备巨大的估值修复潜力。随着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认知愈发清晰,资金流入中国股市的速度有望大幅加快,进而有力推动股价上升。正如投资大师彼得・林奇所言:“市场的低估往往是投资的黄金机会,当大多数人忽视的时候,恰恰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时候。”
二、科技突破催化信心
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中国AI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全球科技领域引发强烈反响。DeepSeek 借助独特的算法创新,成功绕开传统算力限制,仅以OpenAI 5%的研发成本,便实现了大模型商业化的快速落地。这一突破不仅极大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彻底扭转了市场长期以来“技术路径依赖美国”的固有观念。全球投资者由此清晰洞察到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与巨大潜力,对中国股市科技板块的信心大幅增强。越来越多的国际资金开始关注并流入中国科技企业,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正如爱迪生所说:“创新是推动世界进步的动力。” 中国科技企业在 AI 领域的创新突破,正成为吸引全球资本的关键因素。
三、政策与制度的系统性改善筑牢根基
一方面,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双管齐下,为市场注入活力。自2024年9月起,货币政策转向宽松,央行通过降准、降息等工具,让大量资金涌入市场。同时,财政赤字率有望突破3%,力度堪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这使得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得以扩大生产、加大研发。2024年第四季度,制造业PMI指数持续回升,工业增加值增速加快,经济向好态势明显,有力提升了股市的活跃度;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成果显著,推动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在新能源、半导体、AI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取得众多技术突破。华为芯片研发自主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比亚迪全面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每年700万理科毕业生提供了强大的工程师红利。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例,2024年国内销量同比增长超50%,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亮眼。
除此之外,市场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成效斐然。机构投资者占比从2019年的33.5%提升至2024年的 41.3%,被动型基金规模逼近主动型基金,标志着市场走向成熟。机构投资者凭借专业优势,促使投资风格更加理性,注重企业基本面与长期价值。同时,交易规则不断优化,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大,处罚案件数量同比增长 30%,金额大幅提高。这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随着政策与制度的完善,中国股市将更精准反映企业价值,为“价值重估牛”筑牢根基。
以上三大关键拐点之下,经济周期也迎来共振,带来投资机遇。依据著名的美林时钟理论,自去年年底,国内宏观经济进入“复苏初期” 阶段。与此同时,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这一全球性货币政策调整使得外资回流新兴市场的趋势愈发明显。2025年1月,中国信贷数据远超市场预期,新增人民币贷款高达5.13万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500亿元,充分预示着中国经济动能正在快速修复。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企业盈利水平有望迎来显著提升,企业业绩的好转必然会在股价上得到体现,推动股市上升。外资回流也为市场带来大量增量资金,进一步促进股市繁荣。例如,在2024年第四季度,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超过2000亿元,对部分优质蓝筹股股价起到明显支撑和推动作用。当前中国股市正处于经济周期共振的有利阶段,为投资者带来难得的机遇。
综上,当前中国股市正迎来三大关键拐点,有望推动 “价值重估牛” 的启动。投资者应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合理配置资产,制定科学的投资策略,博弈中国发展以及国内资本市场价值重估下的机会。建议投资者战略配置中国资产,可重点关注:1、科技龙头方向,重点关注 AI、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相对来说,港股科技板块具有更大的弹性,有望在科技发展浪潮中获得更高的收益,可重点留意;2、低估值蓝筹。比如金融、消费等板块,受益于经济复苏、外资回流以及政策倾斜,整体稳定性强,在市场波动时能起到稳定投资组合的作用。而具体操作上,当前经济上行周期下可考虑中长期持有,毕竟历史数据显示,持有 A 股7年以上获得正收益的概率超 85%。当然,波段上也可紧跟市场节奏,进行结构性行情的机会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