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修建十三陵水库,小伙催促工友干快点,一看对方是周总理

淡墨绘人生 2024-12-21 09:59:07

1958年初春,北京昌平区十三陵水库建设工地上,一位衣着朴素的老者正与其他工人一同搬运石块。因动作稍显缓慢,他被身旁年轻工友催促"干快点"。当这位年年轻人看清对方面容时,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原来这位默默无闻的普通工人,竟是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这位从不搞特殊、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的人民总理,不仅是十三陵水库的规划者,更是建设者中的一员。

十三陵修水库 总理为民谋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地区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1954年春天,北京昌平区十三陵地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周恩来总理。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周总理注意到这里独特的地理条件。他站在明十三陵所在的燕山山脉南麓,目光扫过层峦叠嶂的群山,看到山谷中流淌的清溪。

这片土地承载着600多年的历史,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但在周总理眼中,这里还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地势高低落差明显,水文条件优越,完全具备修建水库的基本要求。

周总理当即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现场会议。会上他详细分析了在此地修建水库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规划设想。

这座水库不仅能解决北京地区的供水问题,还能为周边农田提供灌溉用水。加上十三陵原有的人文景观,未来还可以发展旅游事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随后的几年里,水利部门多次进行实地勘察和论证。专家们发现这里的地质结构稳定,适合建设大型水利工程。

1957年底,十三陵水库工程获得国务院批准。这个投资规模达数千万元的重点水利工程正式列入国家建设计划。

按照设计方案,水库主坝采用黏土心墙砂砾石坝,坝高40米,坝顶长度近500米。工程完工后,水库总库容将达到4亿立方米。

这是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周总理多次强调,修建水库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单位从全国各地调集了大批技术骨干。同时动员当地群众参与劳动,形成了专业队伍与群众力量相结合的建设模式。

国家领导齐上阵 建设工地显真情

1958年1月21日,北京城外的十三陵工地上人头攒动。这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十三陵水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寒风凛冽,可挡不住建设者们高涨的工作热情。工地上除了专业技术人员和当地群众,还来了一批特殊的建设者——以毛主席、周总理、刘少奇等为代表的中央领导同志。

工地负责人手持名册,站在临时搭建的工作台前。面对眼前的这群特殊工人,他一时不知该如何安排工作。

周总理看出了负责人的为难,主动向前说道:"在这里,我们都是普通工人,你就按照正常工序给我们分配任务吧。"这番话打消了负责人的顾虑。

很快,领导同志们被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刘少奇被安排到夯土组,朱德老总负责挑运建筑材料,周总理则加入了运石队。

施工现场分工明确,秩序井然。有人负责开采石料,有人负责运送,还有人负责堆砌。每个工序都需要工人们密切配合。

周总理的秘书看到工地环境艰苦,建议从北京城里调一位专门的医生来。这个提议立即遭到周总理的严词拒绝。

在工人们的注视下,周总理严肃地说:"工地上的工人们哪个没有大病小病?他们都能坚持工作,我为什么要搞特殊?生病了就找工地医生看。"

这番话传开后,在场的工人们都深受感动。许多老工人回忆说,正是这种平等相待的态度,让他们感受到了新中国领导人的为民情怀。

工作期间,领导同志们严格遵守工地纪律。不准搞特殊化,不准开小灶,连午休时都和工人们一起,席地而坐,吃着同样的工地伙食。

建设者们分工协作,干得热火朝天。有的挥锹铲土,有的抬石运料,有的夯实地基。工地上处处展现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即便是烈日当头,汗水湿透衣背,领导同志们依然坚持在各自的岗位上。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党的干部就是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

施工队伍里不乏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干起活来特别卖力,生怕耽误了工程进度。

工地上的标语写着"向前进"、"为人民服务"等鼓舞人心的口号。这些红色标语与建设者们挥洒的汗水,共同谱写着新中国建设的壮丽篇章。

这一天,整个施工现场洋溢着团结协作的气氛。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不仅带动了工人们的劳动热情,更树立了新中国干部的良好形象。

运石队有老人 身份惊现总理面

运石队的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最为辛苦。队伍排成一列,从采石场到堆放处,一块块石头经过层层传递,考验着每个人的体力。

队伍中有个老同志,动作虽然不够麻利,但专注认真。他把每一块石头都仔细端详,确保棱角不会伤到下一位接手的工友。

石块大小不一,有的轻若鸿毛,有的重达数十斤。这位老同志不挑不拣,来者不拒,默默承担着自己这一环的重任。

临近正午,烈日当头,工人们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石块表面被太阳晒得发烫,稍不留神就会烫伤手掌。

队伍后方的年轻工友等得有些着急。他看着前面动作缓慢的老同志,忍不住出声提醒:"大哥,干快点行不?照这速度,晚上都干不完!"

老同志闻言立即道歉:"对不起,我有点力不从心,拖大家后腿了。"他抬起头,汗水顺着脸颊滑落,露出一张令人意外的面容。

年轻工友定睛一看,顿时愣在原地。眼前这位默默无闻的运石工,竟然是新中国的总理周恩来。

消息不胫而走,周围的工人们纷纷围了过来。有人想给总理让个轻松点的岗位,有人赶紧递上水壶。

面对工友们的关切,周总理却轻描淡写地说:"这里没有周总理,只有工人周恩来,大家散了干活吧。"他的目光依然专注在手中的石块上。

运石工作继续进行,周总理的手掌不知何时已经磨破了一小块。鲜红的血迹印在灰白的石块上,却被他视若无睹。

工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人偷偷递来创可贴,却被周总理婉言谢绝。他说工地上的工人哪个不是手上带伤。

阳光下,周总理的身影与其他工人融为一体。他们共同谱写着这场轰轰烈烈的水利建设大会战。

从早到晚,整整八个小时,周总理始终坚守在运石队的岗位上。期间没有休息,没有特殊待遇,就像一名普通的建设者。

这一幕被许多工人铭记在心。总理不是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的官员,而是与工人同甘共苦的战友。

施工现场的标语"为人民服务"在风中飘扬。周总理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五个字的真正含义。

十三陵建成后 总理常来访工地

1960年秋天,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奋战,十三陵水库终于竣工。这座北京地区最大的人工水库,见证了无数建设者的辛勤付出。

竣工后的十三陵水库,主坝巍峨壮观,碧波荡漾。水库总库容达到4.1亿立方米,成为京城重要的水源地。

周总理没有忘记这片热土,他多次来到水库视察。每到一处,他都细心询问水库运行情况和工作人员的生活状况。

在一次视察中,周总理遇到了当年那位催他"干快点"的年轻工友。那位工友已经成长为水库的技术骨干,正带领团队负责大坝的日常维护工作。

水库建成后,解决了北京市区及周边地区的用水问题。灌区面积扩大到十几万亩,周边农民再也不用为灌溉发愁。

十三陵水库的建设期间,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多万建设者参与其中。他们中有专业技术人员,有当地群众,还有像周总理这样的国家领导人。

1961年春天,水库首次发挥防洪作用。汛期来临时,水库成功拦蓄了大量洪水,保护了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水库的效益逐渐显现,不仅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游客们既可以参观明十三陵的历史遗迹,又能欣赏水库的壮丽景色。

周总理对水库的关注从未停止。他多次过问水库的运行维护情况,要求相关部门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1975年,已经身患重病的周总理仍然惦记着十三陵水库。他托人带来慰问,询问水库的运行状况和工作人员的生活情况。

时光荏苒,如今的十三陵水库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当年参与建设的工人们大多已经退休,但他们依然为曾经参与这项工程而感到自豪。

水库管理处的墙上,至今还保留着一张周总理参加劳动时的老照片。照片中的他衣着朴素,与工人们一起搬运石块。

每到施工纪念日,老工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他们最常提起的,就是周总理与大家同甘共苦的故事。

0 阅读:1

淡墨绘人生

简介:淡墨绘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