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L3自动驾驶车型量产在即,智驾新时代启幕

正经不说车 2025-03-19 17:34:32

当全球车企还在L2级辅助驾驶领域激烈竞争时,广汽集团已率先按下L3级自动驾驶的量产加速键。3月18日,这家中国汽车巨头宣布:全国首款L3级自动驾驶乘用车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上市。这不仅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在智能化领域的重大跨越,更预示着消费者即将迎来“解放双手”的智驾新体验。

L3级量产落地:从技术验证到真实场景的跨越

根据广汽集团发布会披露的信息,首款L3级自动驾驶车型已通过工信部认证,成为国内首个获得L3准入资质的乘用车产品。该车型搭载广汽自研的星灵电子电气架构,配备12颗高精度摄像头、6颗毫米波雷达及3颗激光雷达,可实现高速导航辅助驾驶、自动变道超车、拥堵路段自动跟车等核心功能。值得注意的是,L3级自动驾驶与L2级的关键区别在于责任划分。当系统处于激活状态时,车辆将承担驾驶责任,驾驶员无需持续监控路况。广汽明确表示,相关功能将严格按照《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设计,确保系统在特定场景下的安全接管能力。

L4级布局同步加速:与滴滴联手打造无人驾驶生态

在L3级量产车型落地的同时,广汽集团与滴滴自动驾驶的合作也进入关键阶段。双方计划于2024年内交付首款L4级无人驾驶前装量产车,该车型将基于广汽埃安平台开发,集成滴滴的云端调度系统和车路协同技术,初期拟用于网约车运营。更值得关注的是,广汽提出“2026年L4规模化运营”的目标。这意味着,未来两年内,搭载L4技术的车辆将逐步从封闭测试场景转向公开道路运营,覆盖城市通勤、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这一规划的背后,是广汽对政策开放的预判——随着多地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容,高阶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条件已日趋成熟。

保险护航:300万智驾专属保障破局用户焦虑

为消除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安全性的顾虑,广汽集团联合旗下众诚保险推出行业首创的智驾保障计划。即日起购买昊铂、传祺、埃安品牌车型的用户,可享受最高300万元的专属责任险,覆盖系统故障、误操作等潜在风险。这一创新举措直击两大痛点:一是通过保险机制分摊技术风险,增强用户信心;二是为车企积累真实场景数据提供法律保障。业内分析认为,此类“技术+服务”组合拳或将成为自动驾驶普及的标配。

立体化智能网络:从地面到空中的全域布局

广汽集团的野心不止于乘用车领域。在发布会现场,其首次公开展示了L4级无人驾驶小巴(Robbus)量产车型。该车采用无方向盘设计,最高时速40公里,计划2024年在广州部署超100台,覆盖机场接驳、园区通勤等场景。更引人注目的是广汽孵化的飞行汽车品牌高域GOVY。旗下首款产品AirCar采用陆空两栖设计,陆地续航800公里,飞行航程200公里,预计年内开放预订。这一布局表明,广汽正以自动驾驶为核心,构建涵盖地面交通、低空出行的立体化智能网络。

量产背后的技术底气:星灵架构与全栈自研体系

支撑广汽自动驾驶野心的,是其历时五年打造的星灵电子电气架构。该架构通过中央计算单元+区域控制器的组合,实现算力集中化、线束减少40%,并支持5G-V2X通信模块的毫秒级响应。在软件层面,广汽已建立覆盖感知算法、决策规划、仿真测试的全栈自研体系。其自主研发的ADiGO 5.0智驾系统,通过超1000万公里的虚拟仿真测试和50万公里实车路测,系统误触发率降低至0.001次/千公里,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行业洗牌前夜:谁将主导智驾时代的话语权?

广汽的激进布局正在改写行业游戏规则。据测算,L3级车型的量产成本较L2级增加约2万元,但消费者支付溢价意愿强烈——某第三方调研显示,68%的潜在购车者愿为L3功能多支付3万-5万元。这种“技术溢价”能力,或将重塑车企的盈利模式。与此同时,广汽与华为、滴滴等科技企业的深度绑定,也预示着传统车企的转型路径:以制造能力为基座,借力生态伙伴突破技术边界。这种“开放但不依赖”的策略,或将成为中国车企应对特斯拉、Waymo等国际巨头竞争的关键。

结语:一场关于未来的豪赌

第四季度的L3车型上市,只是广汽智能化的起点。从保险保障到飞行汽车,从Robbus到L4网约车,这家老牌车企正以惊人的速度编织智能出行网络。尽管技术成熟度、法规完善度仍存挑战,但广汽的抉择已清晰传递一个信号:在自动驾驶这场马拉松中,敢All in的人才有资格冲刺终局。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