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是人的终生大事,它涉及到个人和家族的未来,无论是古代还是在现代,人们在结婚时都会挑选个黄辰吉日,人们认为这样可以确保婚姻的顺利和幸福,这虽然没有多大科学根据,但是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哪些日子不适宜结婚?我们早点了解一下。
一、杨公忌日不宜结婚杨公忌日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指的就是杨公儿子去世的日子。相传古代有个姓杨的老人,人们都称他为“杨公”,杨公有13个儿子,而杨公的邻居却没有一个儿子,因此杨公经常在邻居面前显摆,总是表现出洋洋得意的样子;这样一来杨公的邻居自然很生气,说道:“谁能断定你的儿子都会长命百岁?”杨公听了对着天哈哈大笑,说道:“就算老天一个月收他一个儿子,那么也有一个儿子为我养老送终!”
可能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有年发生了瘟疫,杨公的儿子相继一个个的死去,由于当年有闰月,有两个农历七月,到了年底杨公的十三个儿子都去世了,只留下杨公孤老终生。于是人们把杨公儿子去世的日子称为“杨公忌日”,这天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
杨公忌日总共有十三天,分别是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杨公忌日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日子,这天不宜嫁娶。
二、穷日不宜结婚
书云:“六甲以甲子始,周行一匝,至癸亥至,故谓穷日”,我国用干支历来记录日序,干支历从甲子日开始到癸亥日结束,“亥”是地支最后一位,因此每个季节的“亥日”就是“穷日”。
在五行中春天属木,夏天属火,秋天属金,冬天属水,而天干中乙属木,丁属火,辛属金,癸属水,因此春季(一月、二月、三月)的乙亥日,夏季(四月、五月、六月)的丁亥日,秋季(七月、八月、九月)的辛亥日,冬季的(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的癸亥日就是一年四季的“穷日”。
穷日代表着结束,因此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穷日不宜结婚,穷日每年的时间都不一样。2023年1月5日“癸亥日”,3月18日“乙亥日”,5月17日“乙亥日”,7月28日“丁亥日”,8月21日“辛亥日”,10月20日“辛亥日”,12月31日“癸亥日”,今年穷日总共有7天,以上7天根据我们老祖宗的说法不宜结婚。
三、端午节不宜结婚传说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泊罗江自尽,这天恰逢午月的第一个午日,因此得名端午节,端午节被后人作为纪念屈原的日子。
端午节在古代是恶月恶日,这天要避五毒,要插避祈福辟邪,因此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要说“端午安康”。端午节可不是一个喜庆的日子,在我们老祖宗看来,为了图个平安这天不宜结婚。
四、清明节和七月半不宜结婚这很好理解,清明节和端午节都被称为“鬼节”,这两个节日都是祭祀祖先、纪念已故亲人的日子,在这两个日子结婚可以说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这也是对祖先不敬的表现。
此外,结婚是一个比较繁琐的过程,一般需要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来帮忙,而清明节需要上山祭祖,人们也没有太多时间来参加婚礼,因此我们结婚应该尽量避开大家都比较忙的日子。
五、父母的生日不宜结婚在我国很多地方有父母生日这天不宜结婚的说法,在古人来看新人结婚应该避开父母生辰日当天,否则是相冲的,可能会对父母和新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这虽然没有科学根据,但是为了图个平安,我们最好避开这个日子。
六、丧事期间不宜结婚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避免喜庆与丧事同时发生的观念是普遍存在的,在古代一般要守孝三年,即三年里不嫁娶、不拜年、不放鞭炮、不拜年、不贴红纸春联,不过在现代社会一般丧事后的3个月内不宜结婚,即至少要等三个月才能办喜事。
丧事期间不宜结婚也是一种追孝的表现,如果在丧期内结婚可能会被认为是对逝者的一种不尊重。
总结,挑选个好日子结婚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认为这样能带来好运、幸福和长久的婚姻;同时挑选个好日子结婚也是一种家族传统,长辈一般会参与就决定婚礼的日期,以确保整个家庭的幸福和吉祥。像杨公忌日、穷日、鬼节、父母生日、丧失期间都不宜结婚。
但是时代也在变化,有的人可能更加看重个人的幸福和喜好,再加上现在人们空闲时间比较少,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不会太拘泥于传统忌讳。
越讲究的人越穷,这就是明间流传的一句话叫:穷讲究!
你还不如说一年365天都是杨公忌日呢?
老祖宗留下的老规矩,其实好多都已经不能适用于现代社会了,符合现实、符合实际、符合情理的办事就可以了!
长辈过世,孙辈要么三个月内结婚,要么三年后结婚。
祖先留下的规矩
只有黄道日或良辰吉日,没有黄辰吉日的说法。
同学的儿子清明节结婚的
能定到酒店酒宴就是好日子
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不能忘
邻居:儿子订好了婚期,就在婚期的前一天奶奶去世了,先把奶奶存殡仪馆,接着办婚礼,婚礼后办丧事,婚礼可提前安排,死可不能提前安排(自杀的除外)。
端午节不就是杨公忌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