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军事装备的发展史上,每一款战机的引进与退役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与时代价值。苏-35,这款被誉为“四代半战机巅峰”的俄罗斯战机,在中国空军的历史篇章中,书写了一段从应急之选到技术桥梁的传奇。
2014年,珠海航展上,苏-35凭借其矢量发动机、强大的雷达性能和超机动性,惊艳亮相,瞬间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其卓越的性能不仅让军迷们为之狂热,更吸引了中国空军的密切关注。彼时,中国空军正面临着一个紧迫的战力缺口。国产战机歼-20和歼-16尚未批量服役,而歼-11系列和苏-30MKK等主力机型已逐渐显现出技术落后的问题。同时,南海和东海局势的日益紧张,使得中国空军急需一款能够快速部署并具备一定威慑力的战机。在这样的背景下,苏-35的出现无疑是一个及时雨。
2015年,中国以25亿美元的价格采购了24架苏-35,这一决定在当时被视为填补空军战力缺口的关键之举。苏-35凭借其远航程、强载重能力和先进的雷达系统,迅速成为中国空军的一员猛将。在服役初期,苏-35被部署到“南霸天”空二师,与轰-6K等战机协同执行巡逻任务,成为南海地区的“一柱”。其强大的作战能力和远程打击范围,为中国空军提供了宝贵的威慑力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35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尽管其雷达和航电系统在当时尚属领先,但与后来的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相比,已显落后。在远程作战中,由于俄罗斯对外出口时的“卖机不卖弹”政策,苏-35只能使用性能一般的R-77导弹,这大大削弱了其超视距战斗能力。此外,其光电告警系统和电子战系统在实战中表现不佳,高昂的维护成本也让解放军在实际使用中感到压力。这些问题不仅让苏-35在实战中的表现受到限制,也让外界对其价值产生了质疑。
然而,尽管苏-35存在诸多局限性,但其在中国空军的历史地位与价值仍不容忽视。它的引进不仅为中国空军提供了必要的战力支撑,更为国产战机的研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通过对苏-35的研究与借鉴,中国在矢量发动机、雷达系统等领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技术积累。这些技术的引进与吸收,为国产战机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苏-35的引进还深化了中俄两国之间的军事互信与合作。在克里米亚事件后,中俄军事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苏-35的引进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加强了中俄两国在军事装备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更为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随着歼-20和歼-16的全面服役,中国空军的主力舞台已进入国产战机的时代。苏-35虽然从主力机型逐渐退居二线,但其在中国空军从“引进”走向“自主”的历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一款填补战力缺口的应急装备,更是一座连接中俄军事合作的桥梁,更是中国空军从“引进”走向“自主”的重要一环。苏-35的引进与退役,不仅见证了中国空军装备的发展历程,更彰显了中国在军事装备领域不断追求自主创新与突破的决心与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