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了!我国2小时就能成功对接空间站,为何神舟二十号要6.5小时

影子红了天 2025-04-26 14:34:55

昨天,4月24日下午五点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继续采用6.5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天和核心舱镜像端口完成精准对接。

对航天知识熟悉的朋友就要问了,我国早就实现2小时对接空间站的技术,为什么神舟二十号对接还要6.5小时呢?

24号下午17时17分,正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神舟二十号决定点火发射。伴随着一声巨响,神舟二十号直奔预定轨道。

使用6.5小时对接天和核心舱,形成三船三舱的组合体。

本次的飞行任务由陈冬、陈中瑞和王杰共同完成。其中,宇航员陈冬此次已经是第3次参加飞行任务,在神舟十一号和神舟十四号的飞行中出色的完成了相关任务。

是一名经验丰富老道的航天员了。

有他们三人合作执行任务,当然是相当令人放心的。

随着神舟二十号圆满完成任务,那么也意味着神舟十九号即将返程,为期181天的航天任务会在4月29日结束。

期待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能够在中国空间站创造新奇迹,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凯旋归来。

令人没想到的事,对接竟然要6.5小时之久,想当初,天舟五号和中国空间站对接期间相当快速,只用了2个小时就能实现快速交会对接,成功创造世界纪录。

要知道,在太空舱对接上,速度越快就代表太空空间技术越成熟,不断打破记录的原因就在于此。

明明我们国家早就实现快速对接技术,为什么在神舟二十号身上就不使用呢,不会是技术退步了吧?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目前全球仅有中美俄三个国家掌握了独立的载人航天技术,空间站交会对接技术作为载人航天的核心技术之一,中国在这方面甚至超越了俄罗斯。

2小时的“快”,关键是通过北斗导航系统的实时轨道修正和优化变轨策略,大大缩短了对接时间。

是我国顶尖技术人才利用目前的技术条件探索出最极限的可能性,能大幅度提高任务效率,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飞船和空间站的对接。

使用该方案,条件就是极限状态,飞船需要再最短时间内连续实施多次密集变轨,各类保障需要及时跟上。人员安全、舒适性得不到最完善的保护。

要知道,货运飞船相比于载人飞船的并不要求特别高的舒适和安全。虽然实现了技术突破,但是该项技术只在货运飞船上验证过,未能全面应用于载人航天任务上。

再来看6.5小时交会对接方案。

它经过神舟十二号、十三号等多次载人飞行验证,技术有时间和人员的验证,已经相对成熟。

载人航天本就是相当严谨的工作,运用该技术能够保持多系统的配合,在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候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可靠性有保障。相比于2小时的方案更加稳妥。

为了航天员绝对的安全,还是应该选择6.5小时的方案。不是说赶时间就一定能获得优异成绩,还是要靠宇航员上太空做相关研究,载人航天才有更长远的发展。

如果让他们省4.5小时,在超高速对接中承受更多复杂、过载的应急操作,还是相当危险的。

航天作为最为谨慎的任务,相关人员早就开始提前规划,为了让神舟二十号顺利完成对接,在400公里的高空空间站就需要提前调整轨道相位。

为此,团队们可没少花费心思,呕心沥血,只为任务能够圆满完成。

地面团队经过计算,多方对比,最终设计了调相次数最少且均为升轨控制的方案,不仅能够减少燃料消耗,还能让交汇后的组合体始终处在最有能源状态。

他们利用加班时间,设计稿改了又删,经过多轮审批才有了最终方案,就算错了一个数字也要打回再进行多轮验算。

兢兢业业的精神才有了航天员的安全保护。

就像是为了火车准时达到,火车管理员要提前计算其他车辆的让行时间,大家也要给他们鼓鼓掌。

严谨的工作态度的根源是对接难度偏大。

神舟二十号的激光雷达等,作为精准获取物体三维位置的传感器,需要在一堆舱段遮挡中锁定核心舱的进行对接口,难度可想而知。

可以设想一下,把你的眼睛蒙上找物体,是不是方向都迷了。况且飞船还是在高速运动状态。

这时候,科研团队的备份方案就有作用了,再加上给传感器装备了抗干扰滤镜,确保飞船视野就算被挡住了,也能安全应对。

在导航和控制方面,使用GNC系统,顺利优化发动机分组和喷气的干扰,让发动机在喷气时尽可能少的干扰组合体姿态。

让飞船不仅能最大限度的调整自身姿态,也能不破坏空间站。

这一切都是为了飞行员的身体和心理舒适感。

在最早期的时候,航天员上太空要面临巨大压力,在执行任务期间,承受过载高达8倍体重。训练的时候,脸色苍白,青筋暴起算是家常便饭了。

从地面到太空,人体要经历血压变化、体液重新分布等生理挑战。

经过多年的发展,优化舱体设计,最新发射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只需要承担3倍体重载荷,相比之前有了质的进步,不仅身体压力变小的,工作环境有也了改善,甚至能舒服的写工作日志。

6.5小时的渐进式对接,能够让他们有一个适应的时间,也有心理的缓解,让一下子进入太空的眩晕感没那么可怕了。

中国航天这种“慢就是快”的观念,彰显国家对于成绩和人员保护的双重考虑。现在中国的航天技术相当成熟,甚至处在领跑阶段,我们也不需要纠结速度的快慢。

关键是要稳扎稳打,让神舟二十号的任务圆满完成,让每一个参与任务的航天员能够平安顺遂。

预祝此次航天任务圆满完成。

参考文献

人民网 2025.4.25——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光明网 2022.11.12——我国首次实现两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3 阅读:1490
影子红了天

影子红了天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