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因其身份以及战功,在明朝初年享有着与众不同的地位。
李文忠像
众所周知,李文忠是朱元璋二姐的孩子,早年曾因家境贫困流落四处,当父亲带着李文忠找到朱元璋时,受到了朱元璋的热烈欢迎。
朱元璋对于这个外甥视从己出,无论军国大事,还是个人感情方面都寄予厚望。
不管是朱元璋的统一之战,还是北伐扫除元朝残存力量,李文忠都战功赫赫,丝毫不输徐达、常遇春等人。
因此,他成为明初三大将之一。
明朝建立之后,他也因军功和皇亲贵戚的身份,登顶武将的权力巅峰,同时,又因个人的文采,成为文武双全型的武将。
但就是这样一位对朱元璋的感情极其重要,对明朝就贡献卓著的将领,竟然在46岁时就病死在床榻之上。
他的死难免让人产生怀疑,毕竟,朱元璋有嗜杀功臣的爱好,更是在死前,与朱元璋发生过激烈的冲突。
那么,三大将之一的李文忠,到底是如何死的,他是因病而亡,还是因功而死?
出生于1339年的李文忠,在自己13岁的时候投奔了朱元璋,此时朱元璋的二姐早已去世多年,见到外甥,朱元璋格外亲昵。
此时亲情,在朱元璋的眼中还十分的珍贵,于是,他将李文忠改姓朱,跟在自己的身边。
朱元璋对李文忠的教育也十分上心,遍请滁州的名师,为李文忠教授学业。
当然,军事方面才是朱元璋最大的寄托。
1357年,经过6年的学习与教育,李文忠终于踏上了战场,在第1次上场作战时,就立下了战功。
打败池州赵普胜的兵马,又接连攻下4个县城,此时他仅有19岁而已,但已经展现出了较高的军事水平。
之后,在朱元璋的眷顾之下,李文忠的发展更加快速。
平江南、征北元,因军功,李文忠在1379年入主大都督府。
但命运的齿轮在此时也发生了转变,1380年,胡惟庸案爆发,朱元璋采取铁血手腕治理胡党,而且,屠杀的范围有扩大和任意污蔑之嫌。
满朝文武对此敢怒不敢言,皆惶恐自保,唯独李文忠对朱元璋的做法提出了异议。
他倒不是仗着功臣与外甥的身份,对朱元璋的政策指手画脚,反而是出于对朱元璋的个人感情,以及对明朝的忠心,才做出上奏的决定。
但他的前两道奏书都没有引起任何反应,朱元璋没有听从他的建议,也没有对他的擅自主张提出任何制裁的意见。
可李文忠并不打算善罢甘休,于是,酝酿许久的第3次上奏到来了。
也正是这一次奏书,使得朱元璋对李文忠有了极大的意见,并当面呵斥,甚至将他锁拿下狱。
在这次奏对当中,李文忠曾当面指出朱元璋擅杀功臣的不妥之处,甚至,直言国家若有战事,还有哪些功臣名将可以御敌。
当朱元璋以死相威胁时,李文忠表现的是丝毫不惧,反而声泪俱下的劝诫朱元璋,停止杀戮。
但他的劝诫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使得自己被押入了死牢,等候朱元璋的屠戮。
幸亏他的舅妈马皇后得知此消息后,曾经极力劝阻朱元璋,希望朱元璋看在亲情上网开一面,不念及李文忠的功勋,也要念及他的外甥身份。
就这样,李文忠从狱中得以逃脱,死刑免了,但他的功勋爵位也因此被夺。
被幽禁在家的李文忠,身体也出现了极大的问题,但此时李文忠也才42岁而已,正是年富力强、建功立业的好时候。
病重当中的李文忠受到了朱元璋的热切关怀,他曾派太子慰问,也曾亲自前往李府探视。
为了彰显自己的关心,朱元璋命淮安侯华中照料李文忠的一切起居。
这种反常的举动令外界感到不解,毕竟,李文忠有自己的亲儿子李景隆在,此时李景隆也已成年,能够照料李文忠。
但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1384年,李文忠死亡,华中被朱元璋说成是谋杀李文忠的凶手,是他投毒毒死了李文忠。
按说这种谋杀贵戚的案子,需要经过严格的司法审判,但朱元璋的做法暴露了他一些不可告人的心思。
那便是不过堂,直接将华中处死。
与华中一同死亡的,还有为李文忠救护的太医,而他们的家属则被朱元璋打着胡惟庸余孽的理由,予以屠灭。
种种现象都说明,李文忠的死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但历史已经无法探究,明史当中也是严明李文忠是因病而死。
一代名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床榻之上,不禁让人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