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辛辛苦苦种下的空心菜、苋菜、白菜,刚冒出小苗,没几天就蔫了、死了?
是不是特别 frustated,感觉自己白忙活一场?
其实啊,种菜就像养孩子,苗期没照顾好,后面就很难长成“参天大树”。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空心菜、苋菜、白菜幼苗期要特别注意的3个技巧,学会了,保证你的菜园子绿油油一片!
菜苗叶子有斑点?
先来说说菜苗叶子上的那些小斑点。
这事儿啊,我小时候就经常遇到。
那时候,我家的菜地边上有一片荒地,杂草丛生,虫子特别多。
刚冒出头的苋菜苗,嫩嫩的,绿油油的,特别招虫子喜欢。
不出两天,叶子上就布满了白色的小点点,仔细一看,原来是菜虱在作怪!
这种菜虱,个头小小的,灰白色,特别能蹦跶,专挑嫩叶子下手。
它们躲在叶子背面,啃食叶肉,留下透明的斑点,叶子就像被虫子啃过一样。
更可气的是,它们晚上特别活跃,等你第二天早上起来,可能整个菜苗都快被它们吃光了!
对付这种菜虱,咱们得及时出手。
我以前常用的方法是喷洒敌百虫,效果确实不错,但总觉得有点不太放心,毕竟是自己要吃的菜嘛。
后来,我学着用烟丝水来预防,效果也挺好,就是稍微麻烦一点。
烟丝水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把烟丝泡在水里,浸泡一段时间,然后用过滤网把烟丝过滤掉,剩下的水就是烟丝水了。
喷洒的时候,要注意喷洒叶子的背面,这样才能有效杀死菜虱。
不过,用烟丝水也有个小缺点,那就是烟丝水是碱性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土壤的酸碱度。
所以,我一般喷洒三次烟丝水之后,会喷一次米醋水,中和一下土壤的碱性。
米醋水也很简单,就是把米醋稀释一下,然后喷洒在菜苗上就可以了。
烂根!
谁是真凶?
除了菜虱,幼苗期还有一个大敌,那就是烂根。
特别是现在这种闷热多雨的天气,土壤湿度大,很容易滋生各种病菌,导致菜苗烂根。
我记得有一年,村里好几个老乡种的空心菜都出现了烂根的情况,损失惨重。
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才发现问题出在了排水上。
那段时间,雨水特别多,菜地里积水严重,导致土壤里的氧气不足,根系无法正常呼吸,最终烂掉了。
所以,在空心菜、苋菜、白菜出苗后的子叶期,一定要注意保湿,但千万不能积水。
每天早晚可以适当洒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大水漫灌。
如果遇到暴雨天,一定要及时排水,防止积水。
除了排水,还要注意预防各种根腐病。
我以前经常用烟丝水来预防,效果还不错。
当然,如果你觉得烟丝水效果不够强,也可以用哈茨木霉菌。
这种菌对预防根腐病效果非常好,而且是生物制剂,比较安全放心。
使用哈茨木霉菌也很简单,直接把菌剂溶解在水里,然后淋灌在菜苗的根部就可以了。
我一般在菜苗出苗两三天后淋灌一遍,然后隔两三天再淋灌一次,基本就能保证菜苗健康生长了。
想高产,别浇水!
好不容易熬过了菜虱和烂根,菜苗开始长出真叶了,这时候又要面临新的问题:如何让菜苗长得更壮,为后期的丰收打下基础?
我的经验是:控水促根!
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菜苗不是应该多浇水吗?
怎么反而要控水呢?
其实啊,这是有道理的。
在菜苗真叶期,如果每天都浇水,土壤一直处于湿润状态,菜苗的根系就会比较“懒”,只在地表附近生长,不会往深处扎根。
相反,如果我们适当控水,让土壤干燥一些,菜苗的根系就会受到刺激,努力往土壤深处生长,寻找水源。
这样一来,主根就会越扎越深,同时也会长出更多的须根。
根系发达了,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就更强,菜苗自然就长得更壮了。
当然,控水也不是完全不浇水,而是要掌握好一个度。
一般来说,可以隔2、3天浇一次水,让土壤表面稍微干燥一下就可以了。
另外,还要注意观察菜苗的状态,如果发现叶子开始发蔫,就要及时补充水分。
除了控水,还可以适当施一些肥料,促进根系生长。
我一般会用一些腐熟的有机肥,比如堆肥、粪肥等。
这些肥料不仅能提供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有利于根系生长。
总而言之,空心菜、苋菜、白菜幼苗期的管理非常重要,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减产甚至绝收。
只要我们掌握好预防菜虱、防烂根、控水促根这三个关键技巧,就能让菜苗健康茁壮成长,为后期的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想说的是,种菜其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田园劳作中,我们不仅能收获新鲜的蔬菜,还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验到生命的乐趣。
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菜园子里种出健康,种出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