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公约》, 是一项保护地球生物资源的国际性公约,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签署。
按照公约有关章程规定,生物多样性大会,每两年召开一会。最近年份的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于2022年2月在中国召开。
回顾《生物多样性公约》在各国的正式生效时间,各有不同,但196个缔约方中的165个,在1996年以前完成了公约签署并正式生效,仅南苏丹、安道尔和巴勒斯坦在2010年以后才签署。
另外,还有一个国家至今还没签署这份公约,具体是谁,请看图表。
是的,你没看错,美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196个缔约方中,唯一一个公约没有正式生效的国家。
另外,我们收集了各国受威胁的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高危植物物种,并将前述四项数据加总,得到各国受威胁的生物各类数量,形成下图。
从各国数据看,厄瓜多尔和马达加斯加受到威胁的生物种类达到了1千种以上,前者2073种,后者1380种。
印尼、马来西亚、坦桑尼亚和巴西受到 威胁的生物种类数量,在900种以上。
我国有898种受到威胁的物种,排名世界第七,其中哺乳动物73种、鱼类136种、鸟类96种、以及植物593种。
主要国家中,美国受威胁的生物种类892种,排名世界第八;印度809种、西班牙366种、澳大利亚348种、日本205种、法国125种。
从区域看,南美洲、中美洲、东南亚,以及非洲多地,受威胁的生物种类是比较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