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生在全国各地的儿童落水事件再次引发大家关注,一直以来暑假期间“如何防止青少年溺水”,都是老师和家长极为关注的事情之一,可是悲剧依旧频频发生。
8月8日,辽宁抚顺地区,就有7名初中生相约一起去家中附近水库玩,其中有4人就不幸落水,其中有位小男孩用手中的游泳圈将落水中的两人救起,另有两人则不见踪影。当地警方和消防救援队员赶到后,将两名落水溺亡少年打捞上岸。
无独有偶,同日在广东湛江某地区的一个洼地里面也发生了一起儿童溺亡事件,由于近期广东地区连日暴雨,导致很多地方积水形成水洼,有4名小学生就是因为意外趟水导致溺水身亡。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至爱,也是家庭承载的希望,因为意外导致幼小生命远离这个世界,离开亲人的身边,想必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事情。
因此对于父母而言,必须教给孩子正确的安全防范知识,有些事情必须叮嘱。
比如说,孩子在没有大人的陪同下是不可去陌生水域玩耍的;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要告知家长你将要去哪里,让家长帮助自己评判,哪些地方是去不得的;同时家长对于放假期间孩子的行踪也要做到了如指掌,这是为了孩子安全负责。
家长还不要忘记嘱托孩子,出去跟小伙伴玩耍,要选择人多的地方,千万不能选择荒无人烟的地方嬉戏玩水。若在外遇到溺水事件的时候,一定不能逞强,盲目下水施救,这样很可能导致谁都救不回来,还搭上自己的性命。
防溺水,以上这些也有人总结了“六不原则”,家长可以学起来告诉孩子。
不可擅自下水游泳
不可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成人带领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防范设施和无救援的地方游泳
不去完全陌生的水域游泳
不可盲目对溺水人员进行施救
防止溺水,除了成人叮嘱之外,有些知识点,家长也是需要了解的,比如说哪些情况容易导致溺水事件发生,通常有以下这几种情况。
不太了解自己的水性,对自己的体力和游泳能力也缺乏了正确的评判,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这种情况下水就很有可能出现溺水情况。
即便是会游泳的人,在下水之前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活动,下到较为冰冷的水中,也很有可能导致四肢痉挛,丧失自主游泳的能力,这种情况便有可能溺水。
自身安全意识淡薄,在无人区域玩水,且是未开放水域,就很有可能导致水草缠腿而无法挣脱的情况。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跟同伴在水里嬉戏打闹,都有可能导致溺水发生。
所以有一些观念的误区,还是要普及到每一位家长的脑海中的,首先并不是孩子带着水上游泳的装备就会漂浮起来而不溺水了,什么都没有家长时刻监护来得安全。
其次,孩子在溺水的时刻 是没办法做到拼命拍打水和大声呼救的,一般溺水事件的发生都是悄无声息且非常迅速的,所以孩子玩水不离开家长视线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会游泳并不代表一定不会溺水,意外呛水,抽筋,过度疲劳游泳都会导致会游泳的人溺水。
所以防范溺水,要么就是不发生,要么就是发生一定要及时给予救助,否则带来的将是无法挽回的痛苦结果。
说了很多防溺水的知识,那假如真的溺水了,又该如何正确自救与施救呢?
一旦溺水,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直立挣扎,然后双手上下扑腾打水花。这种姿势只会快速消耗溺水者体力,进而导致快速下沉。因此溺水后千万不要盲目挣扎,这样只会快速消耗自己的体力,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自己始终保持仰面漂浮状态,要点就是要放松肢体,保持自己头部上扬,面部朝上的仰泳姿态,这样保持体力的同时,让你进行呼吸,等待人员施救。
对于有人员进行施救后一定不要抱住对方,这样可能给对方造成负担,导致两人一起溺水。正确的做法就是放松身体,然后用腰部力量,将退部往上抬,为施救者减轻负担。
除了这种仰漂式自救法外,还有一种自救方法叫“抱膝式”,意思是人在落水时首先保持冷静,双手抱住膝盖,低头成蜷缩状,人体会慢慢上浮,当感觉背部离开水面时,迅速向下推水,同时抬头换气,然后下沉恢复抱膝状态,循环往复,以确保自身的正常呼吸,这种方式可以延长自救时间。
对于施救者而言,你本身在下水之前就要使自己保持镇静,尽可能快的脱去衣袜鞋子之类的,快速游到溺水者身边。如果你本身游泳技术不娴熟,可以携带救生圈,木板或者小船去进行施救,如果被溺水者抱住,千万不要相互拖拉,而应该放手自沉,使溺水者手松开再进行自救。
夏季暑假是学生溺水事故发生的高发期,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溺水是造成中小学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专家表示 小腿抽筋,错误的姿势导致无法呼吸都可能导致溺水,所以,家长和老师在为孩子普及防溺水知识外,还要告诉他们溺水后如何自救的方法,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快乐健康无忧无虑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