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季茶山的变化,上山来的外省车牌,明显比去年前年多了许多!

小陈茶事 2025-04-07 22:42:32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大鱼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傍晚下山的时候,发现山路上多了许多外地车牌的车子。

因为不熟悉道路,正用蜗牛般的速度在行进。

已经开这条山路近十年的李麻花,用她新买的带后驱的车子,轻松就超越了它们。

远远抛在后面。

从后视镜里望过去,一辆辆车被抛下,那一刻,仿佛过往的云烟,正在翩然远去。

好像所有的爱恨情仇,都已经随风而逝。

只留下天地苍茫。

李麻花一边陶醉在超越别人的喜悦中,一边问我,这条路我们开了几年了?

我把十个手指头全举起来,说,快整十年了。

李麻花顺滑地转了个弯,说,嗯,我是越开越熟练了。

这种拐弯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事,村姑陈是最不喜欢的,于是,打击她道,咦,当年那个太姥山车神怎么不见了?

一提这个李麻花就来气。

大约五六年前,一辆运茶青的工具车,以120迈的速度,在夜里9点多钟的时候,从山上狂飙而下,超越了开90迈的李麻花。

她奋起直追,一度开到110迈,直追到镇上的工业区,还是被甩掉了。

高手在民间。

人家开那么破的车子还能开成那种速度,足见车技精良。

这是李麻花这么多年唯一的一个BUG,最不喜欢人家拿来说。

她只想有朝一日,再寻到这位车神,再来赛一次。

一雪前耻。

《2》

今年上山的外地车牌的车子,明显多了起来。

比去年、前年、大前年、大大前年.....都要多。

都是什么沪A,浙A,陕A,粤B,京C.....来自遥远的外省,跨越千山万水而来。

他们在山上停留,赏风景,但并没有受到想象当中的热情款待。

盖因,现在上山,真真不是时候。

现在正是福鼎白茶最紧张的做茶季节,每家茶厂都紧锣密鼓地在采茶,制茶,根本没空招呼客人。

有时候去了厂里,会发现在唱空城记。

大堂里空无一人,桌上盖碗公道杯茶杯都人,甚至还是使用过的,只是一个人影也无。

其实人都在,只不过不在招待室里,而是呆在了车间里。

车间里不停需要抖青,需要翻茶,需要并筛,需要在有温和阳光的时候,把茶搬到户外去日光萎凋,或者在顶层的阳光房里日光萎凋。

还有大半的人在山上。

茶山上这时候人是最多的,一年当中人最多的时候。

三五步就有一个人,三五步就摆着一筐茶。

大家还会聊天。

边采边聊。

从老公聊到儿子聊到女儿聊到媳妇....山上空旷,声音传递极快,半个山头都能听见对老公的吐槽,对儿子的夸赞。

这时候想到福鼎的茶山来,找人聊天喝茶怕是不能够了,但在茶山上听半天的八卦,还是可以的。

边采茶边听,还能赚点手工钱,多好。

《3》

太姥山上外地车最多的时候,是2019年。

那时候口罩还没来,世界经济还像一匹骏马,以时速500的速度,在狂奔。

那时候云南白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大面积的蝗虫过境。

那时候在春茶季,上山来看采茶,来看做茶的外省客商,外省茶友,非常多。

多到我们都不敢在山上的厂里呆着,只能带着小帐篷,去茶园里露营。

那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露营——那时候露营也尚未成为城市居民的流行生活方式——山风吹得头晕脑胀,还担心会有蛇钻进来。

坐在帐篷里,看茶农采茶,手指翻飞,茶篓渐满,而太阳,也渐渐从日上中天,变成了日影西斜。

看采茶,时光是最容易流逝的。

在你完全无感的时候,时间就匆匆而过。

2019年的时候,为了躲避繁杂的来访者,春茶季我们的大多数时候,是在茶园里度过的。

《4》

但到了2020年,上山便不再那样容易了。

动不动就封锁,限制,查询码...渐渐地,大家就不再上山来看采茶,看做茶了。

许多的茶掌柜,改成了拿外省的白茶在卖——他们找福鼎的茶农要来图片,卖的却是云南的,四川的,贵州的,浙江的白茶。

甚至是福鼎隔壁县市的白茶。

反正只要比福鼎白茶便宜,都是他们拿货的首选目标。

当然,拼配也成为了这些掌柜们的销售妙招。

比如,800块一斤的“福鼎牡丹王”,其实就是百分之二三十的牡丹王与百分之七八十的一级白牡丹拼配在一起做成的。

而1000块一斤的“福鼎白毫银针”,则是拿的隔壁县的银针替代的。那是从掰树上采下来的芽头,长长的扁扁的,白毫极稀少,口感寡淡,香气轻飘飘,四五冲就没味道了。唯一的优点是产量巨大,单株的产量是老S家单株的三倍!

虽然这些歪门邪道整出来的“福鼎白茶”,品质都极差,但它们实在是便宜,实在是打动消费者。

“反正也喝不坏人”,本着省点钱的想法,一波又一波的消费者,前赴后继,踊跃跳进了“假冒福鼎白茶”的怀抱。

并且,因为省下了大笔的银子,在喝茶的时候,心情舒畅得不行。

就差个烟花了。

《5》

福鼎白茶成就了白茶。

福鼎白茶成就了一大帮的茶掌柜。

他们每年来福鼎一趟,拍拍照片,发个定位,跟茶农聊几句天,喝几杯茶,吃几盘菜,就打道回府了。

到拿货的时候,拿的不是隔壁县市的便宜白茶,便是云贵川浙的便宜白茶,总之,就是不拿货正价高的福鼎白茶。

原因很简单,拿福鼎白茶,成本高,没利润。

若打着福鼎白茶的旗号,拿别处的白茶来卖,那利润值,可翻六七八倍还不止。

这笔账,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基于这种现实,村姑陈建议,今后,但凡到福鼎来的茶掌柜们,只要不拿货的,定酒店一律比普通人贵五倍,吃饭也比别人贵三倍,拍照也要按张数算钱,尤其拍茶园,一张照片一百块起步。

想要借福鼎白茶的牌子卖别处的茶,总不能一点好处不给本地人吧。

白吃白喝可不符合道上的规矩。

大家说是不是?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0 阅读:0
小陈茶事

小陈茶事

小陈姑娘陪你一起分享好茶!分享喝茶带来的种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