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个尊重孩子的成年人,很少对他们指手画脚。然而,家中监控录像揭示了不同的真相。
有次,我的儿子正在学习烹饪。虽然我没有大声训斥,但我们的对话却是这样的:
"这块儿切得太大了,得再小些,不然不易熟透。" "顺序不对,应该先炒蛋,再放西红柿。" "有什么好怕的?" "等一下,你这样不行,得把锅放低点,否则油会溅出来。" ……
摄像头离厨房有段距离,我看不清儿子的表情,但重播这段视频时,能感受到一种令人窒息的氛围。
我不断插嘴,给出孩子根本不需要的建议,无形中给他施加了不小的压力。
虽然没有使用任何粗鲁的词语,但我的话语却仿佛在传达最伤人的信息:
你做错了,我才是对的。这件事只能按我说的做,你必须听我的。只有我知道怎么做,你什么都做不好。
这段充满傲慢的对话,虽未经我直接说出,却深深刺痛了孩子的心,我真该反省啊!
日常琐事才是真正消耗孩子的根源类似这种"指导"几乎遍布孩子生活的各个角落。
"别穿那个,今天天气凉,你看我穿得多厚。""书包背歪了,赶紧整理好。""别碰那个,很危险!""哎呀,怎么偏偏玩这个。""记得拿好水杯,别忘了喝水。""你看,又出错了。"……
大人们把精力都集中在指导孩子的一举一动上,而且经常伴随着制止和批评。
似乎没有我们的"好意提醒",孩子就会遇到天大的麻烦,实际上被时刻盯着才是孩子难以承受的重担。
每天被这些小事消耗精力,孩子根本无法健康成长。
做什么都被认为是错的,长期沉浸在消极、压抑的情绪中,即便再坚强的心灵也会崩溃。
一个筋疲力竭的人,做事拖拉、注意力分散、遇到困难就放弃、面对挑战就退缩,无法展现应有的生命活力。
难怪现在的孩子们都显得无精打采!
其实,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就不必在小事上过多消耗孩子的精力。1. 无关紧要的事——别苛责
当代孩子几乎总是生活在大人的监督之下。
他们的生活被局限在两点一线,学校里不能随意奔跑,放学后也失去了自由漫步、四处游荡的机会。
他们受到的关注过于密集,即便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会被反复提及:"饭吃得太少了、字写得不整齐、衣服皱巴巴的、鞋子乱放……"
一位网友分享了在北医六院(知名精神科医院)挂号大厅半天的所见所闻:
"怎么插不好卡"(孩子正在插卡,显示屏已显示读取成功)"快把钱拿出来"(正在掏钱)"收据别折""把帽子戴正""不是说了不要……""你为什么不……"
这些孩子的每一个动作,毫不夸张地说是每一个,都会引来一句"指导"。
每个举动都会被评论,而且大多数都是无关紧要、不涉及对错的小事。
大人挑剔的每一个毛病,甚至那些本不存在对错的行为,也会被唠叨很久,使得孩子的身心都无法放松,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英国心理学家特丽·阿普特曾这样描述被责备的孩子:
"那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身体,突然变得畏缩、紧张、无精打采,原本神采奕奕、热情洋溢的脸庞被阴霾笼罩。
闪亮的眼神变得黯淡,茫然地望着家长的脸,等待风暴慢慢平息。"
孩子的成长过程确实离不开父母的批评和指导,但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父母要有勇气放弃完美主义,给孩子留出自我成长的空间。
2.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别干预
有一段话令人深思:
十年后,你恐怕不会记得你的孩子最后是否乖乖吃完那两只虾。但你的孩子一定会记得你是如何在餐桌上怒吼着将她拖出门外,让她在深秋的夜晚,在漆黑的楼道里哭泣发抖了三个小时。这段记忆将会深深烙印在她的心里。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父母希望女儿吃虾,可能认为虾营养丰富,或觉得女儿吃得太少,但女儿就是不愿意吃。
于是父母发怒了,大声吼叫着把小女孩拖出去,关在门外整整三个小时。
"我不在乎你的想法,只在乎我的想法",用经验之谈(虾富含营养)将自己的恐惧(你营养不良怎么办、你饿肚子怎么办)、强势(孩子必须听话)强加给孩子,替代孩子的想法(孩子不想吃),最终又因恼羞成怒(大声吼叫)而惩罚孩子的不配合(拖出去关在门外)。
归根结底,仅仅是因为"两只虾"这样的小事。
对于吃不吃、吃什么、吃多少这类孩子显然能自己判断的事情,却不允许他们自己做决定,最后还要以"我是为你好"的名义给孩子贴上"叛逆""不听话"的标签。
美国著名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博士在《原生家庭》中写道:
"如果一位母亲阻止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走上马路,我们不能说她是控制狂,只能说她很谨慎。
这种控制是恰当且适度的,完全是为了满足孩子对保护和指导的需求。
如果这位母亲十年后还这样做,适度的控制就变成了过度干预,因为那时孩子早就能独立过马路了。"
同样的行为,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会得到不同的评价。
作为父母,一生都在把握一个"度"。
在孩子年幼时倾注满满的爱,在孩子逐渐建立自我的过程中,又要学会"退后",尊重各自的界限,才能让孩子成长为真正独立的个体。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学会放手,让他们尝试想做的事情,为孩子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信任和放手。
让孩子自主经历,在挫折和喜悦中成长,才是真正负责任的爱。
3.父母能做的事——从内耗的漩涡中解救自己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
每个月总有一段时间提不起劲,工作压力、生活琐事、育儿焦虑等等,都会让人莫名烦躁,情绪起伏大,不停叹气,一有空就瘫在沙发上什么也不想做,连眼皮都懒得抬。
真是心力交瘁!
也会有那样一段时间,工作效率高,家务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对孩子和配偶也能更加"包容"。
闲不住,根本停不下来,即便坐在沙发上也能用脚尖轻点地面打节拍。
仿佛看什么都顺眼,做什么都顺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霍金斯博士经过30多年研究,提出了能量层级理论: 每个人都是行走的能量体,生活在不同的能量层级中。
能量低的人,精神萎靡,即便什么都没做也会感到疲惫不堪;
能量高的人,精神饱满,干劲十足,仿佛能征服整个世界!还能感染周围的人一起积极向上。
在家庭中,孩子容易不自觉地在各个方面表现出对父母的忠诚。
如果父母不快乐,孩子也不会让自己快乐起来;
如果父母能量低落,孩子也会陷入低迷状态,否则就会产生深深的愧疚感。
因此,父母对孩子最有力的支持,就是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不被生活琐事消耗自己。
主要是,活到现在还看不透吗?
人生就是一件事接着一件事,没完没了。
面对挑战,迎难而上,已经很耗费心力,哪有余力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呢!
远离消耗,心胸开阔,天地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