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百岁学者的离世,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什么是"士"的风骨。从战乱年代到桃李满园,叶嘉莹用诗词温暖自己,也照亮他人。她的故事,一如她教授的古典诗词.......
2024年11月24日,一位百岁学者悄然离世。她的名字叫叶嘉莹!
在很多人眼中,叶嘉莹就像一位优雅的老者,穿着整洁的旗袍,用温柔却坚定的声音讲述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美。但在学术界,她的地位远不止于此。作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她本可以在异国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
可1979年,54岁的叶嘉莹做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 - 她给中国教育部写了一封信,主动申请免费来华任教。"我不要一分钱的报酬,只求能为祖国培养人才。"
在那个物质并不丰裕的年代,她往返于中国与加拿大之间,马不停蹄地在全国各大高校传播古典文化。即便是寒来暑往,她依然保持着一位知识分子特有的优雅与坚持。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她总是穿着一袭旗袍!
这份执着与坚守,为她赢得了一个特殊的称号 - "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在古代,"士"代表的是有抱负、有理想的知识分子。而叶嘉莹,正是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现代知识分子的担当。
你可能会问,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一位年过半百的女教授,放弃优渥的生活,毅然选择回国任教?又是什么信念让她坚持了大半辈子?这背后,藏着叶嘉莹不为人知的人生故事......
"三岁识千字,五岁便能吟诗。"这不是古代神童的故事,而是叶嘉莹的童年写照。
小小的叶嘉莹,在别的孩子还在胡同里追逐玩耍时,已经能熟背《唐诗三百首》。这看似严苛的家教,却在日后成为她最珍贵的精神财富。母亲更是她启蒙老师,不仅教她读书识字,还送给她一套《词学小丛书》,为她打开了填词的大门。
可惜好景不长。1941年,17岁的叶嘉莹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遭遇重创 - 母亲离世了。悲痛中的她,听着钉子一下下敲进棺木的声音,心如刀割。两个年幼的弟弟哭得撕心裂肺,而她却不能倒下。
"我得替母亲照顾弟弟们。"带着这份责任,叶嘉莹强忍悲伤。但夜深人静时,思念和痛苦依然会涌上心头。这时候,她选择提笔写诗。八首《哭母诗》,倾注了她所有的思念与不舍。诗词成了她疗伤的良药,也成了支撑她走下去的力量。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失去母亲的庇护让生活变得异常艰难。没有像样的饭菜,没有体面的衣裳。但叶嘉莹并没有被困境击倒。她在《论语》中找到了力量:"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这句话让她明白,追求真理的人不该在意外在的贫困。
带着这份领悟,她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那段时期,她不仅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还在班级里始终保持着优异的成绩。在同学们眼中,这个总是穿着打补丁衣服的女孩,有着超乎寻常的坚韧。
1966年,一个特别的邀请函从美国寄到了叶嘉莹手中 - 哈佛大学邀请她担任客座教授。这份来自世界顶级学府的认可,让她看到了自己半生苦读的价值。
在哈佛任教期间,叶嘉莹的课堂总是座无虚席。她用流利的英语为美国学生讲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律之美,将东方文化的精髓传递给西方学子。一位美国学生在课后说:"听叶教授讲课,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国诗词的魅力。"
两年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向她抛出了橄榄枝,邀请她担任终身教授。这个职位意味着稳定的收入和崇高的学术地位。但在叶嘉莹心里,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在萌芽。
"中国古典文化需要更多年轻人的传承。"带着这份使命感,已经54岁的她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申请免费回国教学。在那个物质并不丰裕的年代,她往返于中国与加拿大之间,将自己的学术积累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中国学子。
1990年,从加拿大退休后的叶嘉莹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她将工作重心全部转向中国,在南开大学创建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为了支持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她拿出一半退休金设立了"叶氏驼庵奖学金"。
2018年,94岁高龄的叶嘉莹又做出了一个震惊学界的决定:将全部积蓄3568万元捐给南开大学,设立"迦陵基金"。"我这一生没有什么遗憾了,"她微笑着说,"能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尽一份力,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从哈佛讲堂到南开课室,从加拿大教授到中国文化使者,叶嘉莹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士"的担当。而今,这位百岁学者虽然离我们远去,但她播撒的文化种子,正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结语】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活了多久,而在于如何活出精彩。叶嘉莹以诗词为伴,以文化为念,将自己的生命之光化作星火,照亮更多追寻梦想的人。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便命运多舛,只要心中有光,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
说说看,叶嘉莹的故事中,什么最打动了你?是她17岁以诗疗伤的坚强?是54岁放弃优渥生活的担当?还是94岁倾囊相助的大爱?期待听到你在评论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