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古代人喝酒千杯不倒,古人喝的酒到底多少度?有现在的高吗?

小孩聊社会 2024-08-01 16:54:37
前言:

众所周知,“酒”文化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谓是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说贯穿了华夏文明几千年。

在古代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武人将领,都喜欢畅饮,因此还有着“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诗句,以及武松景阳冈喝十八碗酒依旧能够打死猛虎的故事。

那么为何古人能够喝这么多酒还不醉?古人喝的酒又是多少度的呢?

“酒”的起源

首先,黄酒是我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那个时候聪明的古人就发明了酿造黄酒的方法。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酒文化就开始在华夏大地上流传,直至3000多年后的现在,酒文化依旧是我们不可避免的重要文化。

在此几千年内,酒文化基本上受到了每个朝代的喜爱,尤其是在唐朝期间,酒文化可以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时期。

在那时,无论是久战沙场的将士,亦或者是文人诗人,皆对酒喜爱十分,只要是宴会,一定会有酒的陪伴。

在宋朝时期,从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酒文化开始了磅礴的发展,因当时的风气开明,因此“喝花酒”成为了主要的酒文化。

同时,“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故事也出现在以宋朝时代为背景的名著《水浒传》中,并且在梁山好汉每逢要事、喜事时,众人必会喝的伶仃大醉。

古代酒的度数

可以说酒文化贯穿了华夏几千年文明,并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古代的人能喝那么多酒其实并不是酒量好这一个原因,而是古代的酒度数低,并不像如今动辄四五十度。

在古代,因酿酒技术不发达的问题,主要依靠的是蒸馏的手法,因此当时的酒偏浑浊,并且酒精度数也很低,一般维持在10度以下,相比于现代白酒,充其量就是酒精饮料。

同时,在古代酿酒时,所使用的原料主要为粮食与水果,而因为这些原料的特性,造成了纵使酿酒技术再高,也酿不出高度的酒。

当然,也可能古代人所认知的酒水本就是这样的,接受程度也就是这样的度数,可能纵使有高度白酒,他们也会接受不了。

其次,古人喝酒的同时,还会将其与水混在一起,以此来降低酒的度,从此处来看,古人很可能只将其当成一种消遣的饮料,而不是解愁的工具。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古代的酒大多数都是浑浊的,这主要原因是因为酿造时,酿酒师傅不会将酒水进行过滤处置,从而酒水会呈现出浑浊的状态。

因此,在古代的典故或者诗句中,很多酒的称呼都是“浊酒”,如范仲淹所写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当然,当时也有着经过过滤的清澈美酒,但是这清澈的美酒佳酿,只有在当时掌握权势的人才能真正的享用到。

喝酒的方式与意义

而古代人与现代人喝酒的方式也大有不同,纵使那时候的酒只有10度左右,但是那个时代的文人墨客依旧会细细品尝,并在此同时吟诗作对,享受这个瞬间。

而其目的则更多是一种社交活动或是礼仪,并不是追求刺激,因此那时的人们喝醉的几率会很小,而我们在电视中所看的,毕竟只是演绎出来的。

而现代人的喝酒习惯则是十分丰富,不管酒水的种类,还是喝酒的场合、喝酒的目的,不管是为了社交,亦或者追求那种微醺、刺激的感觉,都十分随意。

并且,如今的酒文化已经完全的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不管是家庭聚会、还是亲友相逢,酒都成为了这些场合的必备之物。

不过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酒文化所传递的意义都值得让人思考,毕竟它促进了人们的感情以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酒虽好,但切记贪杯,过度饮酒只会损伤我们的身体健康,并且违背酒文化的真谛,毕竟“适量饮酒有好处,过量有害无一利。”

结语:

总而言之,“适量饮酒,切记贪杯”才是酒文化的真谛,而古人之所以能够“会须一饮三百杯”,其中原因也主要是酒精度数与喝酒习惯,并不是真的有人能够达到千杯不醉这个境界。

0 阅读:14

小孩聊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