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普京下台,俄欧和好、中俄反目?梅德韦杰夫曾预测欧洲结局悲惨

繁花史阁 2025-02-18 09:21:25

一旦执政风格强硬、说一不二的普京大帝离开,那么俄罗斯如何自处?

究竟是像有些人所说的俄罗斯和欧洲重归于好、中俄之间反目成仇,还是其接班人会延续普京的执政风格?对此,梅德韦杰夫曾预测过“欧洲的结局会非常悲惨”。

那么,他的预测是从何而来,没有普京的俄罗斯又是怎样的?

一、普京的执政之路走向“下台”?

很难想象,曾经特工出身的普京大帝已经72岁了,当人们想起这件事的时候也不由得感叹,英雄迟暮。回到现实,普京的年龄和健康的确是一个问题,俄罗斯何去何从也是一个问题。

根据俄罗斯现状来看,西方国家仍然在对俄罗斯进行打压和围堵,国际制裁和经济压力也对普京的政治地位构成威胁,这是人们担忧其年龄问题后的另一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俄罗斯国内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以及各种社会问题频出的现象也使得普京面临着强大的执政压力,如腐败、人口老龄化、经济结构单一等挑战都让人们担忧——这个已经进入耄耋之年的老人是否有能力应对内外的双重夹击。

由此有人认为,哪怕普京能够顶得住美欧的制裁,也能担得起国内发展的重任,可未解决的俄乌冲突结果尚不明朗,何况俄罗斯政坛内部仍然存在派系斗争,比如圣彼得堡的政治圈子,亲俄派等都在加剧其国内内耗。

基于以上的种种疑问,很多俄罗斯民众认为,如果普京下台,俄罗斯和欧洲可能再次回到同一条道路、中俄自然也会反目成仇。

其实这样的预测并非没有道理,要知道,本来俄罗斯在历史进程中就曾经摇摆不定过。

二、普京下台后俄欧和好、中俄反目?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是国际社会一条黄金定律。

2022年,俄乌冲突开始,俄罗斯的GDP萎缩了2.3%,2023年才能实现勉强增长,欧洲也在能源危机、内部分歧不断,安全防卫全靠美国。在这种双方皆弱的情况下,很难不保证俄罗斯和欧洲试图重新联手。

2024年,欧盟天然气储备量同比暴跌30%,俄罗斯政府却抛出了橄榄枝“愿意低价卖”。

可见,只要有利益共同点,双方还是有一定合作契机的,何况俄罗斯和欧洲本就是一家人。苏联解体后因为美国的插足,他们才被迫彻底对立;值得一提的是,普京之前也曾经多次要求加入北约,结果因为美国和欧洲阻碍才一次次铩羽而归。

因被现实叫醒过,所以普京才彻底反美。可如果这个克里姆林宫的顶梁柱一旦离开,剩下的政客还会坚持普京的道路吗?

不得不说,俄罗斯和欧洲现在已经出现了新的活动。

2025年,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计划访问马耳他,这是欧俄冲突以来首次进入欧盟国家的俄罗斯领导人。

更重要的是,躲在普京背后的皇俄派本就主张建立一个民族主义强烈、疆域辽阔的俄罗斯大帝国,不可否认,这和如今的欧洲极右翼不谋而合。

三、梅德韦杰夫曾预测欧洲结局悲惨

俄罗斯和欧洲重回一条道路上,难道就意味着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现状会存在变数?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从1996年中俄两国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双方曾历经了多次波折,直到2019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健康、稳定。

又因俄乌冲突,双方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人文交流领域上都有着不错的成果。

但是,两国心照不宣的是:这样一个健康关系是得益于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也就是说,有了普京才有了如今的亲俄派。若失去了普京,俄罗斯会不会立刻和中国反目成仇?

对于这个问题,国内民众倾向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中俄虽然在多个领域存在合作成果,但双方的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存在,比外蒙古地区的争端、西伯利亚的开发项目一直没有被敲定等,这就说明中俄关系还需要深度的互信共筑,可这也不至于反目成仇。

毕竟梅德韦杰夫曾经在2023年预测过:欧洲将遭受战争的蹂躏、欧盟内部也面临着高通胀和多重挑战,比如难民危机、能源供应安全以及气候变化……欧洲结局悲惨。

可以看得出来,至少以普京、梅德韦杰夫这些人为首的克宫政客,他们对欧洲未来还是充满了悲观色彩的,对中国自然还是比较信赖的。

0 阅读:94
繁花史阁

繁花史阁

环球资讯站,聚焦时事新动态